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0-01-07李鸽

花卉 2020年16期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被规划

李鸽

(河北瑞祥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北邯郸 056003)

0 引言

经济发展背景下,人们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日益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水污染问题等,都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融合,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基于生态发展的背景下,将生态规划理念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发挥园林景观在生态保护中的作用。

1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生态规划理念主要包含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种群理论、群落演替理论等多种内容,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坚持生态理念为指导思想,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地区的人文资源、经济资源等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人文作用,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更多人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②通过园林景观充分展现出生态环境的魅力,让人们在生态环境中远离繁重的工作,不断释放人们的工作压力,从而在生态环境使心灵和身体得到放松,使人们有意识地保护生态环境,并与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共处的关系,促进人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③园林景观可以为不同物种构建良性的生存环境,在环境中不同物种参与到完整生物链条的建设中,从而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通过稳定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对不同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2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 协调性

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充分展现出园林景观的协调性特点,为展现出协调性特点,需要设计人员既要掌握不同植物的属性,包括颜色、外形以及生长条件等,还要按照生态规划理念,对不同的绿色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使绿色植物获得良好的生长空间,从而增强园林景观在生态环境中的价值。除此之外,设计师应对园林景观所在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进行分析,一方面,应在设计工作中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对自然地形特点进行有效利用,对废弃设施进行积极使用,并保留原有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应在设计工作中考量气压、气温、风、云以及降水特点,尊重气候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绿色植物,营造景观风格。

2.2 科学性

设计人员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掌握每种植物的生长规律,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根据植物特性搭配不同的附属结构,包括水景、廊架以及景观小品等,使园林景观错落有致。

2.3 人文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过程中,现代化理念对园林景观设计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方面需要满足人们的需求,使园林景观体现出人文性特点,让人们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人文内涵,另一方面使人们在园林景观中与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互动,提升园林景观的社会价值。

2.4 实用性

许多地区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未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采用设计方法,导致园林景观无法符合当地发展需求,致使园林景观缺乏实用性,并最终影响到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建设。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根据生态规划理念,应使园林景观设计体现出实用性特点,让人们在园林景观中释放压力、感受生态环境魅力的同时,还应净化空气、调节当地气候,从而发挥园林景观的实用性作用。

2.5 经济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应遵循经济性原则,保证园林空间舒适性、健康性、卫生性的同时应明确成本投入情况,保证自身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园区功能划分合理、空间有效,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树种引进规格,控制树种引进数量,保证投资成本可以获得最大效益。

3 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生态规划理念的具体应用

3.1 充分协调生态园林景观和居民之间的关系

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一方面是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并为人们的生活构建优美舒适的环境;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协调生态环境与人们之间的关系。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生态资源出现过度开发的情况,许多生态资源未能充分的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人们在生活和工作当中,经常受到雾霾、水污染等问题的影响。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过中,要求设计人员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并根据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使设计出的园林景观可以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相互融合,让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3.2 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与环境

园林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气候和环境一般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在短时间内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设计人员通过园林景观,有效处理气候、环境与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使园林景观适应当地气候和环境,促进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设计人员充分掌握当地的气候和环境,根据生态规划理念要求,在设计中配置适应当地生长的植物,通过植物使园林景观融入到当地的气候和环境中,有助于全面提高园林景观的应用价值。

3.3 对资源保护工作进行完善

根据生态规划要求,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不可再生能源,需要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对资源保护工作进行完善,从而提升当地生态系统的发展能力。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以及水资源,可以极大地缓解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压力,还能避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使生态环境更加稳定。以太阳能为例,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太阳能照明系统,不仅可以让园林景观灯具形式变得更为多元,同时还可以节约电能消耗。

3.4 合理种植生态植被

园林景观设计中,合理种植生态植被,既能满足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还能利用生态植被提高园林景观适应生态环境的能力。在园林景观设计期间,设计人员应全面考察植被的属性,将满足生态环境建设需求的植被应用在园林景观中,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增强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选用生态植被时,设计人员应选用不同的植被进行合理化搭配,一方面丰富园林景观的植被物种,通过丰富的物种可以建立稳定的生态环境系统;另一方面利用植被可以优化园林景观,增强园林景观的艺术感。在配置植被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合理使用配置方法,包括群植、孤植以及丛植等,通过不同的方法,提高园林景观平衡生态环境的能力。除此之外,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对原有植物进行充分利用,以承德避暑山庄这一皇家园林为例,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就保留原有的树木,做到依松为斋,依树为堤,保证原有植物和其他园林景观设计内容融为一身。

3.5 采用多种生态技术

生态技术是生态规划理念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方法,同时也是绿色生态发展的主要表现。现阶段,生态技术主要包含植被种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多种类型,例如,在河边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设计师使用植生袋绿色边坡处理技术、金字塔绿色边坡处理技术就可以对人工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治理,让自然缓坡驳岸得以形成,以落实生态规划设计理念。

4 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生态规划理念的主要应用价值

4.1 突出园林自然元素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用生态规划理念,可以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园林景观中,利用园林景观增强局部地区调节气候的能力,尤其是有效减少污染问题的发生,并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使人们在质量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在应用生态规划理念时,充分利用草本植物、乔木以及灌木的叶面指数,使人们在覆盖绿色的城市中幸福的生活。

突出园林自然元素,需要选用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的植物,如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不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物质,将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由于二氧化碳过多导致出现温室效应。

4.2 提高设计过程的科学性

合理科学的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设计人员应通过生态学角度,将园林景观与科学技术有效的融合,以便提高设计的科学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学,不仅促进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快速发展,还能突显园林景观的美学价值。

4.3 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性

在生态规划理念背景下,设计人员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通过不同的方法努力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包括嫁接、修剪以及移栽等,不仅丰富园林景观中的物种,还能使园林景观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嫁接、移栽等方法均属于生态技术,利用生态技术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有助于增强园林景观中的生态特点,如人文特点、艺术特点等。以艺术特点为例,将自然资源与艺术相互融合,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同时,还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基于生态规划理念,要求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既要丰富园林景观的物种,以便构建稳定的生物系统,还要充分保护自然资源,并利用园林景观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园林景观植被规划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