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的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

2020-01-07王小斐

科学咨询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学案例儿童

王小斐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第三幼儿园 甘肃渭源 748200)

幼儿园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地方,在人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提升幼儿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和幼儿学习的有效性,是学前热议的话题,也是值得教师思考和研究的话题。教育教学最重要的是关注儿童,从儿童的角度寻找教育的理由:儿童上学是为了有效学习,成年后更好地发展;教师的价值是帮助儿童找到学习的方法;幼儿学校是为幼儿而存在,幼儿园就应该让幼儿做该做的事。

一、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

幼儿以各种方式获得经验的过程都是学习的过程。例如,幼儿在游戏中学,也是在玩中学;操作中学,也是在做中学;生活中学,即是我们常说的一日生活教育;模仿中学,是幼儿潜移默化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经历中学,是幼儿天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他们正是通过各种经历,获得具有生活意义的、完整的生活经验。

二、幼儿有效、低效、无效的学习分析

1.有效学习的涵义: 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应用有效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主动加工。以较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从而达成学习目标,使自身获得发展的过程。

2.有效学习的要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和学习资源。

案例1:认识三角形。幼儿都会背三角形是三条边,三个角。部分幼儿说得出来,但却认不出三角图形。

案例2:集体系列区角游戏“服装厂”—社会学的角色游戏必须由成年人引导才能得到提高。通过织布厂、制衣厂、运输队、服装店四大类进行游戏。幼儿可以动手操作,还可以给小伙伴测量身高、称体重后,挑选衣服,并分类介绍产品,这些都是有效的游戏学习。而“欢迎光临”的幼儿,当“经理”的幼儿,他们的价值在哪里?因此,各类活动必须要有教育目标的筛选,华而不实的东西要摒弃。

三、幼儿园集体教学中低效学习的问题分析

案例1:中班健康活动“认识身体器官—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流程设计:1.脚的功用;2.用脚撕报纸;3.画脚印;4.装饰脚印。这节活动需要我们反思:主题教学是生活中的教学,一节活动必须定主题目标,健康领域目标侧重点是认识脚还是画脚?这节活动的设计是教师低效的教学和幼儿低效的学习。幼儿通过这节健康活动,获得的关键经验应是认识脚的各个组成部分,知道五个脚趾的名称,知道脚的更多功用,懂得保护和爱惜脚丫。

案例2:大班科学活动“认识苍耳子”中,幼儿在探索操作时,发现有的苍耳子能粘到T恤上,而有的不能粘?因此,教师要把特性讲清楚,体现提问的价值,不好的提问还会误导幼儿。

案例3:大班社会活动“感恩的心”。教师设计的活动流程为:1.教师引导性谈话;2.复习手语动作;3.编手语歌《祝你平安》;4.表示感谢:拥抱;5.回家给爸妈洗脚。这就是无效的教学和低效的学习。没有把领域特点搞清楚,设计也跑偏移了。社会活动的核心价值是潜移默化的,手语跟感恩的心没有什么关系,幼儿时期没有朋友概念,只有伙伴关系。

案例4:大班艺术活动绘画。教师要清楚独立的线条教学是在小班,要掌握幼儿学习的规律,特点是什么?

四、设计组织有效教学的思考

1.选择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幼儿的直观思维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了解幼儿最近的发展区,设定有效的发展目标。

3.设计有趣、合理的学习形式,是幼儿园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从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

4.成功的教学活动带给幼儿的是活动中的快乐感觉和对活动中问题的学习和思考。

5.与幼儿的有效沟通和互动也是有效教学的关键问题。

6.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在经验教训中成长,在反思中认识自我、突破自我,反思+经验=成长。

7.有效教学是让幼儿通过活动能学到什么,如果学不好或者没兴趣学,幼儿没有得到应有的成长和进步,可视为无效或低效教学。

8.有效教学离不开:目标、准备、内容、方法、思路。

五、大多数教师集体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功能定位不准确。

2.教育目标定位不清,体现不出核心价值。

3.目标或高或低。

4.教学内容“含金量”不大,难易不当。

5.缺乏有效的师幼互动。

6.教学方法单一,有的教学只是花样翻新,华而不实。

六、领域的核心经验和核心价值

科学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通过“探究”这一核心价值完成,而探究是在生活中进行。例如,幼儿要进行活动时,发现桌子少了,就要做桌子—量尺寸—告知教师等。我们需要幼儿能直观见到,贴近生活经验引发的教学,不要让幼儿们鹦鹉学舌,而忽略了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言领域重在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表达与背景、环境有关。不同的环境表达的内容不一样。阅读给幼儿开启了早期阅读的大门,读图则需要用语言进行表达。

七、各领域知识的特点与幼儿学习规律以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健康—保护生命,促进健康。

语言—高度个别化,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才能更好发展语言。

科学—探究。

艺术—情感表达(感受、表达、发现美)。

社会—潜移默化、渗透。

社会活动案例:

区角活动小超市的真实情景中,要学会社会品质,场景设定有人扮演,有人体验,可以增加盲人买东西,幼儿从中学会怎样帮助盲人;孕妇妈妈买东西,不能蹲下来和取高处的物品,我们应怎么帮她;聋哑人买东西,我们需要怎样才能沟通等,以体验不同的残疾人和怎样帮助残疾人的真实情景中学习。

艺术美术活动案例:

“画的像”并不一定就是画得好,对幼儿的画画评价不能从成人角度去进行评价,不一定成人认为好的东西幼儿就认为好。以创意美术为主,大量的临摹其实早早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他们会认为“画得像”就是画得好,完全被教师或家长的思维模式框住了。任何形状、画法、简笔画、涂颜色等,实际是成人世界里的画,交给幼儿太多的这种画法,他们就很难画出属于自己的画。幼儿的绘画不能用好坏进行评价,幼儿时期的绘画作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等他们到了学龄期,再系统教授绘画的知识和技能,才会变的更有意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不管是什么活动都是以儿童为出发点,各种设计都是为了帮助儿童自主有效的学习,从真正的教育走向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促进儿童的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中学案例儿童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在多解中学创新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