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住宅区园林施工管理现状与措施探讨

2020-01-07黄光轩

花卉 2020年16期
关键词:住宅区园林施工园林工程

黄光轩

(广州天盈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30)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建设,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住宅区园林的施工管理引起人们的重视。园林是视觉观赏过程中非常重要和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住宅区园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它具有强大的生机,具有改善环境、传承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等功能。住宅区园林工程是一个城市中拥有生命力的城市建设工程,也是城市中唯一一项能够真正展现生命活力的项目工程,园林的绿化是发展园林事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城市建设用地的分配很难大规模种植植物,所以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有着其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园林工程质量控制工作。

1 住宅区园林施工问题分析

1.1 实施方案不科学

在实施过程中,绿化将涉及多个部门和工程项目。每个部门的衔接都非常紧密。因此,为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完成,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规划,确保绿化效果。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绿化工作中,很多部门对这一方面的重视不够。而且,一些部门忽略流程,缺乏详细的计划,这可能是工作的障碍。同时,在选择中没有进行严格的筛选,导致出现选择不当的现象。众所周知,每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差异很大。园林所需的幼苗活力需要特别强,并且可以适应各个地区的环境和生长条件。在实际工作中,负责人应对园林的有关信息和状况进行彻底、全面的调查和总结,找出最适合该树种生长的条件,让这些树种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1.2 园林施工与设计沟通存在问题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园林设计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可以指导园林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但是目前很多园林施工人员在施工前不与有关设计人员进行交流,导致园林人员无法真正了解园林技术知识和理念,使他们无法完全按照园林设计要求完成园林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和设计存在问题,不能主动和设计人员进行讨论和协商,就盲目地根据原始经验和主观观念来调整绿化措施,在如此多的随机性下,绿化效果变得非常不理想,导致在植树园林中预期的设计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和冲突,最终使植树园林工作成为不可能。

1.3 苗木质量问题

通常说的幼苗质量存在问题,也就是说,绿化需要的树种存在质量问题。一般来说,幼苗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运输幼苗时,没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策略,这会在运输过程中对幼苗造成损害。其次,尽管国家加强对苗木的运输管理,但部分地区在苗木运输过程中没有对苗木进行检疫检查,导致部分劣质苗木运往相关地区,给今后园林工作带来安全隐患[2]。为了顺利进行我国绿化工程,必须保证苗木质量达到标准。

1.4 养护管理问题

园林完成后,并不意味着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已经完成。后期管理也是整个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应在种植以后对其进行保护,使其茁壮成长。在某些地区,许多部门会选择使用旧的坑来种新树。这样做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浪费资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后期管理不到位。

1.5 园林验收和自检效率低下

接受自我检查的有关内容主要包括:①严格审查设计工作。确保操作设计符合园林设计的有关标准,并为园林建设提供持续的指导和规划;②尽可能选择品种优良,品质优良的苗木;③准确测量园林面积,确定实际苗木数量,种植多种植物,实现多样化,防止园林结构过于单一;④对园林建设文件进行严格审核。但是在实际的验收工作中,大多数相关人员只是对园林进行选择性检查。更糟糕的是,人为地降低了验收标准,导致偏差,工作误差,实际情况和验收标准偏差。另外,划界界限过多,造成小面积超过相关设计偏差,使园林工作难以顺利进行。通过验收和自我检查,不仅可以收集客观真实的统计数据,而且可以提高园林评估的准确性,同时,这也有利于种植。因此在必要时可以有效地实施补植和补救措施,以大大改善园林的管理和检查级别。

2 住宅区园林施工管理措施

2.1 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园林病虫害直接制约着园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园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程度,保护园林生态资源,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掌握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规律,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对园林进行病虫害治理的过程中,若过度依赖药物防治,则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长此以往会使得害虫不断变异,给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严重影响。因此,近年来人们通常采取生物防治的措施来进行防治,生物防治在不引入外来物种入侵的前提下,能够极大提高病虫害管理工作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同时防控害虫通过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外来害虫入侵,人工捕杀及诱杀成虫(灯诱、饵诱、味诱、潜所诱、作物诱、信息化学物诱等),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或捕食害虫,利用微生物农药杀害虫及其他技术利用如黄色板诱杀蚜、粉虱、潜蝇等。为了提高解决防治病虫害问题的质量与可靠性,园林工作人员要尽可能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了解掌握病虫害问题泛滥的根源,从源头上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人们要有建立完善生态系统链园林的意识,从根本上削弱病虫害发展的途径,增强生态系统内每个个体的自我抵抗能力,建设一个完整健康的生态园林环境[3]。

2.2 注重植物合理配置,适地适树

要关注植物种植密度,多利用乡土进行树木的种植,乡土植物是经历过环境洗礼,物种竞争后胜利的,因为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植物,这就是地域的差异。乡土种树的优势在于其有较强的抗冻、抗旱以及抗虫害等生态性污染问题,且不会引发外来生物入侵与较大程度的生态失衡问题。使绿化效益得到最大发挥,促进生态园林的建设。另一方面,选用植物配置时要一改大量单一品种的种植结构,要注意植物间多品种多层次的混配与结合,植物主要品种要以乔木类为主,同时配以灌、花、草、藤多种植物的搭配,形成合理配置的林荫型绿化植物带,最终使得城市园林能够演变为一个成熟、稳定且和谐有序的多层次植物群落结构。

2.3 注意幼树的保护

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园林工程的实施,因此在现场工作中,有必要介绍几点科学技术。同时,也可以参考国外园林的经验,按照我国园林的真实情况适当调整。在整个操作阶段中,应十分注意对幼树的保护,特别是对某些易受病虫害侵害的树种,对于这些树种,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更好地进行管理。

2.4 绿化树木的管理

①水资源管理。水是树木生长和开花的关键。以幼树为重点,以保护湿润不沾污为原则的绿化树水管理,表土干而不白。灌木矮小且抗干旱。需要保护它们免受干旱和潮湿的影响,以便它们能够正常生长。灌溉量与树种、品种、不同的土壤质量、气候条件、植物大小等密切相关。②土壤管理。在土壤管理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深耕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使用适量的土壤。此外,应进一步改善土壤通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并全面提高土壤肥力。

2.5 植被修剪与保护

对于住宅区内种植的灌木和树篱,必须定期修剪。需要管理已建立的灌木球和树篱,以确保植物保持形状,同时保持其正常生长状态。具体形状由绿化人员根据灌木的类型和位置确定。在具体修剪中,需要掌握相应的技巧,并且不影响灌木的正常生长。在秋天结束时每年对树篱进行一次修剪,因此可以剪掉多余的和褪色的柱子。对于老枝较多的情况,要完全切断,树干保持10cm 左右,进行合理的疏松土壤施肥,能够最大限度确保供水。

2.6 从园林绿化养护改善植物生长的立地条件

生态因子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单向或唯一的,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且有对抗性的。园林植物自身有对病虫害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面临自然灾害或生态环境的破坏,其自身有一定的自动调节恢复能力,对于病虫害的抵抗也有相应的抗虫机制,但这个抵抗机制受到植物自身状态与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因此可以通过强化对于园林植物的管理与养护工作来增强植物自身的抗逆性,通过高温消毒、修剪疏枝、加强周围环境通风、适时浇灌以及及时松土来改善植物生长的外部环境进而增强植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7 加强管理

在园林施工的阶段中,有必要对这个阶段进行科学化的管理。通常,应做出以下努力:首先,在园林施工之前,必须派专业人员到现场检查,了解当地情况,然后按照现场的情况制定可以操作的方案。其次,在对树种进行选择时,要防止盲目并事先做好准备。每棵树的选择都需要按照教科书上来。最后,要对每个步骤进行监督,以保证每个环节都达到标准。

3 结语

由上可得,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住宅区园林工程展现出新的生机,促进其持续发展。对住宅区园林工程进行针对开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园林质量和效益,达到对园林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也可以利用园林资金,实现园林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住宅区园林施工园林工程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上海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银杏“搭桥”复壮技术在园林工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关于现代园林施工管理的探讨
高密度电法在新建住宅区地下溶洞勘查中的应用
城市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技术
园林施工与养护的有机结合策略
无限追踪⑧
传统造园思想在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