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0-01-07王雪霞
王雪霞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丁沟镇空港中学 江苏扬州 225000)
化学是由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组成的课程[1],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2]。教师通过选择典型、具体的范例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对抽象化、不易被学生接受的规律和知识进行归纳、推断,实现知识由难到易的转化,让化学内容的学习更易被学生接受,有效解决了化学知识过于深奥难懂的问题。通过范例教学启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思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革新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继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一、范例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特性
(一)教学与教育的统一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范例教学法,要明确其运用特性。教学的核心与教育的目的要统一[3],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范例时要有针对性,还要适应当前的教学内容,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有效运用化学能力。结合教学与教育的统一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遵循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相一致的原则,从而有效提高化学课堂的质量,这才是范例教学法的优势所在。
(二)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系统知识的学习相统一
就化学教学而言,其概念和理论都是极具抽象性的,这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尤其在面对高考压力时,学生烦躁的心理更容易被激发出来,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成绩严重下滑。范例教学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通过选择基础性和典范性的范例,让学生将自己熟悉、已学过或贴近生活的范例性化学知识联系起来,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能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化学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统一。
二、范例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精选范例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
范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教师在选择范例时首先要明确其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范例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科学、合理地对比范例,选取与学生和教学内容较贴切的范例,使学生通过教师准备的精选案例对所学的化学知识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分析、合理想象的化学意识。例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性”这一化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演示中选择在白醋、酸果汁、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氧水、食盐水、蔗糖水等液体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让学生看到其中的颜色变化,亲眼见证这一化学现象与结果,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既贴合实际,又活跃了课堂氛围。这个方法充分发挥了范例教学的优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主体范例,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
范例教学不是为了赶潮流而盲目选择的教学手段,而是通过大量实验、探究、分析得出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选择范例要符合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原则,不能脱离教学内容的本质。因为这不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知识点,而是要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机串联,进而总结出化学的学习规律。例如,在教学“认识化学变化”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物质的燃烧条件等创设主体范例,利用白磷、红磷、热水、氧气、烧瓶等实验用具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明白物质的燃烧要有可燃物、助燃物、火源等三个基本条件,继而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三)关注趣味范例,优化学生的化学能力
范例教学法的应用既提高了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有效优化了学生的化学能力,要求教师在选择范例时要遵从生活化、趣味化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将化学知识转变为自身能力,继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选择“糖类食物、面粉、塑料”等趣味性、生活性范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问题并分析、探讨、解决,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让学生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知道食物中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是有机化合物,继而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范例教学法,教师可以在遵从其原则、特性的基础上,发挥教学引导作用,结合精细、主体、趣味的范例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有效提高范例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