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过程的园林植物数据库构建思考分析
2020-01-07宋仲钰
宋仲钰
(山东青华园林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00)
0 引言
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城市园林产业,通过打造良好的植物景观,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久居城市渴望自然的本性,因此如何提高风景园林设计质量成为园林设计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在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计算工具能够有效辅助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虽然国内园林植物数据库数量众多,但真能能够满足设计师思维习惯的设计程序数量并不多。这就需要园林植物数据库不断更新,丰富植物景观规划知识库,为设计师提供植物参考信息作为设计资料,全面提高植物景观营造的质量。
1 园林植物数据库建立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园林植物数据库需要具备实用性、有效性、便捷性、多方交流等功能,然而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数据库并不多。因此,本文提出的数据库主要从风景园林设计师思维习惯为基础的数据库程序,细分园林植被属性,分析数据库对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存储园林景观设计成功案例,提供用户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积极作用。
1.1 需求分析
园林植物数据库的服务对象为园林设计师、园林专业学生,以当地最为常见的植被作为基础数据集。数据库建立初期,可通过多方调查为数据库搭建提供思路:①园林设计师调查,明确数据库中的所需植被种类、生长习性、生长特点;②园林专业学生调查,学生可以通过数据库观摩园林植物造景应用;③园林植物图片、植物应用图片,图片选择有标识、高清、快速识别的资源。
将以上植物资料输入到数据库当中,将原始采集数据格式统一转化,便于设计师、学生直接查询植物信息。
1.2 系统特性分析
园林植物数据库除了具备基本的查询功能外,同时也整合了交流互动模块、应用模块,这样用户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交流,还可以持续更新数据库信息。再者,移动网络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大潮流,因此要着重设计园林植被的移动APP。用户借助智能手机登录APP 即可实现数据库信息查询和使用。
1.3 开发工具选择
在进行数据库APP 开发过程中,针对Android 用户,其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分别为Android Studio、Windows 7/10;针对iOS用户,其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分别为Object-C、Mac。这样就是实现PC 端和移动端的数据库同步。
2 资料准备与数据库结构设计
2.1 资料准备
2.1.1 图片收集
图片作为数据库存储的重要信息之一,也是识别和检索的重要内容,植物图片要由花、叶、果共同组成,部分观赏植被还要专门配上器官图。园林植物图片收集当中,除了要获取植物生物学特性图片外,还要收集植物的形式图片。本文设计的数据库图片是由专业数码相机拍摄,也有部分难以获取的图片通过书籍、网络采集,网络或书籍图片都要标注来源,避免造成侵权问题发生。
2.1.2 文字收集
本数据库设计以植物种大类分类为主,如灌木、乔木、观赏竹、水生植物、垂直绿化植物等。植物信息在数据库中的记录信息尽可能全面,主要有中文名、拉丁学名、形态特性、科名、生长特性、观赏价值、应用用途(案例)、繁殖技术等。从根、茎、叶、果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形态特征,可以通过多种关键词检索形式获取指定数据信息,让数据查询更加便捷、迅速,因此在植物介绍叶面中都是采用相同格式展开介绍,用户可以快速查到到所需信息数据。
2.1.3 数字视频收集
为了能够丰富数据库内容,更好地帮助园林设计师进行设计规划、设计总结,数据库中同样配套使用了影像资料,让整个查询数据更加直观、形象,将录影资料统一转化为相同格式,如AVI、MP4 等,在计算中即可编辑。
2.2 数据库结构
2.2.1 数据表
在数据库领域中,数据表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所设计的园林植物数据库围绕特定主体提供了6 个数据表,包括用户信息、植被图片、植物详情、植物分类、用户权限、用户交流。每个数据表在保持独立的同时,也可以在统一平台上建立关联关系,可以实现相互查询、交流互动、快速查询的园林植物数据库。
2.2.2 功能模块
本文所涉及的园林植物数据库功能模块可以划分为:用户登录权限验证、系统维护模块、检索模块、导入/导出模块、数据库备份模块、用户交流模块。
3 园林植物数据库功能与操作方法
3.1 登录页
登录页面需要输入账号和密码确定用户身份,大体上可以分为普通用户登录、管理人员登录,管理人员为特殊账号,虽然在相同界面登录,但是账号权限有很大的差别。如普通用户登录页面时,用户要先注册账号,当然也可以直接转移到微信、QQ 账号登录。登录之后即可进入功能界面。
3.2 分类页
完成登录之后用户会看到分类页。分类页的设计理念遵循设计人员操作习惯,将当地风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被划分为多个大类,如灌木、乔木、观赏竹、水生植物、垂直绿化植物、观赏草坪、地被植物、时令花卉等。分类页面底部还有功能模块,如植被分类、植被检索、信息交流、设置,每个功能按键点击进入之后进入到新的界面。
3.3 详情页
在分类界面底部点击植物类型按键后,可以进行不同种类选择,如点击乔木按键即可进入到乔木植被页面。在该页面当中可以看到数据库中收录所有乔木植被。点击某种乔木植被,如点击雪松即可进入到详情页面。详情页面中分为三个模块,包括植被文字说明、形态特征、应用案例。文字说明当中主要描述了植被特性、花期、种植要求等信息,通过文字形式加深用户对植物的了解。形态特征主要是植物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呈现的状态。应用案例主要包括各类植物在园林造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成果图。
3.4 修改页
结合风景园林建设的实际要求,本数据库系统相关数据信息对全部用户开放(首先要注册账号、密码成功登录),每个详细页面当中都有留言板,用户没有直接对网页呈现内容的修改、增加、删除权力,但可以通过留言板功能提出修改建议,如各类植被的市场参考价格等。数据库管理人员此时要根据留言信息,进入到系统修改页面,对植物信息进行修改或补充,让数据库信息更加真实、完善。待到管理人员完成修改且审核成功之后,即可对外公开和发布。
3.5 检索页
为了能够更加直接地找到所要查找的植被信息,数据库中设置了信息检索功能。分类查询是为了给用户呈现更多的类似植物信息,而检索功能主要是寻找特定信息。检索模块采用信息模糊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信息查询植物资料,应用起来十分便捷。
3.6 交流页
我国虽然园林植物相关数据库非常多,但是具备交流互动的平台还非常少,加入交流互动模块是本文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一大亮点,用户可以借助交流模块相互讨论、留言、学习,发表个人独特的看法、建议、案例。管理人员也要时刻关注交流页的动态,对好的案例、建议将其收入到数据库当中,让数据库信息变得更加完善、更能跟上时代发展进程。
4 数据库系统管理
4.1 维护升级
在数据库使用当中,为了可以长期运行,使其有更高的参考价值,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升级和维护。如果数据库内容没有修改计划,则可以直接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升级。如果数据库信息存在待更新、待添加、待修改的情况,为保证修改内容不丢失,则要进行系统维护。园林植物种类多元化的今天,对潜在植物开发利用中势必会增加新的品种,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留言对数据库进行更新,让数据库信息更加完善。
4.2 完善数据库结构
由于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难以用绝对精准的图像、语言进行描述。即使是同一个省,由于各个地区小气候不同,相同植被生长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不同外貌特征。所以必须要完善数据库结构,不同植被要以不同侧重点、描述情况进行归类,加强数据库单元标准化与数据库结构间的协调性。同时,数据库数据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对潜在园林植物进行开发利用,势必会加入一些新的物种,管理人员要根据园林设计师实际需求对数据库适当的添加和修改,让数据库结构更加完善。
该数据库尽可能收集本地区园林植物相关数据信息,为园林设计人员提供详细、精准、生动的植物资料信息。为了能够进一步完善功能,可以将本数据库作为插件运用在其他园林设计软件中,这样可以在园林设计中无需调动程序,直接在同一个平台上完成设计,进一步提升园林设计的便捷性,也可以让数据库根据专业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数据库构建对风景园林设计有着极大的帮助,这就要从园林设计与应用角度出发,对当地园林风景设计常用植被进行分类管理,做到植物分类足够细致、清晰。同时数据库中还有植物应用案例、园林景观全景等,进一步发挥数据库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并且该数据库还兼顾教学功能,为园林专业学生提供植被资料,可以说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