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心”解读中职生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新思考

2020-01-07

科学咨询 2020年32期
关键词:职校师生关系师生

司 淼

(湖南省常德技师学院 湖南常德 415000)

中职生大多是处在青春期,又没有升学的压力,中职生的班主任工作历来是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存在一层天然隔阂,只有越过这层障碍,班主任工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师生之间的隔阂从何而来

(一)师生之间的观念差异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成绩比较差的,没有升学希望的[1]。因此,他们对于未来没有什么目标,对于学习、生活普遍有种得过且过的心理。而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又基本上是年轻教师占大部分,本身就是在评定职称、工作晋升等活动中需要班主任经历,尤其是在各项比赛、评比中需要得到好的名次,因此对学生抱有较大希望。教师不能原谅学生“为班级扣分”“给班级抹黑”“一条鱼搅一锅腥”等不守规矩的行为,学生不能理解学校和教师那些“刻板”的纪律规定,不能理解班主任力挣优秀的想法。师生之间的想法不一致,导致师生之间的天然隔阂。

(二)传统教育思想的“师尊生卑”风气

东方社会的教育风格和西方社会的教育风格不同,基本是社会的共识。西方社会的教育更加崇尚平等、自由,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东方社会的教育,普遍认为学生要守规矩,学生要听从老师的一切要求,不能反抗,不能抵触。在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认为老师的教导应该严厉,“教不严”是“师之惰”,甚至有体罚的思想。在《礼记·学记》中就有“夏楚二物,收其威也”的句子,可见在体罚思想在我国的根深蒂固。因此,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不打不成器”的观念导致教师的权威地位不容置疑,学生要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管教和观念。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产生抵触教师管教的情绪,只是由于年龄小的原因,这部分抵触情绪被深深压抑进入个人的潜意识。

(三)“你,是给我带来麻烦的人”

无论师生关系如何,教师或者学生的内心潜意识,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感觉:认为对方是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人[2]。学生认为教师的管教是对学生的专制和个人主义的粗暴干涉。而教师之所以觉得学生给自己带来麻烦,是因为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由于学生管理效果的考核难以测算,一些学校的做法是把学生的表现好坏视为考核教师是否尽责、是否有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在这种被曲解的“教育效果论”指导之下,学校教师的各种考核制度,都与教师所教学生的表现挂钩。如果学生产生了各种问题,学校会在制度上追究教师的责任。

另一方面,随着职校师资力量的增强,职业院校的教师整体学历层次在提高。部分教师从内心中确实存在歧视职校学生的潜意识。这根源于部分中职生文化知识基础确实很差,也根源于教师对于中职生的能力特点和未来发展道路把握的不够清楚。

二、师生间的隔阂源于缺乏沟通和理解

(一)师生之间的“忙”

在职校特定环境下,班主任教师忙于处理自己的工作任务:有些班主任是专任教师兼任、有些班主任是专任班主任但是所带几个班、应付上头各种整顿、检查等等。班主任教师的忙不言而喻,而学生的忙,也苦不堪言:刚入校的学生忙于适应学习、生活、人际环境,快毕业的学生忙着考证、找工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似乎是两位当事者都忽略、都不在乎的事情。然而,师生之间其实又是一种命运共同体,需要共同完成各自的任务和使命才能使得班级向好的部分发展。而现在,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自然缺少合作的机会,自然也就产生了沟通的问题。

(二)没有耐心挖掘学生的内心想法

有些时候也不是没有机会,是部分教师没有做到从内心去关爱学生,发现了问题不去解决。学生当然是没有那么容易改变的。家庭、环境、自身心理问题……很多困难挡在师生沟通之路的前面。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多注意学生,探明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

(三)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以成人的观点去看待发展中的人。青少年是发展中的个体,是人格未健全的人。中职学生虽然身体发育成了青年的模样,但是处在温室的他们缺乏对生活担当的机会,缺乏与社会接触的经验,加上家庭、社会、自身等原因,他们的想法不可能和成年人的看法保持完全一致。这时候,教师只能有两条选择:一是把自己的想法变得和学生的想法具有一致性,比如采取奖金鼓励手段等。二是放弃不符合学生期望的想法。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从相互理解开始

师生之间的冰墙不是不可以打破的。想要重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从教师的观念转变开始。

(一)消除隔阂,从开始尝试了解学生开始

不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就永远无法走入到学生内心。因此,教师要自身创造沟通的途径和条件,多和学生接触,多沟通。学生正在关注什么事情?学生正在喜欢哪个明星?学生正在读什么书?学生的家庭?学生的朋友?学生的成长环境?……从细微处入手,从学生的“来时路”来了解和理解他。当你抛弃你的有色眼镜,真正开始了解他之后,你们的“爱”就开始了。

(二)真心对待学生

有些老师把对学生的刻板说教当成是对学生的“爱”。但事实上,如果一味靠说教的方式去和他们沟通,他们只会认为你是个讲大道理的机器。你的啰嗦让他们讨厌,你的大道理让他们耳根生茧,你严苛的态度让他们抵触。要知道,所有让他们讨厌的东西,不会促成学生的改变。只有平等的交谈,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话语,才能让他们把你的话听进去。

真心待生。是否真心对待学生,学生是会有自己的感受的。你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他们当然会知道你是在为他好,因此你的话他们才会听。总之,说话、做事的方式有很多,采用真心对待学生,从学生的出发点去看待和处理问题,是师生关系改善的根本着力点。

猜你喜欢

职校师生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