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2020-01-07朱佳佳
朱佳佳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小学部 江苏南京 210023)
在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读写”教学,很少涉及阅读素养的培养。但随着各个学校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对学生进行阅读素养的培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1]。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生涯,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养成优秀的阅读素养,不仅能保证学生在进入更高年级后有个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意味着学生能够早一步接受阅读教学,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一、当下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不是很高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在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相较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存在很大的不足[2]。这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不用说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核心素养了。另外,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语文阅读较少,也造成了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较低。
(二)小学语文教师疏于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多要靠教师的引导[3]。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自制力很差,学习能力也有限,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尤其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素材需要教师选取。然而,在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疏于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就难以受到启发,潜在的语文思维能力也不能被激发,甚至有可能读到不利于自己成长的文章,阻碍核心素养能力的形成。
二、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落实需要教师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选取语文阅读素材的能力、文章分析的能力、情感分析的能力等,才能将阅读教学真正落实下去。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存在很大劣势,需要教师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去选择一些适合的素材。例如,近几年,很多国内外的名著读物都出现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版本,如众所周知的国内名著《红楼梦》《西游记》等,国外名著《格列佛游记》《简·爱》等。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潜在的一些语文能力,如表达能力、语言总结能力等,都会不断被激发,进而为逐渐提升其语文阅读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引导,完善阅读教学体系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自制能力较差,学习能力也较弱,在语文阅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他们完善阅读体系。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教师要扮演好自身的指导者角色,确保自己能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落实中真正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学生阅读《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带领他们阅读相关的课外内容,完善阅读体系,为培养阅读素养奠定基础。
(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教育已经被时代彻底抛弃,教师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比如,小组合作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很大作用,可以帮助学生吸收与内化语文阅读知识。又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毕后分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或者尚不能理解之处。这样既能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进而吸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又可以在此过程中激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主动吸收知识,进而为培养其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阅读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这不仅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长远影响,而且对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具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