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ED在 中国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2020-01-07潘超君

科学咨询 2020年50期
关键词:公共场所普及民众

潘超君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0)

2019 年11 月,演员高以翔在一档综艺节目的录制过程中突然倒地、心脏骤停,现场目击者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最终抢救无效离世。据了解,离高以翔倒地地点附近300 米左右的宁波金融中心就有AED 除颤仪,但是无人知晓如何查找和使用。高以翔的突然离世,除了让人倍感唏嘘外,也为我们敲响心脏猝死预防与急救的警钟。

心脏骤停黄金救命时间为4~6 分钟,1 分钟内使用AED 除颤,病人存活率能高达90%。AED 作为一种公共急救设备,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率,并根据需要进行除颤电击,被称为公共急救中的“傻瓜式神器”。在心脏疾病如此高发的今天,本应成为公共场合的“标配”,但是AED 在我国的普及、推广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城市的大型公共场所虽然配备了AED,但是配备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且即便部分公共场所配备了AED,但是由于公众急救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对于AED 更是不认识、不会用、不敢用,导致AED 形同虚设。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强化AED 的宣传与普及,让更多的民众了解AED,掌握AED 的使用方法,防止悲剧的再次发生。

一、AED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一)配备情况整体不乐观,且区域配备不均衡

在欧美等地区的发达国家,AED 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数据显示,在美国,每10 万人配备的AED 数量在700 台以上,英国、日本等国家AED 配备数量也均在300 台以上。而在中国AED 设备在公共场合的配置情况非常不乐观,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公众医疗设备AED 目前已配备数量不超过10000 台,约合每10 万人0.2~0.3 台,而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中国AED 设备严重缺失的尴尬。国内配置AED 设备数量最多的城市为上海和深圳,均为2000 台左右,北京目前约配备600 台左右,其他在宁波、南京、武汉、成都等大型城市AED 设备的配置数量均在国内前列。而在中小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AED 设备的配备情况更是少之又少,甚至还有很多空白地区。另外,在配置AED 的基础上,还要保障民众在有需要时能够及时找到它们。2019 年11月,腾讯开通了AED 导航服务,微信用户可通过“微信—支付—城市服务—看病就医/急救服务—急救中心—AED 导航”快速查找到身边的AED。当前,上海、深圳、北京、宁波、海口等国内很多城市均已开通此功能。

(二)民众急救意识淡薄,急救观念有待提升

当前国内所安装的AED 设备,除深圳为政府采购配置外,其他城市主要依靠公益机构捐赠以及支持推进。AED 虽然被称为“傻瓜式神器”,但是在国内的普及、推广情况却始终不如人意。原因有二,一方面AED 主要功能在于抢救心脏病突发患者,国内多数民众认为心脏疾病的突发概率非常小,跟自己关系不大,急救意识淡薄;另一方面,调查发现,很多单位场所对于AED设备的接收意愿并不强,担心一旦配备AED,后续的检修维护、人员培训等事项更为烦琐,与此同时,很多单位顾虑使用AED以后若不能及时将病患抢救过来,反而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未免得不偿失。即使新修订的《民法总则》中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虽然这一被称为“好人法”条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民众参与急救的“后顾之忧”。但是仍有民众对此存有较大顾虑,担心公共场所施救若因措施不当等原因导致施救不成反而带来法律风险。

二、AED设备在中国的未来展望

(一)整合公共急救系统组织、布局

政府部门应通过经验借鉴、资料收集以及科学分析,对AED 设备的选点、配置等工作进行明确落实,同时还要从法律层面对AED 设备的采购、安装、维护、人员培训等进行规定,对AED 设备在公共场所、基层社区或者各个等级的医疗机构的选点安装、维护检修等工作,应像重视其他消防、安防设备一样,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执行。此外,还要大力倡导与扶持社会公共灾害救援培训机构。

(二)积极教育宣传,增强民众急救意识

包括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介,对心脏疾病急救宣传以及AED 设备的普及推广有着不可推卸的重大社会责任,政府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广告、报刊、电视等媒介方式对AED、突发心脏疾病的救治进行坚持不懈、不遗余力的推广与宣传。

(三)设立心肺复苏语音指导、网络咨询

建立权威网站,为社会公众提供心肺复苏和急救以及AED等设备使用的专业指导与培训,在公共网站、公共交通、电台、电梯媒体等人流密集的场所,重复播放心肺复苏的公益广告,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专业有效的方式让突发性心脏疾病的救治方式进入公众视野。同时,通过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等机构制定科学、高效的医疗救援人员的培训方法,向他们培训AED 设备的使用方法,提升AED 设备的利用率[1-3]。

三、结束语

借鉴国外AED 建设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AED 设备的使用、普及与推广,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我国AED 设备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还需要政府与相关部门的不断探索。总之,AED 设备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公共场所普及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
城市公共场所拥挤踩踏事故的应对
公共场所禁烟迈出一大步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天文知识普及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