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探析
2020-01-07黄进功
黄进功
(广西省河池市凤山县水利局,广西 河池547000)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由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涉及到诸多影响因素,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不到位,都可能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因此,必须要采用科学的质量控制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施工质量控制达成预定的目标。本文基于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实践,就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1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定义和实施依据
1.1 施工质量控制的定义
施工质量控制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依据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对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各类因素包括人、机、材、工艺方法以及施工环境等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与控制,以达成预定的质量控制目标。
1.2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主要为:一是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条例;二是水利水电工程主管部门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质量标准;三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所涉及的相关部委(如环保、交通、消防、防汛等)的有关规定;四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法人和项目承包商所签订的合同文件;五是已通过审批的工程设计文件和相应设计变更文件;六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签订的监理协议书:七是工程项目承包商呈报经监理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八是设备制造厂家的设备安装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标准;九是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工程质量控制所执行的合同技术标准与质量检验方法进行补充、修改与调整的内容。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2.1 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是工程由设计进入施工实施阶段的第一步,是对施工质量起着重要影响的关键性环节。施工测量放线的准确性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工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进而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同时,施工测量还关系到工程计量的正确性,是确保工程计量支付的准确性和投资控制有效性的基础。因此,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施工测量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施工测量人员必须要具备岗位资格,具备测量专业技能与知识;测量仪器设备的性能、测量精度要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测量仪器设备要按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验。二是要严格控制施工测量控制点的原始基准点和基准线。三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共同对施工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测校核。四是对于需要延伸或是加密的控制点,应确定合理的施工测量方法并在现场勘察后确定控制点位置。五是雨季结束后应对控制点进行全面复核测量。六是对于建筑物的定位放线资料应进行复核测量。
2.2 工程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原材料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诸多研究结果已经表明,原材料质量缺陷是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原材料质量控制是关键控制要点,必须要加以重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施工原材料的选择方面,一定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在性能、质量方面一定满足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二是一定要把好施工原材料的进场关。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必须要有来自厂家的质量检测合格证明材料,包括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报告、出厂日期等。三是所有进场材料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存放,对于露天存放的原材料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包括防水、防火、防潮等,确保施工过程中原材料质量达标。
2.3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质量对工程整体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对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从施工流程上包括混凝土浇筑前的检查质量,浇筑实施阶段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运输以及浇筑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和表面处理。其质量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混凝土浇筑前对基础面、模板、止水片、预埋件等施工质量的检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基本条件完备,质量达标;二是在混凝土浇筑实施阶段,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并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科学合理;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运输方式和设备尽量避免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泌水或过多降低塌落度;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控制卸料高度不超过规定距离,振捣作业应防止发生漏振、欠振或过振,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等。三是在混凝土浇筑后应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模板拆除时要注意保护好混凝土表面,避免造成人为质量缺陷,养护期内必须要做好保温防护措施,避免产生混凝土裂缝。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3.1 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制度,是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与关键。制度规范行为,控制行为,要切实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还必须要在制度落实方面加强控制。基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建立完善的检查制度、工序交接制度以及隐蔽工程验收制度等,即在每道工序完成之后,应先进行自检,由监理工程师现场进行检查,然后再由质量互检小组进行互相检查,最后再由质量检查小组进行专检。在此之外,由专业技术负责人进行巡回检查(抽检)。在该道工序检查完毕达到质量标准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并出具质量鉴定报告,符合质量检查要求后进行下一道工序的交接。对于原料的检查,应建立完善的进场检查验收及取样送检制度,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产品,严禁进入施工场地或用于施工作业;水泥、钢材等成品或半成品,在出厂资料等检查无误的情况下,还应进行材质试验,进场存储应做好防护措施。
3.2 针对施工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
施工质量通病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顽症”,必须要加强预防控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结合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工程施工项目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性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认真实施。具体来说,关键还是要建立和坚持工程施工各项检查制度,加强对关键工序以及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力度,施工原材料必须要做到出厂证明文件齐全并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要严格执行进场检查、现场检查、实验室试验等检查手段,确保原材料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在施工过程中,要力求做到“五不施工”及“三不交接”,即施工图及测量未复核不施工、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不齐全及未进行性能试验不施工、技术未交底不施工、隐蔽工程没有检查签证不施工;施工工序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无专职质量检验员签字不交接、无工程施工记录不交接。
3.3 推进工程施工程序化、标准化与规范化
工程施工程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性措施。施工程序化是指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整体流程,要科学的安排施工工序,尤其是上下道工序之间存在质量控制关系的,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来进行,在上一道工序未完成或未达到质量标准之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执行。施工标准化与规范化是指对于施工作业,要制定严格的标准化文件,每一道工序的施工作业应满足标准、规范要求。虽然很多施工单位目前都在实施施工作业的“三化”要求,但在执行、落实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一定要在既有基础上继续大力推进工程施工的程序化、标准化与规范化。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关系到工程成败的关键管理环节。在工程实践中,只有加强对工程施工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采取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才能在工程施工全过程确保既定质量目标的实现,最终确保工程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