基于可操作性的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研究
2020-01-07梁富余
梁富余
(山西省平遥县杜家庄中学 山西平遥 031100)
在当前的教学中,初中实验教学相对来讲比较薄弱。化学实验的改进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通过对可操作性初中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可以有效优化化学实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验。这对于化学教学来讲,有着重要意义。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目前,很多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化学实验教学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主要是因为化学实验教学没有凸显实践性的特点。虽然有些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刻意运用了化学实验教学法,但是并没有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化学的理论性较强,对化学实验的操作性要求也较高。因此,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具体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刚接触化学科目的时候,由于是第一次接触,会有新奇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忽略实验的作用,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教师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或者,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的时候,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无法高质量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对可操作性的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和完善。
二、基于可操作性的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指导,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演示,了解实验过程。其次,教师也要找到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实验教学积极探索,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只是一味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实际操作,而是要让学生明白,在实验过程中自己要获得什么样的结果,明确实验的目的。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有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等不同制取氧气的实验。这些实验要让学生明白每次实验的实验目标。在本次实验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能够通过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还要能够认识分解反应,为以后其他的化学实验奠定一定的基础。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基本的实验步骤,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1]。
(二)创造大量的动手机会
在学习化学学科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化学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了解到不同实验的原理,在实验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例如,在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设计中,浓氨水是敞口放置的,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移动,而且实验结果要放置2~5分钟后才会出现。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教师对实验改进的方法进行试验,先将滴入浓氨水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然后准备好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将滤纸放到集气口瓶口。经过一秒钟后,白色会变成红色,如果将红色滤纸移开集气瓶的瓶口,在空气中甩几下,红色的滤纸就又变成白色[2]。该实验的改进,可以缩短实验时间,实验结果会更加明显,同时也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动手操作机会,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都需要对化学实验的内容进行思考,对化学现象进行分析。在可操作性化学实验改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步骤进行优化和创新,对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进行分析,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断给予学生鼓励,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实验中,教材上给出的实验设计反应速度太快,反应现象又不够明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探究,对实验进行改进。我们采用了先盖紧试管的橡皮塞,再滴入稀盐酸等方法,然后将导管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石灰水由清澈变浑浊的过程。这个实验可以平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学生能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实验的可操作性,提高了实验的教学效果[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充分应用化学实验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发现化学现象、学会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教师要对初中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