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分层教学改革探索
——以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20-01-07谷银平
许 洁 袁 礼 谷银平
(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00)
随着2011年安徽省高职院校分类招生的开展,安徽高职大专院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学生学情发生了变化,多元性和复杂相互交叉。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比例原则上不少于在校生的50%,近几年也在逐年增加,未来入学路经多样化和生源多元化将成为职业院校的主要特点。这也意味着自主招生、社会招生比例逐渐占领高校招生的比重,安徽省各高职院校也将在教学和管理中迎来了新难挑战和新课题。
一、高职院校分类招生会计专业现状
高职院校从2011年开始实行分类招生考试,对于学生来说,自主招生考试内容简单容易,导致高考前学生对于自身学习要求较低。由于各高职院校存在生源不足的压力的现实难题,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被录取的概率很大,而这些也说明高职院校生源加入了基础水平差距较大的自主招生生源,整体学生素质出现明显下滑。招生生源学习水平与普高学生相差较大,一味延续原有的会计教学模式,很显然不能满足两类生源的学习需求。我校实行自主招生从2017年开始,现已有三届的学生,自主与高考招生两大生源比例在4:6,预计未来招生比例能达到5:5。随着社会招聘2019年在安徽省各高职院校开始实施,未来高校会计专业的生源还会增加入伍专业、中职、农民工、社会人员等。会计专业作为各高职院校的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社会对于会计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授课教师面对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会受到很多直接影响。
二、分类招生下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目标不匹配
会计专业改革的方向是基础理论与技能应用两大模块。由于高职院校存在理论教学学时的限制,技能学时模块需要聘请校外专家进行教学和传授。除了部分财经类专业院校具有完善的校内外教学模式,很多大专院校都存在应用水平的教学限制,虽然名义上改革,实质上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差,也只是缩短部分理论学时,降低相应的教学难度,因此不能满足各类别会计专业学生发展的要求。
(二)课程设置灵活度较弱,缺少针对性
大专院校的会计教学没有把握住各类生源与专业的变化特点,忽略了教学中的时效性。截止到目前为止,很多高职院校仍然对各类生源采用统一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得很多院校的学生对会计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也不得不放弃以培养学生的会计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这个目标,完成实际的教学计划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教学的重点。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后安排摸底考试对学生进行了解的数量不多,因此分层教学会出现生源“一刀切”的问题,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多样性和可塑性。
(三)教师力量薄弱,缺乏丰富经验
面对新的招生政策,教师队伍在初期阶段存在不适应的情况,在教学中发现学生质量水平、课堂管理的明显差别,缺乏一定的灵活性。首先,有些生源学生的学习基础令人堪忧,如果一直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也会与日剧减,普遍听不懂的情况将不断出现。其次,我院会计教师授课任务较重,人均课程数量超过两门,因此在备课和关心学生两个方面,教师的精力有限,能够提供的理想型的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最后就是现代大专院校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趋势,对于多元化的生源特点缺乏经验,应用教学能力较弱,学校缺乏培训机制。
三、分类招生和分层教学理论及思路
(一)分层教学理论基础
教育家布鲁姆强调在恰当合适的学习客观条件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等方面会出现一定趋同性,分层教学是提供客观条件和学习机会的重要途径。巴班斯基提出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标准对应不同的教学任务,增加学生自主选择权,根据各自起点选择不同层次的理论学习模块,从根本上优化教学过程即进行分层教学。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基于对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的理解,发挥中间部分最近发展区的作用,推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分层教学思路
我院生源现阶段主要由自主招生和普通招生两个部分组成,自主招生生源约占比41%。学生未来发展路径主要有就业、创业与升学,其中就业率占比超过80%。
根据学生生源情况、学前能力测试成绩、学习兴趣、学习目标与计划,我们可以将学生分为两层。第一层针对学习基础较好,学习目标明确,未来方向以考证与求学为主,高考生源为主。第二层针对学习基础一般,未来目标倾向于就业,重视考取资格证书,对专业应用技能需求较高,思维灵活性较强,主要以自主招生生源为主。
四、会计专业实施分层教学的建议
(一)分层分级化培养人才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结合本院的实际学生学情,根据两大分层模式进行分班教学,并针对两大层次学生设置双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生入学初期,设置学前水平摸底测试,根据学生测试分数进行分层的基础,再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生个人意愿,对学生进行双层次划分。并针对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方法和教学考核方法。第一层次班级在原有的课程设置下,重视会计方法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必备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加学生对阅读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思维模式的培养。第二层班级调整技能课程比例,结合校企合作项目,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与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具备高素质专业技能的学生。针对两大层次的学生,每学期进行职业和未来规划的更新了解,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多层化改革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双层次学生设计、改革教学内容。根据两大层次学生设置细分方向课程结构,培养不同方向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设置各具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针对双层次特色班级,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核心理论课程基础上,增加公司理财、纳税申报、税收筹划、审计、代理记账等多项选修细分课程,由学生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应用能力方向,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会计核算、职业判断等技能。教师在课程考核方面应优化内容,补充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方式的具体内容,将实际操作评测、校企合作练习的成绩都纳入日常学生成绩评价标准中。
分类考试后,可以针对两大层次的学生选定不同的基础教材,以偏理论与偏实训两类划分,采用案例化教学。根据专业人才要求,组建代理记账、税务处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综合实训等兴趣小组,由教师指导,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师队伍多元化
分类招生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的教师加入进来,面对复杂的学情,教师队伍也应该分层分类。以我院的会计专业为例,会计专业年轻教师占了70%以上,针对第一层次的学生,建立理论学术型教师团队;针对第二层次的学生,应增加教师技能应用能力的培训,增加双师素质型教师的比重,建立技能型教师团队。以学校委牵头,积极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技能教学模块的完善,推进专业分层化教学发展。
鼓励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熟练运用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线上线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对于细分专业的需求,积极培养一支工学结合,具备较强实训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