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景观施工及维护中的应用
2020-01-07陈树聪
陈树聪
(广州市绿化公司,广东 广州 510440)
0 引言
建设节能型、节约型城市园林景观,必须遵循合理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的基本原则,在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等方面对资源最大化节约,并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方式,实现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等多方面效果,从而实现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衡发展,因此在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自身工作水平,积极应用节能型技术,构建现代化园林景观施工和维护体系。
1 园林景观设计特点
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应当从改善居住环境和保护生态文明两方面入手,对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建设与开发所造成的资源破坏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予以调节,避免生态系统失衡,确保我国社会得以持续稳定发展。具体来看,园林景观的建设主要以结合人文景观建设以及自然风貌二者功能优势,发挥自然资源对土壤土质、大气环境的保护作用,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其设计工作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美观性,园林景观能够在城市当中营造一片适合人们娱乐、休闲、休憩的自然区域,在当前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速的背景下,缓解人们生活与工作压力,调节心理状态,因此提高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的美观性,有助于陶冶观赏者情操,并深切体现设计人员的艺术素养;②合理性,园林景观的建设必须应当确保内部结构稳定、资源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稳妥,才能持续发挥作用,所以在设计工作开展当中,则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当地气候条件、地质条件予以深入调研分析,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情况,满足当地居民需求,延长工程使用寿命;③经济性,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开展当中,对于经济性的考虑应当从植物的选择和培植方面出发,确保植物与当地实际条件相符合,能够得以健康成长,以减少资源浪费情况发生;④文化性,园林景观设计应当从居民意识形态出发,在工程当中展示地域文化,提高公众生活品质[1]。
2 园林施工及节能技术概述
2.1 园林施工内容
园林景观工程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公众的需求层次逐步提高,现代园林景观工程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众多,在施工期间也容易受到设计图纸、开发商、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宗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之间协调发展,其中人为建设包括水景、假山、道路、绿化带等方面,而自然景观则主要以保护原有风貌为主。在建设期间,既应当注重人为建筑的建设质量以及文化底蕴,又需要兼顾整体协调性和统一性,并选择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应用,提高建设效率与质量。
2.2 节能型技术
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景观当中的应用方式主要分为主动型节能技术和被动型节能技术两种,其中主动型节能以人为干预为主,比如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和其他机械控制系统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促进资源实现再生,但在具体应用当中,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候条件和区位条件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主动型技术手段的应用难免存在局限性,因而并未得到全面推广,依然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在建设施工期间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最为妥善的方式。相比于主动型节能技术,被动型节能技术的实现相对简单,在利用太阳能、风能和雨水等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需要充分考虑具体风景园林项目地点、气候、地势等条件,确保工程项目能够符合周边环境,节约大量资源。
3 节约用地
在园林景观建设当中,节约用地理念并不是对原有建设空间的不断压缩,而是应当通过改良施工技术手段,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确保园林景观的实际效益不断提高,因此节约用地理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重点。首先,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园林景观的建设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统筹规划,对不同地区之间采取多样化建设方式,以满足居民实际需求,比如在宽阔的城市区域当中,园林景观可以采用草、灌木、乔木间隔种植的方式,营造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绿色景观,并发挥不同植物之间的色彩、形态、功能特点,提高园林景观的美观性;而对于较为狭窄的地段,则可以采用树池式方法进行建设,以高大树木的种植,或是进行空间的区分,或是为行人步道遮蔽阳光。其次,拆除改建,园林景观的建设需要考虑全面,打造城市独有的生态风貌,所以在设计与施工期间,可以适当对原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拆除改建,比如对于一些围栏进行改建,将原本铁质、木质材料更换成为绿植,以节约资源,并发挥绿植净化空气的功能,为周边群众改善生活质量,在改造过程中,应当注重园林景观与周围建筑和人文环境的协调统一,促进整体氛围的有效形成[2]。
4 节约用水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广阔,资源种类众多,但在水资源方面却属于缺水型国家,人均可用水资源量匮乏,因此必须应当加速推行节约用水理念,转变各界生产经营理念。在园林景观施工当中,节约用水理念的贯彻落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节水植物,在园林景观工程当中积极选择节水植物进行栽植,既可以节约后期维护工作的资源用量,又符合部分地区自然环境,确保植物的成活率不断提高,延长植物寿命的同时,节约工程成本。园林景观工程应当尽可能的利用乔木作为主要元素,辅助以灌木和草,在乔木的选择当中,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应性强、生存能力强的树种,并以本土树种为主,防止外来树种无法成活;②节水施工,园林工程的建设对于水资源的消耗量巨大,为了避免浪费情况发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当在施工环节加强施工团队和工作人员的节水意识,并提高操作规范性,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资源损耗;③节水维护,在园林景观的维护阶段,由于水资源是植物生长的首要条件,所以必须通过节水灌溉、集水技术的应用,减少消耗和损耗,节水灌溉方式需要前期投入一定成本进行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比如5000、3500 系列喷灌装置的采购,所有喷头都配备有可靠且专用的升降式喷嘴,保证灌溉均匀的同时,达到节水效果。此外,喷灌雾化的洒水方式还有助于减少城市内部粉尘,实现净化空气的功能,以此为基础所开展的园林景观维护工作更加具有城市独特风貌。所以,以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进行灌溉,虽然需要一定资本投入,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仅能够减少维护工作压力,节约人力资源,而且设备的工作性能更加能够满足节约用水的根本理念,从而逐步减少维护成本。集水技术主要针对于雨水的搜集和利用,在具体应用当中,需要对渗水铺装材料进行布置,并利用透水砖和渗水砖建设人行步道和游步道,在雨雪天气当中,水资源通过渗漏,直接对地下土壤进行补充,为植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并且砖体材料本身还具有防滑性能,有助于改善人们出行质量[3]。
5 节能节材
节约能源和节约材料,需要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当中,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的重视程度,并有选择的进行应用。首先,园林景观所能够节约的能源种类,主要体现在电力能源方面,因此,从设计工作来看,应当尽可能的保全原有自然风貌,避免过度开发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施工任务量,更加能够凸显自然生态的重要作用,而在施工环节当中,必须加强规划、组织、统筹、管理职能,改善施工现场秩序,协调施工部门配合,确保工程得以顺畅开展,则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设备使用和电力能源消耗,施工人员的操作必须具有规范性,避免操作失误而导致工程返工等问题发生。照明灯具是园林景观工程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能源消耗的主要区域,为了提高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在灯具的选择期间,设计人员应当尽可能的采用节能型灯具予以应用,虽然采购成本较高,但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损耗,并加强照明质量,避免后期维修和养护成本的提高。节约材料主要指施工期间的废料应当得以回收利用,比如对于石料可以经过加工处理后,成为园林景观当中的桌椅。此外,太阳能是现代园林景观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具有节能、环保、无噪音的特点,在具体应用当中,可以通过太阳能照明系统进行布置,实现照明功能的基础上节约传统能源消耗,并且太阳能照明系统的安装无需架设电力线网络,所以也更加快捷高效,加之设备能够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所以在应用效果稳定安全,对园林景观工程后期维护成本予以节约[4]。
6 结语
构建新型节能园林景观工程建设和维护体系,是园林工程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相关企业应当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的普及应用,工作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当中提高节能意识,为缓解社会难题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