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0-01-07

科学咨询 2020年3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学模式

黄 卓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广东佛山 528231)

引 言

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无法到达教学目标。这就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互联网+”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一)教学模式具有局限性。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依据长期的教学经验来开展教学活动,往往通过直接讲解的方式,将计算机知识与实践操作步骤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思维能力无法得到很好的锻炼。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各大高校开始广泛应用新的网络教学平台,如慕课网、学堂中心、网易公开课等。广大教师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教学,突破了空间限制,使得传统课堂授课模式被打破。并且,学生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或电子设备在线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为课程教学带来了多样性变化。在实际中,很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缺乏革新的意识,还局限在课堂教学中,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基础教学始终未能有较大突破。[1]

(二)教学理论与实践不统一。计算机学科作为信息技术时代的重要学科,对未来经济、科技、社会等多个重要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的内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兼顾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但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方式陈旧,教师讲解时间仍然占据着较大比重,使学生的实践时间较少。学生理论知识无法与操作实践进行融合。“互联网+”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实践探索兴趣,体现互联网终端学习的深层意义。在教学中,教师教学与学生实践会存在一定偏差,而互联网平台能够缩短师生交流的距离。因此,教师通过“互联网+”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互联网+”视域下计算机课程实践

(一)创新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知识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尝试在“互联网+”大背景下革新教学模式,依据计算机发展特点与学生思维方式构建开放的、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从“互联网+”教学平台应用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课程教学与“互联网+”进行整合,形成独特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在两者整合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活跃状态,加深他们对“互联网+”领域的了解与认知。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使用性较强的“互联网+”教学环境,与本校教学平台进行对比。例如,教师可以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章节设置两堂课,一堂课让学生体验教师开发出的网络教学环境;另一堂课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本校专业化网络教学环境的形成与发展。

(二)更新教学资源。计算机是社会基础领域与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发展速度较快,教师仅凭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材是无法培养出符合时代特点的人才。“互联网+”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基于信息技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诸多新技术会在第一时间被发布到互联网平台上。“互联网+”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满足了高校传授最新理论知识的要求,对高校教学资源进行及时更新,能够为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奠定基础。在目前多数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中,慕课实现了资源的开放性,保持了资源的实效性,以课堂在线方式面向大众开放。学生可以在其中检索需要的参考资料,掌握新兴技术。这种便捷的在线学习形式,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与探究中。教师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不仅能为课堂教学工作带来新的信息,也能更为全面地促成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2]

(三)完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反馈体系对学生学习效果与学生学习动力具有积极意义。与高中教育评价方式不同,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评价要综合学生课堂表现、思维方式与综合成绩等多个方面。基于“互联网+”视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参与度与答题积极性给予学生综合全面的评价,弥补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优化评价体系与方案,全方位考察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与综合素质,展现学生在整个学期学习中获得的经验与成果,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信心,为学生学习深层次计算机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教师要积极探究“互联网+”计算机课程的运用,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优化,设计符合教学标准的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让大学生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增加知识储备,促进教学体系完善与学生未来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