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20-01-07冷淑敏

科学咨询 2020年3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考核思政

冷淑敏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江西九江 332020)

在以“立德树人”为第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课程思政无疑成为各类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大学语文》课程是对学生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优秀文化精神有利于鼓舞学生立正气、树新风,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更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因此,研究如何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主要目标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深入挖掘《大学语文》课程的德育内涵,明确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编制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师的德育意识和能力,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与融合,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具体方法

(一)加强教师团队培养,强调“以德治教”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培养出一支具有较强专业使命感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才能确保各类课程能“相向而行、协同育人”。以德治教,关键在于教师“有德”。培养一支“有德”的教师团队,要以党总支及系部或教研室的专题讨论为载体,用党的政治理论、方针政策武装教师头脑,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运用于教学实践,紧紧围绕在党的方针政策背景下做科研,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会贯通;举行教研活动“习语近人”,由思政教师解读政策要领,大学语文教师进行经典释义,使优秀文化和政策方针共同呈现在学生眼前,多种学科教师良性互动、共同商讨、相互促进,有效解决《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1]

(二)制定课程德育目标体系,注重“术道结合”

大学语文教师要细读作品,联系当下,深入挖掘《大学语文》课程的德育内涵,既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注重学生的价值引导,培育学生崇高尚善的文化素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课程组制定符合德育目标的教学大纲、编制教案及课件、建设资源库,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可分布于以下三个专题:一是心怀天下,旨在培养学生广博的胸怀、强烈的爱国情感;二是修身养德,重在引导学生以“慎独”修身,以德养心;三是中庸为贵,重在培育学生的和谐精神,促进和谐社会的产生。

(三)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突破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有机融入成果展示法、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从课堂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实现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合理运用第二课堂、第三课堂辅助第一课堂教学,各学生社团积极开展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敢于担当、团结协作的时代精神。如“演讲社”组织国防教育演讲比赛,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自信”,增强民族意识、深化爱国情感。再如“摄影协会”举行以“祖国好山好水好风景”为主题的摄影展活动,鼓励大学生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捕捉镜头,展示祖国的瑰丽与秀美,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加重“德育”考核标准

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核课程知识和能力,二是考核德育方面,把学生日常行为(课堂出勤情况、作业完成质量、承担班级事务、尊师爱友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并适当加重比例,引导学生注重平时考核,打破“轻平时,重考试”局面。

(五)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良性互动

“互联网+”模式如微课、慕课、APP等网络教学资源被广泛运用于高校课程,且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生的喜爱。课程组拍摄微课视频、制作慕课、收集《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十二全集等资料上传于超星网络平台,学生通过平台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反馈学习效果,教师予以指导,实现线上与线下的互动。[2]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体制

成立由分管院领导指导、《大学语文》课程负责人牵头、系主任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统筹推进改革试点工作。设立由系主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教研室主任组成的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咨询、督查、评估工作。课程组全体成员参与具体改革工作。

(二)健全课程思政评价制度

健全课程思政评价制度,将课程改革情况纳入系部、教研室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列为评价系、教研室主任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学生评教制度,把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纳入评课内容。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岗前培训,将育德意识和能力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强化“以德治教”理念,将其作为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严守教学纪律,站好讲台,任何教学活动不能出现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相悖的言行。立标杆、树典型,推选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并对其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

(四)加大舆论宣传

各班级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加深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广播、QQ群、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公布和推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3]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考核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内部考核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课“需求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