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的成果导向专业建设研究

2020-01-07郑孝怡

科教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证书导向成果

卢 艳 郑孝怡 王 琳 齐 健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浙江·衢州 324000)

2020 年3 月,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顺利通过IEET 工程技术教育认证,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借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点,进行了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的改进、职业意识的传授、毕业生要求的达成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探索出一条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抓手的专业内涵式发展之路。

2019 年4 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这标志着国家标准和国家目标强制力进入高职院校和课程与教学、产业先进元素进入专业和课程教学之中、岗位高端和高端岗位进入人才就业需求导向。职业教育的人才定位及人才培养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育目标逐渐从技能型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也从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模式从基于知识到基于问题的转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更关键的是要形成在复杂工作情境中的综合职业能力与素养。在进行成果导向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结合“1+X”证书制度改革的要求,带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促进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成果导向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相融合,实现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研究探索“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课程教学创新路径。

1 ”1+x”与成果导向的融合

“1+X”的培养目标是多层多向的,初级、中级、高级证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互为起点和终点,证书性质不同,体量也有大有小。而成果导向的教学培养目标有一个主要方向,专业的学习成果是终结性的,同时,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基本规模基本相当。因此,在“1+X”证书制度下进行成果导向课程教学改革,需进行模式构建,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指导。“1+X”与成果导向的融合模型的类型主要有4 种类型,同类合并交叉型,知识移植内生型、分枝散叶融合型、多点辐射创新型。

(1)同类合并交叉型:将“1+X”的多个目标进行同类合并,与成果导向的培养目标进行交叉,找到两者的共同点,构建[O1BE,O2BE,O3BE,…]模式,形成两者的目标合并。

(2)知识移植内生型:对成果导向培养目标中尚未涉及到的“1+X”证书内含的知识技能点进行移植,提高成果导向教学目标的深度和广度,构建[O1+O2+O3+…,B,E]模式,形成成果导向培养质量提升。

(3)分枝散叶融合型:将“1+X”证书要求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核心知识体系进行提炼,与成果导向教学改革的知识技能体系进行融合,构建模式,形成多维目标及成果产出的融合。

(4)多点辐射创新型:将“1+X证书制度”培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中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向成果导向教学进行辐射,将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与知识技能目标教学融合创新,构建形成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精准对接。

2 “1+X“下的成果导向课程体系的建构

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1+X”证书的要求,将具有相同成果目标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重构,形成具有平行体系和递进层次的专业课程体系。以“1+X”证书技能等级要求为导向,以成果导向为目的,对接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解构、重构岗位工作,分别设置为基础模块、提升模块和综合模块,分别对标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通过基础模块的训练,学生获得课程学习目标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虚拟项目仿真提升模块,培养学生项目实践能力,通过企业实际项目或科研转化项目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成果达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提升,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框架,实现即学即用的教学效果。

3 “1+X”下的双师三能教师团队建设

“1+X”证书试点制度背景下,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不断优化教师素质提升,努力打造一支“双师三能”教师团队,逐步推进教师能力培养的体系化和可视化。

(1)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师的特点,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联合培养、选派青年教师到工厂、企业进行参观、实习、调研或实践锻炼,选派教师赴国内外研修、访工,组建技术服务团队,拓展专业发展通道,搭建技术合作研发平台,注重成果转化,参与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参与学生实践实训竞赛指导等方式,进行系统化、模块化的能力培训与提升。

(2)根据“1+X”证书制度要求,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相结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组建不同类型结构的教学团队,培养“专业教师+实践教师+行企专家”的教学团队、“专业教师+机构专家+技术能手”的职业技能提升团队。加快高职教育向企业(行业)渗透的进程,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拓展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3)采用个性化发展和团队建设相结合的模式,培养领军人才和骨干教师,通过成果导向教学团队项目和“1+X”教学团队项目,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为整体实力提升奠定基础。

4 “1+X”下的项目导向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成果导向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针对课程每个知识点设计项目案例,这种方式项目较为简单,学生任务达成较容易,教学目标易实现,但项目任务缺乏过程性,适合基础模块的教学;二是以企业生产项目或科研、竞赛转化项目贯穿教学过程,每个教学单元完成任务的一个子模块,这种方式项目综合性提高了,但学生对整个知识体系缺乏全局观念,项目的转化还要考虑学校实训的实训条件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此导致知识和技能培养不完整,这种方式适合于提升模块的教学;三是以综合性的项目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条件,发挥虚拟仿真实验学习的优势,将项目任务进行分解,增加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同时兼顾人人成才的柔性构建、按需定制原则,这种方式需要教师深入教学内容,充分挖掘课程内容和发挥线上线下资源优势,适合于综合模块的教学。因此,针对“1+X”证书制度的成果导向的教学内容体系设计要对专业对应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重构,重构基于学生认知基础的项目化课程内容,融合初、中、高级证书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实现项目成果的逐级达成和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

5 “1+X”下的成果导向目标价值体系的培育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包括以显性职业素质为主的专业和职业能力,以隐性职业素质为主的职业道德与文化修养、沟通协调能力、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隐形职业素质的培养与“1+X”证书制度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依托“1+X”证书制度,以成果导向职业素养培养为指导,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德育培养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根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确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能力指标,在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中,首先进行培养目标的设定和隐性职业素养权重与职业能力映射关系,在过程性评估过程中,通过细化的培养目标采用过程反馈及面试考核等方式对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水平进行评估,以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6 “1+X”下的成果导向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

(1)分层次教学资源体系设计。根据构建的平行体系层次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专业教学资源体系的建设,借助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精心设计基础模块资源、提升模块资源和综合模块资源,基础模块资源包括任务性资源、知识性资源和检测性资源,提升模块资源包括工程性资源、指导性资源和训练性资源,综合模块资源包括拓展性资源、生成性资源和项目性资源,充分体现层次化和工程性,将专业证书对应的知识技能要求融入课程资源中,将实际任务与教学目标点有机契合,使专业教学资源发挥最大化效果。

(2)理虚实一体化教学资源体系设计。结合专业特点,将枯燥的专业知识借助多种方式进行转化、形象、具体化,将专业知识与职业证书内容融合,设计教学资源项目,通过分解任务,使学生在微成果达成中,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更加形象化、直观化、岗位化理解课程内容,采用“理虚实”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理”体现在理论知识的讲解,1+X 的内容整合,以文本、视频等类型资源呈现;“虚”体现在互动平台、仿真案例、AR 虚拟资源的开发,主要以互动动画、仿真等手段呈现;“实”体现在工程项目设计、安装与调试,以X 的实际工程项目模块为主,实施虚拟实训-模拟实训-实操训练-创新训练四个层次递进式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训练提供保证,切实提升了职业技能培养质量和效果。

(3)立体化教材资源共享平台设计。教材是进行成果导向改革的重点,也是融入“1+X”职业证书的基础,教材要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强化教材内容思想性,实现教材形态立体化,推进教材更新动态化。根据专业培养要求,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以成果导向为指导,将X 职业证书纳入教材内容体系,并运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标准和实训标准,不断完成专业活页式、任务单形式教材的编写,及时将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保障教材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适应性,并借助线上平台,开发立体化教材资源,将信息技术与学习微项目结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4)混合式教学空间设计。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推进“信息技术+教学+管理”,将智慧化教、泛在化学推向深入。教学中,注重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的无缝对接,突出线上教学活动的“任务性”“互动性”“探究性”“激励性”等特点。开发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基础、提升及综合模块线上线下任务,利用混合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任务的达成,并将职业证书知识和技能与微任务结合,实施项目化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讨式学习与团队协作化实践的立体、创新的教学空间设计。

(5)“1+X”下的多元学业评价探索。“1+X”证书制度实施后,学生的学业评价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试点专业的学生将专业学习的学分与获取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对接,通过学习账户实现学习成果的记录、查询、追溯和置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学业测评主要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结合“1+X”证书制度下,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和各大机器人厂商职业培训技能标准,引入企业评价元素、制定评价细则和标准,根据教学微任务理论实训考核完成情况,探索以采用行为表现评价为主,测验和考试、嵌入式评价为辅的多元评价方法。行为表现评估重点在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目标、选择和设计任务、制定评分标准;而嵌入式评价使用现有测验或作业,选择课堂演示、小组项目或研究报告、实验或实习报告、演讲或移动学习日志等来评价目标是否达成,实现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跟踪评价,并实施学业预警机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达成情况进行分析预警。通过考核评价方法的完善,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

7 总结

基于成果导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要紧跟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观、绩效观和发展观相融合,不断进行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融合创新,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为契机,按照成果导向课程设计理念,探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价值体系及教学资源的研究,以期能够对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证书导向成果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偏向”不是好导向
验收成果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收录证书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工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