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洋县黑米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0-01-07陶小刚

湖北农机化 2020年24期
关键词:洋县黑米

刘 俊 陶小刚

(1.陕西省洋县农技中心,陕西 洋县 723300;2.陕西省洋县良种示范农场,陕西 洋县 723300)

洋县位于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气候区,生态环境优越,是优质稻米生产的最适宜地区之一,近年来被评为国家有机产业认证示范县。优越的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通过产业化发展道路,黑米作为稻米中的“黑珍珠”,是实现农民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1 产业发展现状

洋县黑米有着30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全县积极投入黑米、红米等特色稻米科技研发,先后选育出“秦稻1号”“秦稻2号”“洋黑三号”等黑糯米新品种,主推的“洋黑三号”在全县种植规模已达3333hm2以上。该品种熟期适中,品质优良,较种植杂交稻可实现亩增收300~500元,但目前产业规模仍然较小,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知名度和产品溢价能力低,极大地阻碍了黑米产业的发展状大。

2 洋县黑米产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2.1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

2.1.1 品种选择

选择形状稳定、抗性强、米质优,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洋县以“洋黑三号”为主推品种。

2.1.2 播期播量

每亩用种1~1.5kg,亩插1.5~1.7万穴,每穴6~8s,亩基本苗12万左右,6月5日前移栽结束。

2.1.3 培育壮秧

(1)整地做畦:做畦前每平方米施农家肥5kg或碳铵60g,过磷酸钙45g,硫酸钾7克,硫酸锌2g,洼宽1.5m,深25cm,达到沟直、洼平、不积水。

(2)浸种催芽:4月上旬开始浸种(提前晾晒),12h后用20%多菌灵800倍稀释液或1%的石灰水浸种2~3d,随即冲洗干净通过高温破胸,一般在30~35℃范围内,种植破胸后温度控制在25~28℃进行催芽,适当控制根的生长,促进芽的生长,注意防止炕芽。

(3)秧田管理:三叶期前采用湿润灌溉,三叶期后灌浅水层,三叶一心是每亩阳面追施尿素1kg,移栽前一周,每亩追施尿素7~10kg,移栽前2d内要进行一次病虫害的防治。

2.1.4 配方施肥

以稳氮、增磷、补钾为原则,每亩用碳铵40kg、磷肥30kg,硫酸钾8kg,硫酸锌1kg,插秧一周后结合除草追施尿素10kg。

2.1.5 田间管理

(1)水分管理:坚持浅水插秧,深水返青,浅湿分蘖,后期间歇灌溉的原则,当分蘖有效穗达到80%时及时退水晒田,洋县晒天时间在6月25日左右。

(2)杂草防治:重点在水稻4叶期用秧田除草剂除草。

(3)病虫害防治:秧苗移栽前期和分蘖末期注意防止二化螟,每亩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mL兑水50kg进行喷雾,期间间隔3~4d喷施第二次,可有效防治。水稻分蘖期至抽穗期,纹枯病发病率达20%左右,可用20%井唑多菌灵100g兑水喷雾,间隔10~15d,在孕穗中后期重点防治稻曲病,同时也要做好稻瘟病、稻飞虱和稻管蓟马的防治。

3 延伸产业链条,产业化经营

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突出地域特色。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绿色、有机黑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努力提升黑米产业化水平。积极推广农机农艺和良种配套,制定完善洋县黑米地方生产技术标准,开展科技攻关,着力提高黑米单产、品质和抗逆性,同时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水稻认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绿色、有机标准化黑谷种植面积占全县黑米种植总面积的90%以上。

3.1 加强科技支撑,建立标准化基地

紧紧依托农业、科技部门的技术研发力量,修订完善洋县黑米地方种植标准,积极推广试验示范、品种选育、高产创建等农业技术,创建一批绿色、有机认证示范基地,配套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优质种植基地。

3.2 提升科研水平,延伸产业链条

重点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打造一批技术专利,培育良好的科研氛围,企业通过专利申报、技术研发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3 依托互联网,拓宽营销渠道

可以从消费端着手,细分消费群体。对于低端消费者,要突出地方特色,价格以亲民为主,薄利多销,根据市场行情进行定价,销量越多。对于高端消费者,比如商务人士,可打造节日礼品礼盒,主要销售渠道在超市。再者也可以利用电商平台,建立线上商城,根据客户需求完善产品覆盖面,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从而拓宽销售渠道,增加企业销售收入。

4 整合品牌,助力产业突破

4.1 加大政策扶持

农业是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农业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地方政府应该从黑米种植、加工、研发、营销等环节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政策倾斜,才能确保产业稳定发展。

4.2 建立基地,保证品质

以“洋县黑米”农产品地理标志、“食补国宝洋县黑米”品牌建设为契机,推进有机基地建设,发展黑米精深加工业。依托洋县黑米品牌的号召力,落实标准化、绿色有机种植基地,开创组织合作紧密、栽培操作规范、人人重视品质的局面。

4.3 整合品牌,开拓市场

实施“食补国宝洋县黑米”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以洋县黑米知识产权(商标权、版权等)为品牌管理法律依据,明确权属关系,树立母品牌;同时要推动子品牌发展,在“洋县黑米”公用品牌背书下,发展壮大企业自有品牌。通过协会授权企业使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品牌使用环节加大督查、监管力度,配合政府定期开展洋县黑米品牌专项检查和整治行动,依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侵犯洋县黑米品牌的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理,净化市场环境,从而提升“洋县黑米”的品牌竞争力。

4.4 积极宣传,打响品牌

宣传推广是品牌打造的必须环节,针对洋县黑米产品的特点,采用不同宣传渠道,实现短期爆发,长期影响的效果,从而叫响洋县黑米价值,提高品牌知名度。

猜你喜欢

洋县黑米
大美洋县
洋县有机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操作规程
去洋县,邂逅“东方宝石”朱鹮
“朱鹮之乡”的新名片
吴黑米的手
麻烦来了
吃出健康的黑米
洋县是个好地方
黑米1
进食黑米可乌发润肤等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