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如何转化留守儿童学困生

2020-01-07白玉环

科学咨询 2020年32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学困生儿童

白玉环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东洞学区 甘肃酒泉 735000)

在国民经济不断提升的时代,外出打工成为了一些青壮年人的谋生方式。他们的孩子便交给了家里的老人看护,成为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一个缺乏家庭关爱的特殊群体,在学习上不能得到更为有效的监督,从而出现了学习困难的情况。同时,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就形成了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成绩也逐渐与其他同学拉开距离。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留守儿童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存在明显的弱势。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教学中认真分析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以便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一、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留守儿童在家庭中获得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父母的关爱。因此,教师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爱,尊重和理解学生,给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帮助。教师特别要关注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他们愿意跟老师交流和倾诉,在情感上获得温暖,从而爱校爱家。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对他们进行额外的指导,让他们重拾学习的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1]

二、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使留守儿童热爱学习

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他们热爱学习。在教室的布置上,教师可以设计图书角,摆放各种经典名著供学生借阅,还可以开展各种文明友好的课外活动,多给留守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友好和温暖。在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设计上,教师也要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且充满温度的语文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教材《慈母情怀》《父母之舟》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留守儿童了解父母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教师可以提前收集父母在外地工作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让学生辨认出自己的父母,体会到父母工作的不易。这个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慈母情怀》中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子和段落,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为语文教学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爱的味道,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学习。

三、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不仅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尤其对学困生,教学目标更能起到了引导的作用,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设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能够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学困生设置短期目标,如每天记忆五个生词,并理解其含义。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重点监督,定期总结目标的完成情况,提高他们的求知欲,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总结,使他们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四、开展小组帮扶,以优带差

教师面对的是整个班级的学生,要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是不太现实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因此,教师要做到培优扶差,以优带差,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热爱语文学习。教师可以让好学生或组长带动或帮助学困生解疑答惑,同时监督和检查学困生背诵、生字默写等学习情况。在语文学习中,小组长要定期组织讨论,解答小组成员的疑难问题,帮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小组学习也能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教师要适时地对小组进行启发、引导、点拨,并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整理和归类,在学生的协助下提高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五、竞争引领,提高留守儿童参与的积极性

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加快学生的学习步伐。教师可以多组织各种语文竞赛活动,建立评价和奖励机制,最大可能地为留守儿童创造学习机会。教师要鼓励留守儿童学困生积极参加竞赛活动,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在竞争中成长,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留守儿童学困生的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的、不断的努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热爱语文学科的学习。教师要多开展小组帮扶活动,以优带差;要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留守儿童学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学困生儿童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名落孙山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