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策略研究

2020-01-07王秀花

科教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救助儿童农村

王秀花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海·西宁 810016)

1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的重要性

(1)有利于为社会发展培养健康合格人才。现阶段,虽然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产生了变化,进入了新时代,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还没有改变,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代化建设成为当下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因此,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有利于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挑起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担。

(2)有利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适龄儿童必须完成的任务,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情操。儿童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容易受到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增加他们形成错误价值观的可能性。完善教育救助可以促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新时代优秀的接班人,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进步有贡献的人。

2 梳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

2.1 学习状况方面

(1)出现厌学情绪。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因为常年在外打工,不能够亲自教育他们,所以他们经常上学会迟到、旷课、逃学,甚至大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不认真,普遍情况下这些学生学习成绩较差,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整体状况比较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和求知欲,严重的甚至一提到学习就会出现恶心、暴躁等情况。

(2)道德行为较差。农村留守儿童多为长辈代为照顾,但是这些长辈的年龄较大、思想比较陈旧,再加上老人对孩子更加宠爱,隔辈亲现象尤其突出,长久如此,留守儿童就会养成骄傲任性、唯我独尊等不良的性格、心态,这样一来,学生的道德行为就会出现偏差,在家里不尊重长辈,在学校不服从管教,甚至在社会上做出偷窃、打架等违法犯罪行为。

2.2 心理健康方面

(1)自我性格自卑懦弱。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正是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但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窘迫,父母只能留下孩子外出打工。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都会感觉父母没有在身边缺乏安全感,经常性感到孤独无助,遇到事情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进行倾诉,久而久之,他们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放在自己内心深处,不愿意与人沟通交流,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正常身心成长和健康,慢慢形成自卑、懦弱的性格。

(2)出现怨恨父母心理。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与自己的联系较少,部分留守儿童就会认为父母眼里只有挣钱,对自己不关心疼爱,这就导致留守儿童不理解父母,从而产生怨恨的心理。因此,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对待父母态度十分冷漠,故意疏远他们,最终与父母双方都产生距离。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许多烦恼伴随着他们,这时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倾诉渠道,但是由于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彼此之间缺乏沟通的机会,就会存在着代沟与分歧,因此就容易不理解甚至怨恨父母。

2.3 生活状况方面

(1)生活条件艰苦。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所以他们的日常生活就较为拮据。虽然大部分留守儿童每个月都会有父母打来的生活费用,不用愁吃和穿,但是他们很少有零花钱,不能够买自己所需要的和喜欢的东西。同时留守儿童有时还会分担一部分简单的家务,包括洗碗、收拾卫生,帮助家里做农活等。有的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们就会考虑辍学去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1]

(2)缺乏家人监管。农村留守儿童多交由祖父母辈的来人代为监护,而这些老人对孩子呵护备至,关爱有加,犯些小错误老人们也觉得无伤大雅,只要孩子们愿意就可以,对他们的道德行为缺乏一定的监管。这就导致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行为散漫,缺少纪律性,没有父母的监督就肆意妄为,走上错误的人生道路。

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家庭教育不及时

家庭是任何一个人的第一个学校。一方面,由于父母常年不在家,缺少对留守儿童及时的、应有的管教,父母关心和家庭功能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得不到精神上的依托,容易对生活失去希望,产生孤僻自卑的性格。另一方面,代理监护人由于精力有限,或者不便于管教孩子,就会放纵他们的不良行为,不能全面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引导。

3.2 学校教学不完善

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救助环节存在问题,学校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一方面,由于农村条件环境比较艰苦、工资较低,很多师范专业的教师不情愿来到农村教书,这就会导致农村的师资力量十分短缺,留守儿童得不到全面的教育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不够充分,他们认为只要上好课就完成了教育教学的任务,缺少对留守儿童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和引导,这就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整体素质不高。

3.3 社会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农村文化环境影响着留守儿童的成长。部分农村紧跟现代思想文化发展潮流,网吧、游戏厅等各种娱乐场所随处可见。而农村留守儿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他们渴望自由,追求新鲜,对这些娱乐场所充满了好奇和渴望。除此之外,有些商家为了经营利润而违背良心,私自允许留守儿童自由进入这些场所,这就会导致有些好奇心强且自律性较差的农村留守儿童沉溺于游戏和网络不能自拔,甚至会导致部分儿童触犯法律的底线。[2]另一方面,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近些年,政府的相关部门虽然颁布了一些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的优惠政策,比如说为他们减免去一些资料费用,每月还有一些生活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这些政策的力度和实施范围极其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4 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的策略

4.1 从儿童的角度来看

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自身来说,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成为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的首要内容。因为只有基于端正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确立学习的目标,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并且把这种意识和规划自觉地外化为实践行为,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开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效率,避免厌学情绪的产生以及纠正道德行为上的偏差。

4.2 从家庭的角度来看

父母要运用各种手段,多多与孩子联系。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通讯设备也使我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不管是电话还是微信等方式,父母都可以随时随地地与孩子取得联系,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让农村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用心,感受到父母深厚的爱。偏远的落后山村也可以通过书信进行联系,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思想动态,积极地进行良好的引导。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还是应该多回家探望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

4.3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

学校应该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首先,学校应该争取教育投资,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优秀的教师提供完善的教学环境,共同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或者是通过家校互动,及时反馈和深入了解留守儿童他们的思想、生活动态,同时也可以让监护人明确自己对孩子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提高自己对教育的认识。[3]最后,学校也可以实行寄宿制,为学生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寄宿制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温馨的生活环境可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4]

4.4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对外界的诱惑抵抗能力较差,不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因此,社会应该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环境,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监管,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让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社会政府等方面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助,保证学生能够上的起学,吃饱穿暖,维持正常的生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也可以发挥他们独特的作用,为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困难。[5]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有利于为社会发展培养健康合格人才,寸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都需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加以重视,及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救助儿童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快速救助艇降放装置陆上模拟试验
救助小猫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临时救助 “善政”还需“善为”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