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培育过程中提高森林质量的方法研究

2020-01-07赵昌学周荣伦

花卉 2020年16期
关键词:间伐林场林木

赵昌学,周荣伦

(景谷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景谷 666499)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森林资源是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物资的来源,而我国本土的允许采伐的木材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这造成了部分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滥砍滥伐,不利于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我国经济对国外木材的过度依赖。这要求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使林业经济朝可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森林资源供应能力。

森林培育主要包括良种生产、苗木培育以及森林更新和抚育间伐等方面内容。这是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的重要举措,大大推动了我国的林业发展。加强森林培育,在保护森林的同时合理开发森林资源,不但为国家建设提供充足的木材,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是提高当地人均收入的重要举措。

1 森林培育的问题

森林培育也是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渠道。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在2020 年计划达到25%,林业资源本就匮乏。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土流失、空气污染以及土壤沙化等问题十分严峻,加强森林培育可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空气质量、减少自然灾害[1]。

1.1 森林管理粗放

我国大部分林区的管理较为粗放,尤其以西北落后地区居多,为了经济利益过量砍伐树木,森林培育速度跟不上砍伐速度,使林木数量快速下降,打破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了森林的正常生长更新规律,最终使林场生产陷入恶性循环,森林质量不断下降。另外少部分森林资源丰富的林场仍没有森林培育的意识,对森林的开发管理也只停留在单一采伐层面,日积月累也将造成森林质量下降,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如果后期要将被破坏的林场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

另一方面森林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不合理也导致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不能合理分工,没有工作重点,工作效率低下,严重阻碍森林培育的工作进程。

1.2 中、幼龄树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森林培育需要长期不断投入精力财力。其中,中幼林的抚育成活率直接关系到森林培育的进程和质量,最终影响森林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由于中幼林木材材质较差,出材量较少,相较于成熟林销售价格较低,故在我国大部分林场获得的资金支持较少,工作人员在中幼林上投入的精力也相对成熟林较少,导致中幼林的后期抚育成活率低,森林培育的质量低[2]。

1.3 发展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的林业企业相较于发达国家经营方式单一,深加工产业少,所需发展资金按很难通过合理砍伐获得,林业企业发展缓慢,在森林培育方面投入的资金往往不足,会影响森林培育的质量。

1.4 先进技术设备不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掌握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更充分地开发和保护现有的林业资源,增加新的林业资源,使森林培育更快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较于很多发达国家,我国的森林培育工作起步较晚,相关技术储备不足,同时我国的森林面积大,气候地形也更复杂,树木的种类繁多、生长周期也很长。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林场培育人员常常需要更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辅助树木生长。培育技术落后往往导致培育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例如中幼林成活率低、病虫害问题严重等。要想提高培育质量,首先要大力引进和发展先进技术和设备。

1.5 从业人员不足

由于我国的造林补贴比其他行业低,树木生长周期长,工人工资低,许多林农不愿意从事林业工作。与此同时,由于效益缓慢,而且工作地点大多在山区,无法吸引很多的林木专业人才投身这个行业,最终造成林场的劳动力和专业人才缺乏,林场发展缓慢,直接影响到森林培育的进程和质量。

2 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具体方法

2.1 加强制度管理改变培育理念

森林管理需要考虑到的方面很多,为了确保工作效率,林木企业建立合理的森林管理制度,使森林培育更加标准化,同时增加各级工作人员的重视,以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尽快实现林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林木企业可以建立森林培育责任到人管理制度,将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任务合理分配到个人手里,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设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定期进行考核,将任务完成质量与个人经济利益相关联。

此外,林企还应建立统一的森林管理信息站,站内工作人员应对森林管理进行信息分析汇总。各区域责任人需定期向信息站报告本地区森林培育情况。信息站应定期派人到各区进行现场检查,检查所接收到的信息是否真实,同时对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整改措施。

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施肥装置、农药肥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各地应该重视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对此也应该提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各林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建设水利设施、安装施肥设备、购买病虫害防治药物,从而保证林木可以健康快速生长,满足国家建设需求,提高森林培育质量。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林场土地较为贫瘠、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对此,林场工作人员大力建设林场的水利设施和施肥装置,有效改善林木种植环境,使森林面积快速扩大。

2.3 加强林场劳动力和专业人才的配备

劳动力是林场管理建设的基础。只有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林场管理才能正常进行。①政府部门必须提高林场工作人员的农业补贴、减免林企部分税收,以此增加林业人员的福利,留住在职人员,同时不断从社会中补充劳动力和专业人员;②林企应加强对林场员工的培训,邀请林木种植专家举办讲座和各种培训课程,教会员工有关森林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进而不断壮大林业人才队伍,使我国林业体系的发展越来越强。例如,秦岭林区的工作人员每年都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森林资源保护专业的教师到该地区讲课。教师将向员工传授相关知识,如病虫害防治技术、森林保护措施等,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保证森林管理工作的开展。

2.4 提高监测管理科技含量

通过各种科学技术的整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苗木种植的质量监控和测量工作,进而有效地提高森林培育的质量。

首先,选种是森林培育的第一步,是所有工作的基础。森林培育人员在收集和选择种子的时候,对种子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做好对种子的质量监测管理。其次苗木种植完成后,相关人员要做好后续抚育任务,科学监控与森林培育质量相关的风险因素,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例如,工作人员应结合不同树种的不同生长特性,提前预防病虫害隐患。在夏秋季节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时期,应加强森林防火监测。最后,森林培育者应跟踪调查抚育和种植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并利用持续的分析和评价来促进森林培育质量的提高[3]。

2.5 采用正确的集材方式

在抚育林场的苗木和进行合理采伐木材作业过程中,采取森林集材作业方式对保持森林自然生态平衡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也对作业区自然保留的树木、树冠下的幼苗和幼树以及树冠下的植物的自然再生和发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它在抚育和保护天然林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林地经济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采集木材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结合我国森林分类培育的经济发展目标、树木的生长特点及其生长规律,尽可能利用动物的拖拽来采集木材,这可以有效增加木材种子与林地表面的接触,从而有效增加自然更新的频率,提高自然更新的质量和可靠性。

2.6 及时进行幼、中龄林的抚育工作

在促进森林更新和合理进行森林采伐的同时,不能忽视自然生态森林保护区树种资源的培育。对于已经采伐形成的幼龄生态林,人工和自然采伐的幼龄生态林,以及已经采伐挤压的老、幼、中龄林,要及时进行透光抚育。另外要及时砍伐病腐朽木、三级木等生长不良的林木,保留一定数量的后备树种,增加其营养和生存空间,促进其早期采伐和成林。

2.7 确定合理的采伐强度

合理的采伐强度关系着整个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持合理的采伐强度可以确保苗木,尤其是幼苗,获得合理的日照强度,吸收适宜的营养物质和水分,是森林充分发挥整体生态系统的作用,保证各类林木能够顺利成长。

2.8 实施抚育间伐措施

林场中的天然林通常含有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树木,通常其中存在许多品质较差、劣质的、受虫病侵扰的非目的树木。为了林场中的树木能够有更好的生长条件,获得足够的阳光和营养成分,提高森林的稳定性,林场工作人员需要进行选择性的间伐,清除发育不良、生长状态较差的树木。

抚育间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林场的生物多样性,在对林场进行间伐干预后,森林能够构建更加稳定的林木结构,同时能够进一步发展复层混交林,从而促进森林植物种类更加多样化。

林场的抚育间伐需要专业人才在作业前对林场的情况进项科学的规划与分析,这样才能保证间伐对林场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乱砍滥伐。故此,林场企业需要大力培养专业的高素质林业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为森林培育的工作提供保障。

3 结语

森林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森林培育是开发和利用林木资源的重要举措。合理开发森林资源有助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为林场当地提供一系列的就业岗位。但是目前我国的森林经营管理和培育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善。从加强林场制度管理,到大力发展林场基础建设,再到引进专业林业人才,都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和林场企业的重视和配合,做好林场建设和森林培育工作。

猜你喜欢

间伐林场林木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林场住宅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