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盘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与精准脱贫契合发展研究

2020-01-07彭建兵

中州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村寨流域精准

彭建兵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政治与历史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当前,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脱贫攻坚形势复杂严峻。……实现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时间特别紧迫,任务特别艰巨。”[1]贫困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南盘江流域位于珠江上游,地处滇黔桂石漠化区,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着贵州省望谟县、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云南省岘山县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市)。而南盘江流域地域文化特征明显,布依族、苗族、彝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保存良好。凭借绿色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南盘江流域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将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过程中获得。

一、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精准脱贫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与根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凝心聚力奔小康的精神内核,是提振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有力措施。地处滇黔桂石漠化区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南盘江流域,可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精准脱贫、同步小康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以实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相融共生发展。

(一)可以深刻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对于精准脱贫的贡献作用

南盘江流域蕴含丰富的布依族、苗族、壮族、彝族、回族等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勤劳朴实、开拓进取、向往小康的南盘江流域各族人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实干加苦干的奋进精神,努力走出一条实现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经持续多年的努力拼搏,南盘江流域脱贫攻坚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任务仍然艰巨,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南盘江流域地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市)与深度贫困乡镇、村寨较多,贫困人口众多。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精准扶贫中的扶志、扶智因素相结合,客观上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从而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创造条件。

费孝通先生认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2]“乡土”即故园、家园,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令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乡土社会的基本形制是村落,即通常所说的‘家园’,它成为最为重要的乡土景观。”[3]乡土与家园确实令人难以忘怀。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优秀传统文化已消逝于历史的烟云中,但可用艺术的、复古的手段介入其中,使之恢复从前所具有的生机与魅力,从而创造出可以令人们怀旧情愫得以抒发的心灵天堂——美丽乡村。中国的乡村是蕴含中国文化之根的宝地,是人类社会再次寻找到新的发展模式的、一块包含农业文明智慧的生态之地。[4]但美丽乡村建设,目前面临一些困难或者问题。如何改造、如何发展,以及与人民增收、精准脱贫相结合的问题值得思考。美丽乡村之“美”,不仅在于它能使人们获得心理层面的美感,还在于能使人们获得居游于此的安逸。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物质条件的改善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手段的充分介入,从生活质量的层面,反映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社会事实。贵州省兴义市南龙布依古寨、云南省罗平县腊者布依寨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以艺术的形式改造布依族干栏式建筑等传统民居,达到了以艺术形式创造美丽乡村的目的。以上民族村寨大多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或“中国传统村落”,以民族艺术文化修复、改造的方式,打造出一处处心灵净土,从而为旅游精准扶贫村寨的建设提供了样板。

(二)可以将精准脱贫与民族生态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融合

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是绿色发展的基本保证。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讲发展、求发展,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融共生的必然选择。中国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以有力的政策、措施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即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凝练出来的、生态文化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辅相成关系的全新观点。生态意义上的环境,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又包括在此基础上衍生的自然文化环境,如传统村落文化环境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自信,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点。南盘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云南省曲靖市辖3区6县,其中2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文山州辖1市7县,均系国家级贫困县;贵州省黔西南州辖1市7县,其中7个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辖1市10县,均为贫困县,其中9个为国家级特困县、2个为自治区贫困县。即便如此,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利益。南盘江流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建设,可以与绿色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生态园区或者民族特色村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盘江流域具有浓郁特色的布依族、苗族、壮族、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留住乡愁、乡情的重要场所。贞丰县纳孔布依族古寨、兴仁市鲤鱼坝苗族村寨、册亨县大寨村、望谟甘莱村等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或“中国传统村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大有可为。布依族八音坐唱、彝族阿妹戚托、苗族生态民歌、壮族歌圩文化等一大批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泛存在于南盘江流域广大民族山寨中。苗族“八月八”、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和彝族火把节等民族节庆文化已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对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从产业扶贫的角度,精准脱贫可与南盘江区域经济协同联动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精准脱贫,只有目标精准、任务精准,才能保证成效精准,以实现点面结合的全面脱贫。要想农村贫困人口早日脱贫,产业开发是一条好路子。

(一)区域经济协作是南盘江流域产业扶贫的理想选择

产业开发一直以来是贫困村寨发展的瓶颈。产业扶贫是村寨精准脱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产业扶贫有两种具体模式,即分别由政府、企业主导的产业扶贫模式。[5]无论釆取何种产业扶贫模式,均应能使贫困村寨获得自我发展方面的“造血”功能,以达到增强脱贫攻坚实力,实现家乡美、百姓富的理想目的。产业扶贫项目的选择可以根据村寨实际情况来确定,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为直接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切勿盲目跟风。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南盘江流域区域经济协作发展准备了理论基础。南盘江流域一衣带水的袍泽关系,把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地区的联动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根据民族地区的生态优势和在全国的生态地位,以稀缺的生态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商业模式为载体、以社会资本为驱动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使生态经济成为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来源。”[6]南盘江流域脱贫攻坚的发展道路,可以选择绿色、可持续的生态扶贫发展之路。“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还积极推动山区沼气池和能源滋养水源建设,恢复森林和植被,并探索出了一套‘沼泽—庄稼—饲养’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循环方式,从而成功实现了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7]地区内部的生态扶贫模式同样适用于区域之间。区域间在生态保护、经济联动、文化协同等多方面的合作,将为南盘江流域有关地区共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南盘江流域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协作,整合发展合力,将为区域精准脱贫提供新型动力支撑。

(二)区域联盟发展是南盘江流域旅游产业扶贫的可行路径

在城镇旅游发展蒸蒸日上的同时,对美好田园生活的怀恋与向往使乡村旅游在新时代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从而为乡村振兴创造了条件。乡村振兴是与乡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向好联系在一起,也深刻影响着乡村的可持续生计。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发展思路。“发展乡村旅游,要充分挖掘本土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把乡村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8]乡村旅游影响着农村可持续生计的变化与发展,于南盘江流域民族地区贫困乡村而言,就是通过对其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的开发,以实现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有的民族村寨文化古迹遗产较多,就可以走旅游精准扶贫之路,以乡村旅游为载体,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南盘江流域喀斯特地貌的典型性、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多元性、自然世界的生物多样性等良好条件是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区域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将使多方共赢。乡村旅游是与全域旅游密切联系的。南盘江流域由于适宜山地旅游发展的生态文化背景,在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可以充分协调。从经济层面看全域旅游更加强调“旅游+”功能,使旅游产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为区域发展提供产业支撑,实现产业提质增效。[9]南盘江流域民族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可以走联盟发展的道路,以实现滇黔桂结合部在全域旅游、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等方面的联合开发、联动发展,以形成有影响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通过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产业集聚效应,能够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增加区域经济总量,促进社会就业和社会公平,提升地方知名度、影响度和美誉度,促进文化发展与繁荣,改善生态环境。”[10]为促进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区域经济社会的联动发展,可以由三省区有关部门协调,以旅游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为主体,充分发挥村寨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主体性作用,用心打造三省区民族村寨乡村体验游精品线路,以实现文化事业与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的共同目标。

(三)区域优势产业是南盘江流域产业扶贫的重点方向

南盘江流域众多村寨虽然具有一定民族文化特色,但并不怎么突出,就不能依靠旅游产业推进脱贫攻坚而实现同步小康,应在充分分析乡村情况及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或民族轻工产业等优势产业。南盘江流域诸多少数民族村寨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应选择这样的致富路径,建立规模效益的农林牧业特色产业基地,形成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体系。可以“结合国家实施‘一村一品’帮扶计划,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的农业基地。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化政策为收益,使贫困户尽快享受到政策导致的发展成就”[11]。产业的选择及产业体系的形成,要选择适合村情且能持久发力的产业经济,在实际上能为当地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发挥重要作用。

“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终还是需要建立可持续的产业体系来保障,这样脱贫和减贫才具有可持续性。”[12]南盘江流域少数民族村寨的产业脱贫,应首先开展理性分析,釆取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的可行性路径予以推进。在传统种养业产业的发展上,接受新型科学技术,整合资源与力量,适当扩大规模,以农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形态及公司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主动接轨,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仓更生态板栗、南盘江镇一带布依古法制糖、黄草坝铁皮石斛及晴隆县、兴仁市一带薏仁米,兴义市及普安县、晴隆县、望谟县种茶业,册亨县、望谟县、兴义市一带野生茶籽油,贞丰县顶坛花椒;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生态菜籽油与黄山羊,富源县大河乌猪、魔芋,陆良县滇陆猪,师宗县薏仁米及黑尔糯米,会泽县火红黑山羊及大洋芋,马龙县苹果,宣威市板栗,沾益县黄山羊、当归;文山州三七,丘北县辣椒,富宁县八角,砚山县小粒花生、马关县板栗、西畴县山地乌骨鸡、广南县黄牛,麻栗坡县小粒咖啡;云南省昆明市圭山山羊,禄劝县撒坝猪。红河州蒙自市石榴、弥勒市葡萄。玉溪市华宁柑橘、元江鲤;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杧果,凌云县白毫茶、牛心李,西林县水牛、麻鸭,靖西市大麻鸭、香糯,田东县七里香猪、丁香鸡,德保县山楂、矮马,隆林县黄牛、板栗,平果县火龙果,田林县罗汉果、者化火鸡,那坡县糖梨、红茶,右江区鹅、山茶油,田阳县香芒、土狗,乐业县猕猴桃、野生刺梨,等等。这些都是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农林牧渔业经济方面品牌,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可与适当的升级模式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助力精准脱贫战略目标的实现。

在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实践道路上,可以切实增收、实现脱贫、防止返贫、同步小康为目标,落实开发式扶贫要求,扎实做好产业精准扶贫工作。近年,云南省禄劝县积极探索精准扶贫,脫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坚持产业驱动,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标准,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扶贫模式,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5个,免费发放可以种植12000亩的核桃苗、600亩的黄金梨苗、1967亩的魔芋苗;发放种猪350头、种牛140头、种羊1538只,扶持农户种中药材重楼50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13]但是,在产业发展道路的选择上,不要一窝蜂地搞同质化建设,结果会浪费资源,不但目标无法实现,反而适得其反,挫伤人民群众精准脱贫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三、从文化迁移的角度,精准脱贫可与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的文化搬迁密切联系起来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战略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及有效路径,发挥着积极作用。“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新一轮脱贫攻坚工程的超常规举措,是消除绝对贫困人口最为直接有效的扶贫开发方式。”[14]恶劣的地理环境对贫困的发生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特殊的生态贫困。“典型的空间区位决定了特殊的生态环境,而特殊的生态环境又直接制约着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特殊的生态贫困。”[15]挪穷窝,拔穷根,把贫困村寨、贫困群众迁移到发展条件比较好、能有效脱贫致富的地方,使之摆脱制约其发展而致贫的恶劣生态环境及生存条件。各贫困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易地扶贫搬迁具体地点,有的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进行统筹规划,收到良好效果。以贵州省黔西南州为例,晴隆三宝彝族乡整体搬迁,阿妹戚托特色小镇已经建成。普安县茶源小镇、安龙县中国蘑菇特色小镇,兴仁市薏品田园生态小镇、贞丰县三岔河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册亨县纳福手绣小镇、望谟县蔗香槟湖康养小镇、兴义市乌沙黔龙古镇、义龙新区鲁屯古镇等融合贫困人口易地搬迁的特色小城镇正加紧建设。南盘江流域诸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稳步推进,但还存在许多现实困难与问题。该地区为布依族,苗族,壮族,彝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少数民族村寨。这些地方也是深度贫困地区,对深度贫困乡村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系统而重点的工程。文化建设很重要,深度贫困地区乡镇、村寨的整体搬迁应当包括文化搬迁。

(一)易地扶贫搬迁之前,做好文化普查工作

搬迁不但是简单地挪穷窝,而是要带走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留住人们心灵净土的主要元素。首先,由县级有关单位具体要求,对文化普查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制定调查制度,配备专门人员,加强业务培训,为易地扶贫搬迁地有组织、有计划的文化搬迁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其次,由乡镇干部会同村组干部对反映当地风土民情的民族文化实地踏勘,以召开群众大会、走访调查等形式,多与人民群众协商,逐步解决有关民族文化实物的迁移问题。在此过程中,县乡村组各级干部按照民族文化调查要求,对有关实体进行全面的历史追溯、多媒体数据输录,保持其存在的真实性及历史的连续性,从而为永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条件。最后,将民族文化普查有关资料、影像、数据等材料汇总,交文化、档案等部门妥善保管,以留存历史记忆。

(二)易地扶贫搬迁时,保护好民族文化迁移载体

易地扶贫搬迁是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脱离原来自然与人文环境的迁移,其中包括民族文化的转移。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人口文化形式上的迁移,对于民族凝聚力的稳固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促使搬迁贫困人口保质保量搬迁,尽快尽早脱贫,对于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6]可以对民族村寨整体搬迁,使之维持历史发展过程上的延续性。可以将民族村寨中的少数民族居民搬迁到民族成分相同的村寨。搬迁群众与迁入地百姓由于文化上的认同,利于民族文化相融共生。近年,兴义市万峰湖畔的布依村寨人民搬迁到了万峰林街道办事处等布依村寨中,安龙县岜皓布依族移民到了新桥镇等地,形成移民社区,使之逐渐融入当地布依族聚落社会之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有其特定的生态环境。它们一旦脱离原生文化环境,虽然存续一定时间,但是会无形削弱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因而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会出现文化变迁的状况。因此,消除文化搬迁中的不利因素,就要保存其文化存在的完整性及文化发展与新生环境之间的相融性。

(三)易地扶贫搬迁后,持续维护好民族文化典型元素

民族文化典型元素以实体或符号的形式呈现,这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要素。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服饰文化、民族歌舞等文化形态的维持,对于迁移民族保存自身文化特色具有积极作用。“这些民族文化从村落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具体、生动、鲜活地表现着,被村落世世代代的人们传承延续。”[17]易地扶贫搬迁之后,民族特色元素即村落民间文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独特性,将为民族认同的进一步增强及新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文化贡献。但也有可能由于过度自我封闭而陷入孤立的状态,使之难以融入迁移之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是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融洽的。被搬迁的民族村寨或贫困人口在维持自身民族文化特色,以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同时,充分开展与迁移地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客观上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和睦共处,共创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村寨流域精准
压油沟小流域
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演变趋势、治理历程及成效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锅巴粥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