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视阈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优化策略研究
——以甘肃省为例
2020-01-07李晨波张小涛武承文
李晨波 张小涛 武承文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天水 741001)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伴随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高质量适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在眉睫。从已有经验来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二者相互联系且相互影响。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良性互动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从体量上看,2018 年甘肃省共有高等职业院校27 所,年招生人数6.5 万人,在校生17.3 万人,甘肃省高职院校发展规模和经济发达地区还存在相当程度的差距;从质量上看,其在招生质量与就业率上与沿海地区众多职业院校也存在相应的差距。可以说在产业转型升级视阈下推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进一步改革与优化,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关乎未来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问题。[1]
1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联系
(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支撑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自身改革与发展,着力培养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以此深度融入区域产业转型发展当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其人才培养的基础单元,更是在顶层设计视角下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专业化规定与要求。专业设置作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所在,极大程度上凸显了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学科特色。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最显著、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职业性”,这一特征也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较好地服务企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应有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同时,这一属性也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具备高质量适用型人才的素质与素养,自觉融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建设活动中。可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对人才培养的源头性设定,是对培养目标的有效规制与限定,这应该是明确“培养什么人”的前提与基础。此外,高职院校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等相关的职业教育形态,它还具有“高等性”的特征。因此,这意味着高职院校不仅承担着劳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使命,同时肩负着未来高质量劳动者培养的责任。总之,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劳动者不仅要专,而且还要精。不难发现,高职院校通过合理的专业设置,自主融入并匹配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当中,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保持其应有的竞争力。
(2)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提出新的要求。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优化并不是单向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从某种程度来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产业转型的外在目标与内在需求,从根本上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指明了方向,亦或说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专业设置的内在调整与结构优化。换句话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一定的时间段为周期,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动态调整,使得二者能够深度融合与合理匹配。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在相关领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但是其并不能完全的取代高素质的劳动,反而是使得产业升级转型对高质量的适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强。[2]因此,这也使得国家制造业变大变强的同时,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此外,就企业本身而言,正常的自主创新与技术研发也需要人才在技能等级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与优化,也就是要以更好地分工来对接产业发展与转型。总之,高职院校要深入追踪行业发展动态,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充分匹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2 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业与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设置规划还不能较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节奏。《甘肃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 甘肃行动纲要》,围绕提升‘5 大传统产业集群’和打造‘5 大新兴产业集群’,健全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区域布局。”近年来,为应对产业转型发展所带来的人才危机,甘肃省基于省域高职教育实际情况,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突破口,通过改革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校企合作方式,努力实现甘肃省高质量职业教育人才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与此同时,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甘肃省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缺乏应有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引发了同质化发展的倾向。从相关机构发布的甘肃省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2018)》来看,所抽检的21 所高职院校的100 个专业当中,布点数最高的是财经商贸大类,点数超过50%,其他诸如财贸、电子信息等也十分集中。此外如会计、商务英语等6 个专业布点数均超过15。这与甘肃省当前重点发展的产业在协调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不难发现,甘肃省职业院校已有的专业设置还不能很好地匹配当前甘肃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反而更多地集中在相对饱和的第三产业。也就是说,当前甘肃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规划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现实需求在匹配度上还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优化与调整。这种规划性的缺失,使得高职院校不仅难以合理预判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是难以为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适用型技术人才。
(2)专业设置调整还不能形成与新兴产业的良好对接。《甘肃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指出,“支持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等1~2 所专科(高职)层次院校在符合政策、具备条件时改建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3~5 所高职院校转型发展。”此外,还明确支持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改革与优化。《甘肃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指出要实施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对接文化、枢纽、技术、信息、生态五大制高点和十大生态产业,实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按照1 个专业(群)对接一个产业链,开展‘产业链+专业链+人才培养链’的专业群建设,到2022 年建成100 个高水平专业(群)。”近年来,在政府、行业与职业院校的多重推动之下,甘肃省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毕业生人数有了一定的增长,比如信息技术增幅达到19%。生物工程方面接近18%。但总体来看,甘肃省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还需要在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上作出进一步调整与变革。从其他专业相比,当前甘肃省职业院校在AI,新能源等领域的专业点相对比较少,且专业发展进度较慢,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侧的期待。因而,可以说当前甘肃省专业设置调整还不能形成与新兴产业的良好对接。
(3)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甘肃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8)》显示,从院校布局来看,其中80%以上的职业院校都位于中心城市与次级城市,其中兰州市占比超过50%。不难发现,当前甘肃省高职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其布局不够合理,这也将在相当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从专业就业相关度上看,计算机技术与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率分别为71%和65%,而甘肃省当前信息产业与建筑行业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总的来说,这样的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当然,基于职业院校“职业化”的特点,它在适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专业特色还不是很明显。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推进,使得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但是当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之后,其工作的方式与技能操作特点也相应需要作出改变,但是一些高职院校跟踪行业发展动态的能力十分有限,无法及时作出调整,其培养的人才就难以适应新的技术岗位。与此同时,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成长规律与学校发展规律,过分强调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而忽略了高职院校育人的根本使命与目标定位,因而使得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匹配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最终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和“用人单位招人困难”的两难局面。
3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改进策略
(1)形成有效的专业设置审核机制,强化政府引导与调控。审核机制方面,首先是需要政府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咨询服务,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做好方向把控。就其具体过程而言,就是要做好国家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学校等多个主体的专业设置的审核工作。从行业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利用好不同行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发挥其在专业设置过程的专业化作用。最重要是,要借助该组织的相关优势,形成行业内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专业审核联动机制。就这个部分来说,就是要形成以学校为主体,行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来做好、做实相关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专业调研主要是基于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才形成有说服力的可行性报告。政府的引导与调控方面,最为关键的是要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避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也就是政府要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依照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精准对接国家重点产业发展与转型。这个方面可以比照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实行动态的教育资源供给模式,以五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滚动式的评估与建设。通过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突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与学科特点,做好产学研的融合与高质量适用型人才队伍的培养。[3]
(2)形成实时的动态预警调整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匹配度。动态预警机制的设立与运行,需要高职院校与政府的通力合作。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做好过程评估与结果管控。首先,从过程评估上看,高职院校通常会与相关企业达成产学研的合作,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会在就读期间赴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如果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难以适应或者匹配企业的技术能力需要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专业的设置或者说培养方案内容有需要调整的空间。其次,从结果管控上看,高职院校要对招生情况不好、就业率较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专业进行调整。这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与评估,通过切实有效的关联度数据,检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状况。[4]同时,通过抓好招生和就业两个关键环节,有效保障职业院校专业的生命力与学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及时发布相关行业的人才供需状态,并形成周期性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红、黄、绿”牌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切实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第一手信息。总之,要做好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有效破解区域发展中的适用型技术人才洼地,同时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3)形成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协同机制,增强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能够提供足够且有效的人才支撑。《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条例》也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坚持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相结合”,旨在明确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向社会,协调其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在此前提下,甘肃省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努力形成多方位的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协同机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此外,要不断拓展思路,开放创新,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校企双主体教学”的特色产业学院模式,和“专业依托企业、企业出资办专业”的校企合作办学新途径。[5]此外,政府要做好“协调人”的角色,采取多种途径,吸引更多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当中,通过专业设置的调整与优化,不断增强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