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策略探究

2020-01-07

科学咨询 2020年32期
关键词:传统活动语文

徐 帅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京口小学 山东青岛 266000)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因此,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的精神果实,是一代代中华儿女成长的精神养料。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由于受到很多外来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开始追随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更加注重在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也能树立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并且将来能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甚至推向世界,让世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现状

(一)一些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不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很多“洋文化”渐渐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洋文化”的出现给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使很多学生盲目地追求“洋文化”,反而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想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在当前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生过早地接触到了一些高科技产品,对外国文化能够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了解,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这样的现状和背景,无疑也给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校把英语课程当做教学重点,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英语是重要的科目,而忽略了对我国文化的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注重背诵,忽略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许多人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基础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只要能背诵一些简单易懂的古诗词就好。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和看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及时地纠正这一错误的思想观念。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忽略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大多采用单一的、背诵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背诵。例如,有的教师讲述《绝句》这首古诗的时候,只是带领学生们读几遍,然后就布置背诵的作业,而对诗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没有进行深入讲解。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够真正掌握和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渗透策略

(一)在文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汉字学习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师就需要在汉字的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使学生通过文字,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记忆力。新课程教学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汉字,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要在生字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进行理解,感受文章大意;同时要在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对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课堂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开展课堂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如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的读写活动。这些活动,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之外,还可以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家乡的风俗》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特点。班级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他们分别讲述各自家乡的特点,能够使所有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起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因此,教师通过在课堂活动教学中,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能够使学生更乐于接受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肩负起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使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品德。

猜你喜欢

传统活动语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