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研究
2020-01-07邓玉艳
邓玉艳
(江苏省灌云县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江苏灌云 222200)
现在我国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冲击,一种功利理念逐渐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使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认同,继而导致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夹缝中生存。本篇文章就小学阶段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做一个详细解答。
一、小学阶段弘扬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
(一)教师对民族文化认识深度不够
现代教育中很少涉及传统文化,教师在这一方面研究也比较少,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很大,学历也很高,但不一定有文化,学历归教育部门管理,文化归文化部门管理,两个是不一样的部门。教师要加大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研究,加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教师也可以闲暇之余听首古乐,练练书法,陶冶情操……
(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不感兴趣
白话文的变革让大多数人学习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看不懂文言文,学习文言文很吃力,长此以往就会文化出现断层现象,学生不愿意去学习这些文化里面的思想。学生以为传统文化就是诸子百家的学说,就是文言文占主导地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要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不仅是这些书籍思想,还有我们的古乐、书法、武术、曲艺、节日、民俗等,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
二、小学阶段弘扬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教学中带入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讲授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品德,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就拿小学阶段弘扬传统文化来说,教师要对我国民族文化有一定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传统文化的内容多样,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听我们的古乐器,发现我们的古代音乐之美、去看我们的书法,了解我们书法的飘逸、去读我们古诗,体验诗歌的韵律之美、去唱我们的京剧,体验民族艺术的韵味。
例1:教师可以让学生去听我们用古筝弹奏的“采薇”,体会我们古人的意境,聆听我们的旋律之美。还可以学习到里面的小典故,一举多得。
例2:教师让学生看一下我们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看一下我们文字的优美,顺便讲解一下“入木三分”的典故,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既让学生明白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认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跟着提高。
例3:让学生去背诵古诗,看一下古人是怎么把内心情感用文字表述出来的,然后让学生自己作首打油诗,来表达学生的内心情感。
(二)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1.充分利用时间,让学生感受文化魅力
小学阶段想要弘扬传统文化,必须要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播放我们的《凤求凰》《琵琶记》这些古典乐曲,让学生在这些艺术的熏陶中成长;教师可以把课前五分钟交给学生,让学生去学习一些《弟子规》《百家姓》这些优秀经典文章。
例如:教师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背诵《弟子规》,学习《弟子规》不是为了让学生生活在桎梏之中。老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说起来并有特别之处,但是结合当今社会中的问题,你就会发现郭德纲教育子女的办法是对的。郭德纲说:“孩子必须在小的时候就要教育好,让他明白什么是规矩,今天你不教育好,明天别人就会替你教育,教育孩子的时候,忠孝仁义是不能丢的。”而我们的《弟子规》何尝不是教育孩子“忠孝仁义,”这些文化的内涵会让学生心里变得充实起来。
2.建立比赛机制,激励学生学习
学校对于学生不能永远停留在口头鼓励,要适当的给予学生一些奖励,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校可以开展绘画比赛、诗歌创作大赛、书法比赛、象棋比赛等。同时学校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要不同对待。同级学生相互竞赛,尽量避免跨年级竞赛,跨年级竞赛只会打击低年级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学生学习这些古老的文化。教师在学校给予的有力条件下,引导学生自助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做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国美少年或者中国美少女。
3.诵读经典文学,增进个人素养
为什么要开展经典文学的诵读,这里面有一个小故事大家了解一下。 1988 年,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 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一说出,一时激起千层浪,全世界都开始反思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怎么能够不去传承呢?学校让学生去诵读《大学》看看里面的思想境界,小学生阶段不能理解《大学》的内容,当长大后思想“反刍”时候,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和个人修养都有很大帮助,让我们的学生诵千古美文,做儒雅少年。
4.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聘请社会名流,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在专家思想的引领下,对自己以前的行为做出反思,就像古人那样“三省吾身”,完善自身品质。
(三)精心策划,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将校园周围加入浓厚的传统文学气息,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在潜意识里种下传统艺术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这种文化。在学校里放入石雕、校门前安装上带有艺术气息匾额、墙壁上绘出壁画,这些传统艺术都很好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勾勒出来。学校构造的这些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1-3]。
三、结束语
小学阶段要想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就要在学校创造相应的氛围,开展比赛,诵读经典,让学生在大环境下爱上我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