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空预冷技术及其在果蔬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020-01-07田怀文杨文哲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0年11期
关键词:预冷冷水果蔬

梁 豪,田怀文,杨文哲

(1.西南交通大学可视化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1;2.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市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34)

1 果蔬应用真空预冷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合适的时间对果蔬进行真空预冷可以更好地保持采摘后的品质,从而延长新鲜时间。真空预冷采用真空室气压吸收水分汽化潜热的原理,除去田间热和呼吸热,快速冷却,从而抑制呼吸作用,用于提高果蔬贮藏品质,在最佳时间进行预冷可以延长采摘后果蔬的品质和新鲜度。同时保证果蔬的营养,降低产品的成本,减少损失浪费,起到一定的环保作用。可见,真空预冷是果蔬产品贮藏、运输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道工序。

果蔬色泽艳丽、口感鲜美,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A 等,营养极其丰富,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全球果蔬产品的贸易额大幅增加。无论是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人口大国及东南亚盛产果蔬的国家,对果蔬需求量及果蔬品质要求都越来越高。采摘后的果蔬仍然是活的生命体,如果不经任何加工处理,则果蔬将还继续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代谢,从而造成大量水分散失,加速果蔬衰老,使果蔬品质下降,最终变质腐烂[1]。因此果蔬采摘后进行真空预冷是很有必要的,经过大量的实验及研究,在后续贮藏方面,真空预冷后的果蔬品质远远高于非处理的果蔬品质。果蔬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既是维持果蔬生命的重要成分,同时又起到保鲜、延缓果蔬衰老等重要作用。在真空预冷过程中,造成果蔬内部水分质量分数的大幅变化及水分迁移。

2 常用预冷方法介绍

预冷是冷链的首要环节,利用制冷技术,在短时间内将果蔬从初始温度 (25 ℃左右)迅速降至所需要的最终温度,快速去除果蔬采摘后的田间热。预冷方法[2]目前主要有空气预冷、冷水预冷、冰水预冷、冷库预冷和真空预冷。预冷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产品大小与形状、采摘后的温度、成本价格、贮藏时间等因素[3]。

2.1 空气预冷

空气预冷包括强制通风预冷和差压预冷,具有简单、造价低的特点,易造成果蔬表面干缩失水,其冷却速度较慢。控制失水需用高湿度空气,同时具有果蔬保鲜及冷却的功能。

2.2 冷水预冷

冷水预冷有洒水式、喷雾式和浸泡式。洒水式冷水预冷是通过上悬罐筒对果蔬洒水来实现冷却;喷雾式冷水预冷是加压喷洒雾化冷水对果蔬预冷,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会出现果蔬冷却不均匀现象;浸泡式冷水预冷是将需要预冷的果蔬放入冷水槽中,使其直接与冷水接触,适用于大部分果蔬产品,此方法冷却较为均匀,并且降温速度快,但长时间由水浸泡,果蔬易变质。

2.3 冰水预冷

冰水预冷是冷却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由冰预冷发展而来。冰预冷是在果蔬包装箱内放入冰块,通过冰融化吸热的原理去除果蔬的田间热,从而达到冷却。但存在如下不足: 一方面,果蔬不可能与冰块充分接触,导致受热不均匀,达不到理想的降温效果; 另一方面,与冰接触的部分有很大可能出现冻伤。为改善这种情况,可以把冰预冷改进为冰水预冷,在包装箱内加入冰水混合物,使果蔬与冰水接触充分。

2.4 冷库预冷

冷库预冷就是把果蔬直接放入冷库中进行降温。冷库容量大,一次预冷量大,适用于大批量果蔬产品。可通过调节冷库的温度,达到想要的预冷效果。但是冷库预冷的初期投资大,预冷速度较慢,还需考虑冷库建筑、设备和选址等问题。

2.5 真空预冷

真空预冷就是将果蔬放入真空室内,开启真空预冷机。气压快速下降,果蔬内部的水分开始蒸发,从自身吸收热量,果蔬快速冷却。真空预冷使用广泛,果蔬、肉类等产品的实际应用较多。

3 真空预冷技术简介

3.1 真空预冷技术原理

果蔬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是维持果蔬生命的重要成分,同时也起到了保鲜等重要作用。水是果蔬内部最多的组成成分,在1 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 气压降低时,沸点也随之降低,当气压下降到613.28 Pa 时,水的沸点为0 ℃;沸点下降时,蒸发潜热升高,水的蒸发潜热由2 256.69 kJ/kg 升高至2 499.52 kJ/kg。

真空预冷机工作时,随着真空泵不断抽气,真空室内的气压急速下降。当气压下降到某一程度,果蔬里面的大量水分开始蒸发,吸收自身的热量,导致果蔬的温度降低。

3.2 真空预冷的优点与缺点

1)优点: 冷却速度快,一般20 min 左右达到冷却的效果; 冷却均匀,真空室内各点的压强相对均衡,果蔬表面自由水蒸发带走自身热量,从而降温较为均匀; 清洁卫生,在真空环境下,可抑制细菌滋生并杀菌[4-5]; 保鲜效果好,保有果蔬原来的品质,贮藏期得以延长[6]; 环保和方便,不受产品类型和包装的影响,使用能耗低、成本小,十分环保和方便。

2)缺点: 不适用于水分较少或表皮太厚的果蔬,真空预冷主要是果蔬自身的内部水分蒸发,水分较少、皮太厚都不利于内部水分蒸发; 质量损失,由于水分蒸发,因此果蔬的质量会有一定的损失; 设备成本高,由于真空预冷装置造价高,因此不太适用于一般小型农产品用户[7]。

4 真空预冷技术研究及其应用和发展前景

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早已开展了真空预冷技术的研究,且其设备和技术现已十分成熟。真空预冷技术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而且在实践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早就把真空预冷技术用于园艺方面[8],已超过50 多年。目前为止,真空预冷技术在果蔬、肉类、鲜花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随着真空预冷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相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大大促进了真空预冷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农产品消费大国,我国对真空预冷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起步虽晚,始于20 世纪80 年代,但发展十分迅速,短短数十年的研究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9]。

真空预冷技术主要应用于果蔬采摘后快速冷却。将果蔬放入真空室内,迅速抽走空气。当气压降低到一定的程度,果蔬体内的水分开始蒸发,从果蔬自身吸收热量,使得温度降低。真空预冷是迄今为止最快的制冷方法,它能较为迅速且均匀地去除采摘后的果蔬或鲜花带有的田间热[10]。一方面,在宏观研究方向,陶菲等[11]研究白蘑菇在真空预冷条件下的品质变化,通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白蘑菇在真空预冷后,其呼吸速率下降,减少了其自身的能量消耗,达到保鲜的效果,防止其短时间内发生变质,保持产品品质,有利于延长白蘑菇的寿命及贮藏时间。另一方面,在微观研究方向,金听祥等[12]研究在真空条件下温度分布、内部和表面的水分流失及变化趋势,并用显微镜观察过程中内部的变化,真空预冷导致水分减少,发生水分迁移,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但是其他位置的含水量、气压及温度变化不能在其模型中完全反映出来; 于是,李改莲等[13-14]研究不同位置的含水量、气压和温度变化,并建立了相关水分迁移的二维数学模型,进一步研究真空预冷水分迁移的特性。

现如今,国内外的真空预冷技术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但在实验研究中真空预冷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在国内外的真空预冷技术研究中,真空预冷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对空气侧或水蒸气侧的变化研究较少,缺少复杂或不规则形状果蔬的数学模型; 二是真空预冷前期所需投入经费高,运行能耗高且后期维护成本高; 三是降低真空预冷后果蔬失重率的研究不足。可见,真空预冷技术的研究空间仍然非常广泛。

针对现有问题提供若干建议: 一是阅读并消化果蔬真空预冷及其数学模型的相关文献,学会建立其数学模型,对模型求解; 二是真空预冷技术设备机械化、智能化迫在眉睫,避免人为操作误差,加大对真空预冷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真空预冷工艺水平,对现有设备进行改建,减少前期费用和后期维护成本; 三是研究并探索降低真空预冷后果蔬失重率的方法,加深对果蔬内部水分迁移的研究,降低其质量损失。

5 结束语

真空预冷技术不仅可以延长果蔬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时间,还能提高我国果蔬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此技术极大地保证了果蔬内部的营养成分,而且可以减少相关设备的能耗,对环境保护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果农、菜农对果蔬产品的预冷意识有着积极作用。可见,真空预冷作为一种快速、干净又环保的冷却方式,对冷藏链技术与应用及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预冷冷水果蔬
基于ANSYS的LNG接收站典型管道预冷分析
冷水泡面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孙红雷:请把冷水换成温水
果蔬大作战
不同预冷方式对红提葡萄的预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