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课堂教学融合思政元素的研究
——以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羽毛球课程为例
2020-01-07陈莉琳杨雪红江少平
陈莉琳,黄 妍,杨雪红,江少平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1 羽毛球课程融合思政元素的背景
1.1 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
“课程思政”直接来源于2016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上的讲话指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立德树人,体育教育旨在通过身体练习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格,同时领会体育精神,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这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相契合的。将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自我修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课程现状分析
羽毛球课程一直以来都深受高校学生喜爱,尤其是集美大学体育学院面向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专项理论与实践(羽毛球)”课程,每一轮每班20人,由同学们自主选课,2004—2018年已开设8轮(每两年一轮)。每学年新生选课都是瞬间“爆满”,可见学生对羽毛球项目的浓厚兴趣。该课程主要介绍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史、场地和器材、基本技战术、竞赛规则、裁判法和竞赛管理等内容。课程教学将针对学生特点,不断完善实践课(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和理论课(基础理论、专项理论)教学体系,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均能掌握羽毛球基本理论知识并能正确运用基本技术与战术,达到一定的运动技能水平,并且具备羽毛球课程教学的基本能力以及组织并指导课外羽毛球健身锻炼的能力[2]。目前,该课程是福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羽毛球》慕课于2019年3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班,至今开班三期,已有26 691人参加学习,受众面广,既有本校学生,也有外校学生,还有省内外社会广大羽毛球爱好者。该课程在本校实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羽毛球课程教学的规范性和创新性。
学生经过两年的“专项理论与实践(羽毛球)”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羽毛球的技能、教学方式和方法,许多专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办羽毛球少儿培训班,覆盖面遍布厦门市各区众多场馆,有些毕业生甚至以羽毛球培训作为个人创业的平台,在培训过程中不忘对少儿进行品德教育。此外,集美大学羽毛球课程在实践环节还加强裁判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带领学生参加厦门市各级各类羽毛球赛事裁判工作,成效显著。这些成效与羽毛球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严谨、诚信、拼搏、爱国爱校爱专业等高尚情操是分不开的。比如通过多球训练,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通过临场执裁,培养自信、公正、诚信以及荣辱不惊、应变处事的思想品格;通过介绍中国羽毛球运动发展概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模拟比赛,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不屈不挠的品质。所以利用羽毛球课来实现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是很有意义的。
课程思政中显性功能是计划性的,例如通过对羽毛球的学习达到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和增强体质的目的。隐性功能是非计划性、非预期性,例如通过团体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目前的羽毛球课程里,显性功能比较突出,而一些通过参加羽毛球运动对学生品德塑造以及价值引领方面的隐性教育功能却较为缺乏。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除了掌握运动技能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将思想品德教育的隐性功能与体育技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通过将羽毛球课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来实现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塑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是现今课程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力求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塑造良好的体育道德与合作精神。“运动知识传授、运动能力提升、运动价值引领”三者同步是未来课程发展的目标[3]。
2 羽毛球课程融合思政元素的探究
高校学生未来都要走上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除了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的发展都很重要。不同的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思政功能,羽毛球运动作为一个竞技性的比赛项目既设有单项赛又设有团体赛,在培养学生精神、奋勇拼搏、永不放弃、团结协作、遵守规则、合理的竞争意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等方面都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1 羽毛球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羽毛球队起步较晚,曾与世界顶尖水平有着巨大差距。新中国成立后,被誉为新中国羽毛球事业“拓荒者”的王文教在1954年不顾印尼方面和家人的反对,与搭档陈福寿等华侨青年一起归国,为祖国羽毛球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如今,中国无疑是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强国,运动健儿们在各大国际赛事上为祖国顽强拼搏、奋勇夺金,他们登上领奖台,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飘扬、嘹亮的国歌奏响时,彰显着羽球大国魅力。通过华侨归国指导和运动健儿奋勇夺金的事例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为祖国贡献自己力量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们意识到,当自己走上社会,也应尽自己的最大力量为祖国无私奉献。
2.2 羽毛球课程培养学生奋勇拼搏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羽毛球运动因其竞争性、对抗性、高强度等诸多因素的要求,使得意志品质在该项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4]。在比赛中,运动员需全场快速移动击球,主动时大力杀球,被动时扑救球以及双打不停轮转换位等。一场激烈的羽毛球比赛用时1小时左右,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多拍击球的现象屡屡出现,如:2016年4月在武汉进行的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中的一场女双比赛,印尼选手Maheswari,Nitya Krishinda/Polii,Greysia对阵日本选手Fukuman,Naoko/Yonao,Kurumi打了三局用时160分钟,是目前为止羽毛球比赛用时最长的一场。在比赛极其胶着的情况下,双方运动员都容易出现“极点”现象,呼吸困难、身体无力、动作迟缓,感觉自己无法坚持下去,这时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就决定着输赢,胜利往往就在于坚持之中。上课前,给学生布置观看高水平比赛视频的任务,让他们找出一场比赛中来回次数最多的一个球,感受运动员仅仅只为得一分,为一个球的获胜而奋勇拼搏的精神,只要有一丝反败为胜的希望都绝不轻易放弃。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让他们在日常课程中不轻言放弃,在球落地之前,每球必争,奋勇拼搏,绝不认输。可以看出,羽毛球项目对学生自强不息和奋勇拼搏精神有促进作用,这和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
2.3 羽毛球课程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所有体育竞赛都需要公平公正的规则来保证。羽毛球运动深受国内外大众的喜爱,在万众瞩目的比赛中,所有观众的目光都聚焦在场上的运动员身上,他们的任何行为举止都会被关注[5]。《羽毛球竞赛规则》是羽毛球比赛中的法律法规,其规范了羽毛球技术动作和运动员遵守规则的意识。如比赛中,运动员的发球受规则限制,2019年前运动员发球时,击球瞬间不能过腰和过手;2019年开始,运动员发球规则取消了“过腰”和“过手”的违例判罚,而规定“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的瞬间,整个球距场地地面高度应低于1.15米”,只要超过该固定高度的规定位置,发球裁判员就会判罚发球运动员发球违例。运动员对裁判员的判罚不服而做出侮辱性的动作或说出侮辱性的语言,都属于“行为不端”,将给予处罚。因此,规则使比赛更加公正、有序,进一步推动了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学生在进行羽毛球课程学习时,除了学习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外,还应掌握羽毛球的基本理论知识、羽毛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并且将其应用于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做到遵守规则。长此以往,形成一种自身道德品质,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可以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2.4 羽毛球课程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羽毛球运动的活动形式一定需要至少两个人才能完成,不能一个人进行。比赛的形式既有单项赛又有团体赛,团体比赛是以队员间的交流合作为基础,虽然个人技战术很重要,但团队组合,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会更加有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比赛,由学生填写队员出场名单、排兵布阵。在排兵布阵时,肯定会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团队里每一名队员都有集体荣誉至上的意识,服从组织安排的原则。比赛有输有赢,应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输球不抱怨队友,而是相互鼓励,相互拥抱,给彼此加油打气,团结起来为比赛出力,不留遗憾。长期拥有这种意识,会使学生为了团队集体利益更具备自我奉献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
2.5 羽毛球课程培养学生合理的竞争意识
有竞赛,就一定有竞争,竞争贯穿于体育活动的始终。羽毛球活动中包括了比赛时对对方战术意图的揣摩,对自己技战术运用的选择等智力因素,使得智、勇、技在竞争中得到升华[6]。合理的竞争意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发挥出自身最高的技术水平,灵活运用战术,击败对手,赢得比赛。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一些学生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及时遏制,进行教育,让他们明白,想赢得比赛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要通过积极、合理的手段获取胜利,敦促学生及时改正,养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培养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2.6 羽毛球课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如今,学生的体质健康受到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应拥有健康的体魄作为基础。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强有力的主力军,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作贡献。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心的运动项目,既有竞争性又有娱乐性,而且技术动作变幻多端,球路高深莫测,一直深受高校学生喜爱,这种喜爱会使学生们自愿长期坚持从事该项运动,享受羽毛球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以及给他们生理和心理所带来的益处,逐渐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观念。
3 羽毛球课堂教学融合思政元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羽毛球任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需要提高
羽毛球课程思政功能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具备一定的思政德育教化能力,以围绕羽毛球进行的各种活动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的渗透,让他们从中学习德育。然而,大部分教师还存在固有观念,始终认为学生参与技能学习以及对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主要责任[7]。此外,由于“课程思政”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广大教师没有经过专业性的思政教学指导,对课程思政的定位和怎样将思政融入羽毛球课堂中还尚不明晰。所以,在思政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不科学,经常会出现思政与羽毛球教学变成两个独立存在个体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3.2 羽毛球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为了保证课程思政的有效进行,完善评价体系刻不容缓。而在实际中,羽毛球教学课堂对学生的理论认知和技能评定有着完整的评价体系,但对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标准却没有明确规定,这就导致广大羽毛球教师在自己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效果没有明确的评价指标[5]。对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功能一直在强化,而对思政教育取得效果的评价功能却始终没有得到重视,阻碍了课程思政在羽毛球教学中的贯彻执行。
4 实现羽毛球课堂教学融合思政元素的有效途径
4.1 强化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能力
无论什么课程都应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原则,因此,推动羽毛球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思政元素,离不开对学生思政认知能力的强化。想要引导学生树立的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不能仅靠将自己的思想意识原封不动地灌输给他们,而是要创造机会让他们感受与“课程思政”理念的碰撞,主动意识到在学习羽毛球过程中与思想道德品质相融合的内容,反复思考、摸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日常行为方式,并最终内化为自身的意识品质。
4.2 提高羽毛球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
教师是开展教学的主要实施者,要想增强羽毛球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功能,首先要提高羽毛球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8]。羽毛球教师应自觉进行有关课程思政的理论学习,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功能,并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和不同活动要求来设计思政教学场景。同时,学校应定期开展思政讲座和思政培训,加强对羽毛球教师思政思想的灌输,提高他们进行思政教学的能力,鼓励他们对思政教学的创新,促进课程思政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发展。学校还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思政教师与羽毛球教师一同探讨羽毛球课程思政的问题,使羽毛球教师对课程思政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以便他们对学生进行更科学的指导。另外,羽毛球教师要熟悉羽毛球运动具有全身运动、灵活性、协调性、技术性强、意志品质要求高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找准思政融入点,比如“责任与担当”“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提高育人功效。
4.3 完善羽毛球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
在羽毛球课程中学生的理论认知和技能评定这方面,已有成熟的评价体系,而合理的道德评价体系却迟迟没有完善。羽毛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后的效果评价影响课程思政的执行和落实,只有明确了评价体系,他们才能判定自己的思政教学是否合理:如合理,则可以作进一步的加强和创新;如不合理,亦可及时做出改正。在羽毛球课程目标中应综合考虑相关理论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政教育,将体育和德育有效结合,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4.4 羽毛球教学中的思政措施
在羽毛球课程的技战术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思政教育。例如,在高吊这项技术动作训练中,教师可采用多拍训练法,规定每组回合数量,只要中途有一方失误,这组就重新开始计算拍数,直到完成每组回合数量的要求,方可进入下一组。这不仅加强了学生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同时也让他们重视每一拍击球技术,在球未落地之前,绝不轻易放弃,久而久之,便会培养学生们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要想赢得一场比赛,良好的战术运用也是关键所在。教师在战术教学中,可以采用团体比赛的形式,让每个团队通过平时上课所学,自己商量出制胜的战术策略,每个队员都要将集体荣誉优先考虑,选出能使团队赢得比赛最好的战术方法。这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还能培养学生集体荣誉至上、团结协作的优良道德品质。同时,也要适当安排一些单打比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独立思考、面对困难,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各种比赛中,让学生自己组织并且担任临场裁判,将竞赛规则学以致用,赛场瞬息万变,可以提高学生在各种情况下的灵活应变能力,严谨、准确的竞赛规则能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缜密,参与组织赛事也能锻炼他们为人处世的能力。教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言谈举止都会影响学生,因此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给予学生正面的、积极的模范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羽毛球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注重学生身体健康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羽毛球和思政的结合点有很多,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不同的活动场景继续进行实践教学探索,深入挖掘羽毛球课堂中的思政元素,将体育与德育结合,使学生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学校应高度重视思政教育,提高教师思政教育能力,积极完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促进思政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