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环境保护概论》教材的几点思考

2020-01-07王双成孙浩冉魏振枢

中州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绿水青山环境保护发展

王双成,孙浩冉,魏振枢

(1.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镇人民政府,河南 郑州 451450;2a.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化工食品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2b.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南 郑州 450044)

由魏振枢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从2003年7月出版第一版算起,先后出版发行了2007年7月的第二版,2015年5月的第三版,2019年11月的第四版,前后经历约16年。这本著作曾被评选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教材奖一等奖,评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并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共计发行20万册,成为本领域畅销图书之一。

该著作顺应形势,求新应变,内容新颖,颇得读者的厚爱。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特色。

一、根据网络信息发展现状,顺应时代充实修订相关内容

由于互联网络还不够普及,因此在前三版中配套了光盘阅读材料,共约100多条,内容包罗万象,翔实全面,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看到拓展资料,提高学习兴趣,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学生还能够看到很多的知识竞赛题目,以及各种实践环节的训练课题,对学生学习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在第四版的修订中,由于网络已经普及,学生能够很方便地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能够全面阅读“国家生态与环境部”的实时内容和最新标准、规范,因此撤换掉了光盘阅读材料,在相应的章节内容里增加很多有关互联网站的网址和数据库,更方便读者上网查阅。

二、从强化环境意识教育入手,对学生加强党的环境政策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中央领导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全国环保形势和如何应对都提出了具体的科学要求。我们在对广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就要紧跟中央部署,宣传中央的精神,重点是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深入理解党的环境政策的真谛和实质,力求使他们今后走上社会,成为坚强的环保卫士, 成为宣传环境保护的中坚力量。

在2003年第一版著作中,重点讲述了党的环境保护政策产生、发展和现状,特别是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召开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使全国人民都重视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性。提出实施“33211”环境治理工程,并具体到相应的江河湖海中。要求尽快改善环境状况,给人民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2002年1月,第五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上提出很多具体的环境治理指标和要求,并有相应的监督检查机构进行检查落实。

在2007年第二版著作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体会,把我国的环境保护发展历程科学地划分为四个阶段,比较切合实际。特别是其中的第4个阶段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环境保护”,在当时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2005年10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了环保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决定》提出七项重点任务: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时突出的环境问题。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发〔2005〕161号文件发出《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通知》,要求学习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下决心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过去均称为会议)于2006年4月17日—18日在北京召开,一字之差,表明了我国环保工作站在历史性的新起点。会议指出,“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使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时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18.2%提高到20%。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要加快实现3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提出在该时期需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第一,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重点是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防治。第二,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努力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第三,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第四,加快发展环境科技和环保产业,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

在2015年第三版著作中,大多内容延续了第二版的内容。但是,强调了2011年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会议对“十二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提出许多更加具体和严格的要求。会议提出,正确的经济政策就是正确的环境政策,科学的环境保护道路,也必然是科学的经济发展道路。“十二五”时期,要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与高度融合。与此同时,在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修订的《环保法》贯彻了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吸纳了各方面的共识,是当时阶段最有力度的环境法律。

2019年11月在最新修订的第四版著作中,强调说明在2018年3月国务院重组并新命名了“生态环境部”,相应网址进行了更改(www.mee.gov.cn)。同时2018年5月18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物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更是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具体和更高的要求,一定要宣传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湖州市的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2018年5月18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生动形象、寓意深远,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提出来自对实践诉求的深层回应。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深刻认识,正是源自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0世纪80年代,他还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的时候,就提出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理念。在福建省工作期间,他五下长汀,走山村、访农户、摸实情、谋对策,大力支持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经过连续十几年的努力,长汀实现了从荒山到绿洲再到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浙江省较早遇到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加快经济发展的矛盾。当时,有两种发展思路:一种是继续发展“高速经济”模式,可以在“百强县”“亿元乡”的名单上登榜;另一种是寻找新出路,将生态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浙江省走在改革开放前列,在经济率先腾飞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破题的压力。此时,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集体经济转型的“小切口”投射出了时代前行的“大问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提出带来了源头活水。可以说,这一重要思想是习近平同志破解浙江发展难题、总结浙江发展经验的理性升华,是长期研究思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认识飞跃,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深刻反思的思想结晶,这正应验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关系认识的三个阶段。对三个阶段的认识,反映了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经济优先,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再到生态价值优先、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内在变量的变化轨迹。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地发展。生态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集聚力就越强,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立足我国国情,把握未来趋势,既深刻揭示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任务,又深刻回答了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路径化对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曾发生过大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事件,酿成惨痛教训。20世纪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对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没有绿水青山,何谈金山银山?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提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蕴含和弘扬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华民族传统智慧,开辟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穿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说到底是为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既要温饱更要环保,既要小康更要健康。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我们的目标,生活富裕但环境退化也不是我们的追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对民生内涵的丰富发展,体现了对群众期待的回应,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民生情怀。同时,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理论必须被群众所接受、所领悟、所欢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有思想的深刻性,又有语言的群众性,代表了人民的心声,顺应了人民的期待,容易转化为人民的自觉实践。

这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已经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明显的效果,许多城镇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的环境要素也得到长足的提高,不少农村城镇的环境已经媲美城市,不少城市大众在休假时纷纷前往农村度假休养,既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也给城市民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休闲场所。从全国来看,森林覆盖率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的12.7%提高到22.96%,就是明显的佐证。这是一举两得的双赢效果,应该说在这个方面浙江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应该在全国扎扎实实普及,脚踏实地落实,让广大农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我们开始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必须坚持党提出的最新理念,把党的最新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措施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深刻领会政策实质,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贯彻执行,为把我国建成水清山绿空气新鲜的宜居环境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让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党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以及在各段工作中的要点, 并从中悟出一些道理。这也许就是这本著作的精髓所在,也是编写这本书的初心。我们建议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应该组织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同学们到当地(特别是农村)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发现自己身边环境的变化,以及一些基层群众对居住环境变化的深刻体会,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

三、中心城市规模及经济效益问题探析

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其目的主要是要为群众提供一个优美舒适、方便宜居的生活环境,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有工作岗位(群众可以就近就业),有方便多样的生活设施,有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的学校和机构,有方便老年人的敬老院和颐养中心,使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能够欢度幸福的晚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网络和交通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速物流和信息流的传递,使之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还是高等教育的聚居地,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强大,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创造出众多先进设备和产品。例如郑州市目前有各类高校65所,在校大学生近百万人,构成了这座中心城市最活跃的一部分,增强了城市的创新意识和氛围,并提供了诸多的就业岗位,使城市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我国目前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少媒体过度渲染省会城市首位度的作用,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所谓首位度主要是指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这里的发展要素主要包括经济、交通、医疗、教育,等等。首位度也就是集中度,一个省份的经济是集中在省会城市有利于全省的发展,还是平均分布在该省各地级市更有利于全省的发展呢?不可一概而论。不少人现在过分强调省会城市首位度的重要性,主张强化省会城市的建设,把许多重点项目放在省会城市,忽略了本省内其他城市的发展;同时又过分强调参与全国城市人口和GDP的强弱对比中的不断递进,因此产生不少负面影响,且攀比之风越来越盛行。在城镇化过程中,各地片面地追求扩容城市规模,城市面积越来越大,拉郎配式的城市合并之风盛行,例如山东济南与临沂的实质合并,河南郑州与开封的融合,云南昆明与曲靖的合并,广东广州与佛山的合并,安徽芜湖与铜陵的合并,湖北鄂州与黄冈的合并等均在酝酿之中,都认为强化合并后,可以力争跻身成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的行列,这是一种好大喜功的危险做法。

实际上在考察我国各省的发展状况时(以下除了说明外均以2019年等相关数据分析讨论),可以发现,处于发展良好态势的省份,省内多数城市的发展都很好,比较均衡。根据一座城市的商业资源聚集度、城市枢纽性、可塑性、活跃度等多个方面去进行综合评分,主要考察的是一座城市的发展潜力以及综合实力,并不仅单一以GDP高低顺序排名。2020年在公布的中国最新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山东省二线城市就有2个城市入围(济南、烟台),三线城市更是有7个城市入围(潍坊、临沂、济宁、淄博、威海、菏泽、泰安)。其中,济南排名全国二线城市第6名,潍坊排名全国三线城市第1名,临沂排名全国三线城市第7名,可以说表现不俗。河南省新一线城市1个(郑州),三线城市7个(洛阳、商丘、南阳、新乡、信阳、驻马店、周口),以上两个省的排名说明,省域经济发展均衡,全面开花,形成多点增长极,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可用最大能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各地形成合力,促进省域经济的发展。四川省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615.82亿元,增速达到7.5%,位列全国第六位。2018年四川省只有成都一个城市入围全国城市经济百强,其经济首位度竟然达到了37.61%,同省第二城市绵阳的GDP只占到成都市GDP的15.02%,这不是好现象。然而在2019年结束后,绵阳市GDP对成都市的GDP占比已经提升到16.8%,绵阳也顺利入围全国经济百强市,同时成都市的经济首位度下降到36.49%,说明四川省内经济开始向均衡方向正态发展。

从全国整体来看,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沿海省份等,适合于全省各个地级市全面同步均衡发展。而对于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由于人口稀少且分散,缺水干旱,经济基础薄弱,更适合于率先发展人口较为集中和资源相对较易整合的省会城市,增强省会城市的实力,积攒资金和资源,再进一步带动全省其他城市的协同发展,这也是城市圈发展的基础。

数据只是寻找真相的工具,当前衡量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往往总喜欢拿GDP总量为参考标准,这实际上是一个欠全面的错误思维。首先,GDP作为工业时代的经济统计手段,在数字时代开始逐渐失效。传统GDP核算是用最后的结果数量减去开始的数量,然后得到一个增加值,就是社会创造的价值,这是一种粗放式的计算方式。其次,即便是用GDP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也不是看总量,而是要重点看人均GDP。从全世界范围看各国的GDP,2019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接近100万亿人民币(14.14万亿美元),居于世界第2位,但是我们的人均GDP在全世界居于第65位,也只是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大陆以外的台湾、香港和澳门的人均GDP都要比大陆高。所以,一定要意识到,我们的GDP数据目前确实不低,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且不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同时也不能妄自菲薄,悲观无为。

国内重庆GDP总量(2.36万亿)比杭州(1.54万亿)多一些,但是有3000多万人口,这个数量是杭州的3倍多,所以我们总感觉杭州整体更富裕。重庆作为一个直辖市,人均GDP水平处于第9位,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排名中相对较高。而作为中心城市进行比较,其GDP总量排名第5名,其人均GDP只占第94位。我们知道,河南省的经济总量这些年表现非常好,一直是排在全国第5名,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GDP总量竟然要排到全国的第17位,基本处于中下等水平,全省整个生活福利待遇还是很低的。全国GDP总量居于前五名的省份中,各省所拥有的“全国百强GDP城市”数目都很多,证明这些省份除了省会经济发展比较强劲外,其他很多地级城市发展也很好,比较均衡,后劲较足。GDP排在后边的大多省份(如云南、山西、黑龙江、新疆、吉林、甘肃等)只有省会城市能够进入全国GDP百强城市,而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的省会(首府)城市均不在百强城市之列。

看看中国中部地区的6个省会城市GDP总量和人均GDP的水平的情况。郑州市这些年经济增长快速,人口聚居速度也很快,2019年全年GDP超过万亿,在全国雄踞第15位。但是与武汉、长沙相比,近代以来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解放初仅相当一个县城,而那时的武汉已经是全国著名的大城市之一,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武汉,长沙与之类似。再从发展后劲来看,武汉是国家级的科技创新中心,是新技术聚集地,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今后各种新产业新技术有可能从此起步。而郑州的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相对滞后,欠账太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追赶上的。

GDP是一个具体的数据,它只是探究事实真相的工具,这个数据并不能反映出许多领域的内涵。而目前人们往往要把GDP的总量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评价一个研究对象的层次和水平,这个认识非常片面,必须加以纠正。全面评价一个城市的水平,可以有多种指标,例如综合经济力、经济状况、教育科研与医疗、交通完善与通达、城建水平等,需要综合全面地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总的来说,一个城市要求生活富裕,收入水平高,但同时经济竞争力、自然生态环境、教育科研水平、居民的综合素质等都是需要考察的指标。

可以组织学生对城市规模如何定位才科学、GDP作用、所在城市的地位、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大型的调研考察,每位同学可以得出自己所认同的结论,那么毕业后你会留在这个城市就业创业吗?为什么?

四、关于建筑物的造型、高度、特色和改善居住环境的科学辨析

2005年,中国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定义为高层建筑。目前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就是过分夸耀 “楼王”的存在和作用。很多地方官员把“高楼林立”作为一种政绩加以追求,促使了这种现象的扩散蔓延。由于过分追求城市高层大楼和住宅,各地纷纷出现不同形式的楼王,追求建筑外观的高、奇、怪、帅,如马桶建筑、大裤衩建筑、大元宝建筑、圆形钱币建筑等。另一方面追求楼层高度,如上海中心大厦高度632米(武汉在建的绿地中心高达636米,可能会成为中国第一高楼,这也成为江城人民的骄傲)。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已经有着23.5万栋高层住宅,是全球最多的。

实际上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就暴露出高层楼房不利于防疫的弊端。是高层住宅的建筑模式会加快各种疫情的扩散。中国大小城市和县城都是高层密集式居住为主,在进入室内的过程中,需要路过或接触很多公用设施,如公用电梯、过道、扶手、门把手、管道等,这些都是细菌病毒寄宿地。大型密闭式的楼宇中,中央空调系统可以很容易地把病毒和细菌通过通风管道迅速传播到各个房间去。因此过于密集的城市高层住宅楼一旦出现疫情时,不便于隔离,也不方便救治,且可能形成局部范围内更快的传染和扩散。二是高层住宅不利于宅家。疫情期间,大家都宅在家里面,高层住宅像一个鸟笼子一样,住在里边很不舒服,不接地气,出来透个气还得通过走廊和电梯才行。高层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都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人与人的交往。三是高层建筑的建筑成本比较高,电梯的交通成本远大于汽车公交的成本,垂直管线成本比水平管线费用高。楼层高增加很大危险性,高层住宅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之后,就会变得老旧,比如外墙破损剥落、管道老化,电梯故障,不仅会给住户造成不便,形成危险因素,而且不利于维修和养护,且成本会高出许多。如果发生火灾不能有效快速施救,目前我们国家救火车射程高度只有140米左右,而现在我们国家高楼建筑在300米以上的有很多。对于高层建筑,假如高空起火,救援起来非常麻烦,且效果很差。国家已经出台规定,从2021年起,100米以上的高层住宅将会受到限制,要匹配消防救援的能力。按照每层3米左右来计算,33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恐怕难以再得到批准。

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适合建设的用地比较少的实际情况,低层高密度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这既符合1平方千米1万人的城市规划的要求,也比较紧凑,居住起来也比较舒适。综合考虑容积率在1.5到2.0之间,4—6层,是最适合中国人居住的。如果长远考虑加装电梯的便利,可以考虑10—15层之间。北京大学某教授曾直言:高层住宅未来将沦为“贫民窟”,这个预言也许会成为现实。在城镇化进程中,对于建筑年代比较久远,各类设施落后,需要改造的老旧小区应该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加快进行更新建设,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当前郑州进行旧城区和旧小区改造中,对于原有的建筑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楼房进行更新改造,加装升降电梯,充实公共服务设施,就能够实现老旧小区住房的便利化、智能化,成为小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我们就读的大学校园环境和建筑有什么特色?有什么会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大学留给莘莘学子的回忆一定是有一定纪念意义的东西,不可能是近些年来建成的毫无特色的火柴盒型的庞大建筑物。郑州大学虽然建校时间不长,但是文科综合楼就是初期所有文科生魂牵梦绕的神圣殿堂,河南大学东中轴线的古色古香建筑群和大气磅礴的大礼堂成了中国大学文化遗产传承的标志性建筑。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轴线上有一个由清华大学设计的“智慧门”,其寓意深刻,每年的新生都要从此门进入而成为这所学校一个成员,毕业时又要从这个智慧门逆行而出走上社会,牢记学校老师的辛勤教育培养,对学生们的教育意义很大,都非常重视这个庄严的仪式,这个建筑恐怕会成为一个被广为流传的典型的建筑物。18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在工业化时期建立起来的各种建筑物形状丰富多彩,但却几乎没有超高超大的突出建筑物。但是这些保留下来上百年的建筑物都有自己的建筑背景和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一座建筑物就是一个博物馆,让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到过欧洲的人们都会说,到这样的街道上走一走,就像在历史中穿越。总之,代表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标志可以有多种,特色建筑物就是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代表。我们可以发现,能起代表作用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极具自身的特色,而非毫无特色和灵气的高楼。所以,建议同学们对学校的布局、建筑物、学校大门建筑规模等进行调研评价,大家可以畅谈,若干年后的追忆过程中,学校的什么建筑物会对你产生永志不忘的影响。

该教材通过近20年的使用,已经被广大读者认可和喜欢。实践证明,大学课堂教学中坚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

我们更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思想认识,把最新最科学的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具体的实践中运用知识去解决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向人民宣传党的环境保护政策,坚持环境治理,使我们的祖国天空更蓝,河水更清,山峦更绿。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绿水青山环境保护发展
环境保护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绿水青山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