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保护背景下园林设计发展与需求的探究

2020-01-07付知

花卉 2020年16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设计者园林

付知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1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所需原料的来源,只有自然环境状态良好,生态得到保护,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第一产业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采集业,这些都是依靠自然环境才能存在的产业,如果没有自然环境,这些产业将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根本无法存在,何谈发展。第二产业工业,自然环境为工业提供物质基础,如果没有自然环境,工业将没有原料来源,更谈不上发展。比如,电力产业,如果没有自然资源,那么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都将是空谈,所以工业的存在也依赖自然环境而存在。第三产业服务业更是离不来自然环境,比如旅游业,如果没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旅游业怎么去开发旅游资源,怎么去吸引游客。

社会建设指政府为了提高公众的福利,满足大众的共同利益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所从事的公益性建设。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难题都不同程度地与环境污染恶化有关。一旦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事业才会顺利发展。

因此,在发展社会经济的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备受各方面的关注,风景园林的设计与建设应以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开展工作。而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方式与方法为:工程技术管理,政府行政管理,法律和经济及宣传教育等。在我国当前环境保护背景下的园林设计建设实际上也是存有许多问题,于是,本文就着重分析当前风景园林设计现存的问题和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期提高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水平。在园林设计建设中,人们应该有主观地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并使设计方案得到合理高效利用,促进自然环境优化。

2 园林景观设计显露出的问题

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显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园林设计普遍存在着盲目模仿性、设计师未坚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缺乏科学合理的实施这三个方面。

2.1 园林设计普遍存在着盲目模仿性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园林设计灵感在设计风格上,很多都偏向模仿国外,忽视了我国园林的传统风格和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由于模仿的来源大多是国外较为流行的风格,导致我国很多地方的园林的设计风格雷同,失去了我国园林文化的丰富性、独特性以及历史文化性,使得园林设计得不到有效创新,陷入了发展的瓶颈之中。并且,广大人民群众对园林的精神需求与审美需求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

2.2 未坚持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其根本出发点是“人”,因此,必须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由于一部分园林设计者在创作时忽略了这个最基本的方向,没有遵循“以人为本”这个最基本的理念,其设计重点放在远离的规模而缺失了对细节的考虑,在人性化上显得有所欠缺,基本功能也不够完全。例如,在一些园林主园道的设计上,有些设计师只考虑到美观,而忽视了其实用性,将主园道设计得过于窄小,导致了园林在人流量较大时,人们无法顺利通行,对人们的居住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

2.3 缺乏科学合理的实施

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越来越快,城市化的进度逐步加快,这就导致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人口密度的加大不可避免地对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使得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平衡产生了需求,因此城市园林的设计需要在保证能够产生基本的经济效益之外的同时,能够满足人们精神文化上的需求。目前,由于我国在园林设计上尚存在一定程度的成长空间,还需要不断发展,再加上一些园林设计师在保护社会生态环境上的理解不是特别透彻,使得在园林设计方面的科学性有所欠缺。

3 园林设计存在问题的基本原因

想要解决我国园林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就需要追根溯源找到出现问题的基本原因,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将问题解决。就我国现阶段园林设计而言,其基本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3.1 管理制度不能完全执行

针对目前的状况来说,我国的园林建设是直属市政工程的,因此,在选择设计方案及决策时,都需要由政府相关的部门进行审验。但是,也因为有关的负责人不是园林设计方面的专业人员,由于自身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缺乏,导致其在园林设计上不够全面,不能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符合当地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的规划,只是单纯地追求外观装饰及规模方面,并没有重视园林的文化内涵及其实用性,导致园林的最终设计缺少当地特色,既给国家的资源造成了浪费,又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3.2 主要设计者本身设计水平欠佳

我国的园林设计体系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难免有些方面不够完善,相较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在专业性教育体制方面也有所欠缺,在设计水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距离。不过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部分地区在园林设计理念,实施建设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就像古代园林已具有一套完整的设计理念和风格,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现代的园林设计教育还没有形成一套专业化育人体系,使得我国很多地方的园林设计水平,如今仍处于落后乃至停滞不前的状态,导致专业设计人才的稀缺,在设计时一味照搬发达国家设计模式,造成地域特色缺失。

4 解决园林设计问题的措施

针对我国园林设计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解决,从而促进我国园林设计的发展的创新。

4.1 设计者业务能力的提升

设计者的专业能力和设计理念,决定着风景园林的最终设计方案。为了实现园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设计者的设计水平需要不断提高,以此保证设计质量的可靠。因此,对园林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并积极借鉴与运用市场中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技术,促进设计者专业性水平的快速提升。例如,加大对高校相关专业的扶持力度,并促进不同院校间交流与合作,共同针对园林设计的相关领域进行研究与创新。此外,还可以邀请国外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家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从而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园林设计的发展。

4.2 现代园林应与传统风景园林相结合

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拥有了丰富的设计与建设经验以及完整的传统园林设计体系,例如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苏州的拙政园、狮子林等。为了提高现代园林的设计水平与质量,设计者需将传统与现代的设计理念充分结合,在设计过程中转变思想,吸收传统文化精髓,结合传统与现代两种风格,形成我国独特特色的文化体系,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与观赏需求。

4.3 建立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

环境一旦造成破坏,想要将其恢复,势必会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成本,而如果在园林设计之初,就树立牢固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就能够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些成本,同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和提高。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者需要建立起强烈可持续发展观念,以达到园林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当前园林的设计需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并充分考虑本地的自然环境元素,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与可行性,有效推进城市园林建设。例如,可以用低碳节能的LED 灯代替普通白炽灯泡作为路灯光源,为园林夜间照明使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植物造景,既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改善,还能够建立起一道用于隔声减噪的自然屏障。

4.4 坚持公众的合理参与

随着信息化、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平台具备了收集建议与投票功能,而这些功能通过合理运用,可以与园林设计有机结合。由于现代园林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人民群众,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使其在园林设计上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欲。因此,在开展园林设计工作时,可通过平台,提前向公众征询设计意见,选取合理的意见改进设计图,或让公众在多套设计方案中选择喜欢的一套,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使得园林设计在保证其科学性、美观性的前提下,更加人性化,从而让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5 结语

以保护环境为前提进行园林设计,需要将现实社会的环境、当地人文环境、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及目前的经济状况结合考虑,对所面临的实质问题进行充分的详细分析来达到优化园林设计水平的要求。从设计者理念到地方政府的要求,以及大众的有效参与进行科学的分析,来提高设计者的设计水平,遵循保护与美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前提条件,通过地方行政管理,来培养高层次的设计人才,努力学习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与传统风格,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城市园林。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设计者园林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清代园林初探
2020德国iF设计奖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