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褶皱现象在现场勘查与分析中的运用

2020-01-07刘晓明

关键词:褶皱床单死者

刘晓明

(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上海 201100)

褶皱,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客观存在与现象,它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记录、展示了特定的力的形态以及形成过程和形成原理。小到床单表面上的不平整,大到江河湖海的波涛;微观至一缕烟雾飘移的轨迹,宏观到地球板块的运动,无一不是褶皱原理的体现。

通过近三十年的工作实践提炼和总结,笔者将褶皱现象有机地运用于刑事科学技术领域中的现场勘查及现场分析之中,尤其对于特定案件的定性、案件发展的依据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或重要的辅助作用。现将有关褶皱原理在实践领域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形成原理列举出来。

1 褶皱结构的立体性

褶皱是一种特定的现象,但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现象,它是由特定的力所形成的一系列变化凝结,它是立体的。在现场勘查过程中,研究现场上的褶皱时切勿忽略这一点,它不仅是褶皱间关联性的表现,而且是对现场分析的强化。

以人睡觉时所盖的被子为例,被子所产生的褶皱会与睡觉人在盖被子时的具体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在盖被子的过程中,不仅会在被子的外侧面上形成力的褶皱形态,同时也会在被子的内侧面上、在相应的床单表面、在枕头和枕巾表面及在睡觉人所穿着的衣服和裤子上形成褶皱形态。

褶皱现象不仅是一种对行为的记录,而且对于相关客体形态的形成是由当事人自己所为还是来自于他人所为这方面,褶皱无疑是一个特别关键的甄别手段。

一个独居老人死亡的现场,死者盖着棉被合衣躺倒在床上,在其面部压有一个枕头,人已经呈现腐败状态……其中,压在死者头面部的枕头一度对刑事技术人员造成了困扰:自杀?他杀?意外?形成原理?

经对现场研究后发现,死者系生前合衣盖被半靠在床头,后体衰死亡。现场上死者所盖被子、床单、衣服、长长的胡须等所呈现的褶皱证实了这一点,压在头面部的枕头原来靠放在脑后,是人死亡身体自然下滑的过程中翻倒在死者头面上的。

无论在真实案件的现场上或伪装案件的现场上,还是在伪造案件的现场上,刑事技术人员都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褶皱现象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联性这些可供甄别的重要资源。

2 褶皱的客体变异性

对于褶皱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是实现有效解读和发现的前提及基础。

同样的行为产生的褶皱形态是类似的,这是一般意义上对褶皱现象的理解,但在现实的生活与工作实践中,形成褶皱的力可以有类同的地方,而形成褶皱的物质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如以纺织品为例,根据丝织品种的采用原料、加工工艺、质地、外观形态等,就有纱、罗、绫、绢、锦、缎、呢、绒、绸等等,而且其厚薄、质地、组织结构等都不尽相同,在特定力的作用下不同材质的客体对褶皱的形成、保持、变化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再比如,同样是梭织布,棉布与丝绸在形成褶皱后,采用挂吊的方式进行实验比较,其中棉布的褶皱在稳定性上明显要比丝绸好。

了解这点,更有利于在临场工作中对立体性思维(详见《立体视角下的现场勘查理念》一书)的运用。即,当看到不同物质时,便会产生出对它们特性的区别意识。在实践中,正确而及时产生的意识,是走向成功的重要“路牌”。

一身着陈旧衣裤上吊的人,刑事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查中发现,其衣裤的材质对于褶皱的形成和维持应该是很稳定的,但在死者的衣裤上却没有明显的生活痕迹,深入勘查中发现死者所穿的是一套刚清洗并且熨烫过的衣裤,原本存在的褶皱在清洗及熨烫的过程中已经基本消失……以干净整洁的衣着来代替“新衣服”,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死者生前主观上对于自杀行为的准备。

3 褶皱的气候特性

有这样一个趣事。严冬,一驻扎北方地区部队的战士,在整理刚拆洗过的床单时,发现在床单的中间部位齐刷刷地出现几个并排的裂口。后经了解得知,他将湿床单在室外晾晒时因位置的局限,床单的中间位置有几个褶皱无法拉直,后其他战士在收床单时看到了这个现象,并好心想将其床单拉直,结果用力过大,将正处于冻结中的床单在褶皱处生生地折断了……

其实,这些现象并不鲜见,如冬天泥土冻结,受到外力时呈断裂状;夏季则是在外力作用下呈弧形弯曲和隆起。褶皱的这些特性可以在工作实践中帮助刑事技术人员对相关案件发生时所处的季节、所处的局部环境上的认识。

或许,局部环境更容易理解,如夏季的常规环境与正常使用中的冷库内环境之区别;季节上的不同会有较为漫长的过程,不容易让人有区别上的意识产生,但以我国为例,严冬时节的北方与同样季节的海南等地区,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亚于上述的局部环境之差。

4 褶皱的条件差异性

对衣服上一个局部位置施以慢性柔力的作用,这个力对相应局部的影响力大,而对相应面上的影响力小;而快速的作用力则可能同时造成相应面上的明显变化。

如何理解上述叙述中的含意,如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当一辆高铁靠站时,从你面前缓缓驶过,你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而同样的列车,与你保持与前相同的距离,当从你面前高速驶过,则会感受到强大的向内的作用力……

以盖被子为例,慢慢将被子为他人盖上,力的作用不会产生大的连带性,而以作用点为源点并将这种作用力扩散至所需要的范围,褶皱是其表现形式;而猛然将被子为他人盖上则不同:

(1)产生出涉及面较大的连带力。因为有一些部位产生的变化是间接来自用力点的作用,是一种惯性力所产生的力所为。这里所谓的用力点是指盖被子时手所抓握及发力的具体部位。

(2)产生的连带力更具有限。用力点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寸劲儿”,导致原本可能产生的一些连带力因用力点的断裂脱离而中止。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唯一相同的一点就是,它们的表现形式都是由褶皱所体现。而了解了褶皱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形式,也就为刑事技术人员的临场思维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通道。

5 褶皱间的关联性

拖动一个人的双腿,该人的上身衣服形成的褶皱主要是反应纵向作用力的情况,而裤子形成的褶皱则反应出前后纵向与上下垂直这两方面作用力的情况。

其中,衣服上所反映出纵向作用力情况,包含了力的方向、速度、地面条件等因素。

而死者裤子上的褶皱除了存在上述现象外,还有一个上下垂直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对于反应移尸人员个体特性具有特别的意义。根据地面摩擦力的大小及变化,在相类同的条件下,移尸人的身材越高、力量越大,则着地部位越少,反之则着地部位增多。这是一般性的规律,实践中常有变异的状态出现:如高个子力量小、矮个子力量大、为隐蔽性而刻意压低身形等等情况。

一位在河边垂钓的男子被杀害,现场勘查中,刑事技术人员通过对尸体衣物上褶皱的分析解读发现死者有被移尸的迹象,而且还发现了与现场地面所不同的物质附着,经对现场周边进行搜寻,及时发现了作案的第一现场,且准确地通过对身体各处褶皱及其相互间的关联性研究,得出了作案人数、作案人身高、力量大小等方面的分析意见,并在破案后一一得到了印证。

这种分析不仅仅是对作案人个体特点的刻画,为侦查工作提供了条件,而且也会在将要到来的整个诉讼过程中成为客观有效的法庭证据。

6 褶皱的维持及回溯性

这方面的褶皱特性多用于已经腐败了的尸体衣着变化。

随着尸体的腐败,身上及至于身体周边的衣物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有的部位褶皱会变小甚至消失,而有的部位褶皱会加深加大。正确理解这些则有助于刑事技术人员还原出褶皱的相对原始形态,可以提高勘查和分析的质量与准确性。导致褶皱变化的因素:

(1)尸体在渐渐膨涨至巨人状过程中,作用力可以使得原本较大的褶皱变小乃至暂时消褪,如穿着于死者身上的衣服和裤子,同时也可以导致与死者有关联部位物质的褶皱生成,如靠近死者的被子、同样可形成褶皱现象的其他物质。

(2)尸体在逐渐由腐败等因素导致的萎缩过程中可以使原本存在的褶皱深化或者成不规则性的关联变化。

试想,在一个充足气体的气球表面覆盖上棉布,其棉布表面的褶皱,会因在气球的气体不断泄漏,而有所变化。所谓产生出不规则的关联性变化,这是受制于人体而产生的变化。如人体不同部位组织的厚薄、骨骼的粗细、体型的结构、有否物品携带、人体原始姿态、环境对人体姿态的作用和影响等。

即便是一具已呈白骨化的尸体,只要没有其他外力的变动和破坏,依然可以通过褶皱分析出相对原始的状态来,因为褶皱的变化是建立在原始构成之上的,这就是褶皱的维持性。认识到这些,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高,才能在临场工作中准确地“还原”回溯出褶皱在尸体腐败发生前的相对原始姿态,将已经变化破坏的资源变为可用的资源。相关的理论只是一种入口引导,而立体思维是促使对各种变通存在形成心理预备的提示。

7 褶皱中的“存储”性

拖动一个躺在地面上的人,在他的衣服和裤子上会形成褶皱,如果不去变换拖动的方式和方向,则褶皱始终只有一个面与地面摩擦并粘附上地面的物质,而另一个褶皱面呈空白状态,只有在变换拖动方式后,褶皱的形态可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先前的拖手,现在改为拖脚了,褶皱的空白面上又会粘附上新地点、即变换拖动方式的地点所有的物质。所以对褶皱不同面的细致观察和研究,有时会有重要的发现,以抛尸案为例,褶皱中粘附的物质可以对尸体的来龙去脉提供证据。

一工厂被盗大量钢制零配件,其中一麻袋配件在工厂的后墙外被发现,刑事技术人员在麻袋被拖动时产生的褶皱中发现了十几枚片状的铜屑,经了解,这样的碎铜屑只能在生产车间的生产线上出现……不仅很快破获了这起内外结合的盗窃案件,还洗清了其他相关人员的嫌疑。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褶皱附着物都能够靠目光进行分辨,常常需要使用相关仪器的检测来探寻物质的组合。其实,即使是用肉眼可以分辨的物质,那也是对物质一般意义上的临时认识,而要真正成为法庭所认可的证据,依然离不开科学仪器和科学检测方法手段的介入。

8 褶皱的写意性

穿着宽松的裤子坐在有一定面积的客体上,可以通过褶皱所形成的压痕分析出裤子的松紧。结合压力实体面的形态与褶皱之间的关联性,还可以分析出当事人的体型胖瘦等信息。褶皱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有着另一层面上的意义。

某部队发生一起士兵高坠的案件,刑事技术人员到达时,人已经送往医院抢救。

通过勘查中对楼顶现场多处太阳能玻璃面板上发现的褶皱纹研究分析发现,当时在楼顶上只有一个人,为一个体型中等偏瘦身高约180 cm的人,穿的是一条新的外裤,裤子的宽松度符合军队配发的制式军裤……及时确定了意外坠楼的案件性质及原因。

上述只是一起典型的案件。在生活中,人们衣着的款式可谓五花八门,既有全新的衣服,也有故意做旧的新衣服,既有容易磨损的衣服,也有耐穿结实的衣服……只有变通的认识才能发现万变不离其宗的褶皱现象及其原理。

9 褶皱的暗示性

不是所有的现场都能得以长久的保留,所以,对于现场的复勘研究和会诊工作经常是在案头进行,现场照片固然比不上实地的勘查直观、有立体的感觉,但照片对于案件现场的固定也有着其特殊的方面,那就是对现场的瞬间定格。在这当中,对于痕迹现象来讲不仅是固定,也是对其特定时空条件的记录,而这种记录里面带有着相关痕迹现象的暗示,比如水的波纹也是褶皱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水波褶皱的暗示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现象。所谓暗示,犹如话中之话,解读它离不开立体思维的意识。

一起人员坠河后死亡的案件,技术人员为弄清案件发生时现场处河水流动的方向产生出不同的意见。因为,该河的河水因季节的变化,每天都会因涨潮、落潮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的流向。案件发生时恰逢雨天,后来,根据雨滴在河水中形成的水波褶皱现象解决了问题。

以生活中的现象为例:一块石头由上往下相对垂直的抛入河水中,以石头坠入水面处为中心会向四周产生出波纹,这时,顺流的一侧波纹间距会因水流的因素而变宽、变疏;逆流一侧的波纹间隔变紧、变密;中心两侧的波纹弓形会顺流拉长。如果中心四周的水波褶皱相对一致,则说明河水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水流的速度会影响上述褶皱现象的变化程度、维持程度。

在相对原始的现场上,褶皱及其之间的关联性可以有效地帮助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由点及面地认识客观现象,如作案时当事人双方的姿态、行为、过程……;也可以由面及点地研究客观存在的个体特殊性,如当事人的个体情况——高矮胖瘦、职业范畴等等。切实掌握关于褶皱现象的知识,并在实践中科学地运用它,是刑事技术人员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事半功倍的重要途径之一。

10 结语

在工作实践中,切实掌握关于褶皱的知识,固然是实现事半功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变通的理解和认识褶皱的客观性,才能发现万变不离其宗的褶皱现象及其原理,以及它在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中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褶皱床单死者
多久换一次床单最好?
哎呀,别升啦
ORGANIZED GIVING
动漫人物衣服褶皱的画法(1)
一点褶皱
褶皱的优雅
醒来就想吃的床单
走近“死者之脸”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梦幻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