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0-01-06邱晗

人物画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

邱晗

摘 要:《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是三年制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必修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根据高职学院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不断探究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食品安全这样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食品安全与质量;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是高职学院学生三年制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核心课程。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对最终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对学生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生活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引起重视,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是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记忆为主。目前,《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课程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难以将所学知识落实于工作和生活,教学效果不明显,未能满足国家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程,达到教师和学校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国家对这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如何创新教学模式现在已成为该课程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本文就《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课程改革的思考展开论述。

一、明确课程在此专业中开展的重要作用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是以食品检验与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为主要的学习方向。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关注温饱问题,更加追求食品的安全与质量,可见国家对食品检测与质量安全控制的高技能人才需求量比较大。为了能够培养此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将该课程划分为四个核心教学模块:食品理化检验类课程模块、食品微生物检验类课程模块、食品仪器分析类课程模块、食品质量管理与食品安全类课程模块,分别培养学生的食品理化检验技能、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食品仪器分析技能、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技能,提高学生生产性实习、综合技能训练技能鉴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专业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和工作的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在事业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见,《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对该专业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要对该课程引起重视,注重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技能。

二、明确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师要根据该课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为每一节课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技能目标、知识目标、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要恰到好处,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分配均匀,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接受,能够使学生学习基本的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与质量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学生通过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学习,应该具备食品的安全控制和质量监管的能力、自觉执行与食品这样安全有关法律专业素养、自主获取实施食品质量相关规定与标准的能力、敢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本课程对中的教学目标。

三、总结教学经验,挖掘课程教改特色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课程改革,是根据食品质量安全与管理工作岗位对员工工作能力的需求,将现在学习与学生未来工作解密相连,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顺利的找到一个工作,提高学生未来的竞争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灌输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不断的训练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食品营养与检测的专业核心素养。

根据教学经验总结,《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课程的教改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一)根据岗位需求,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国家经济发展迅速,“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必须了解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岗位人才需求的发展方向,打破传统的一味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和知识的灵活运用,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适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相关的岗位进行实习,让学生了解目前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使学生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该课程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永远是教学体系的主体。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逐渐抹杀学生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质量较低。学生的所学的专业知识最终都要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高职学生毕业在即,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只负责为学生设置课堂任务,做到“多看少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和操作,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用社会。

(三)改变教学评价体系,采用综合考核方案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要具有综合性。学生的综合成绩主要由五部分构成:报告及案例练习占40%,综合理论考试占35%,课堂提问占10%,课堂练习占10%,学习态度及考勤占5%,学生可以根据教师考核方案中每一项成绩所占的比例,了解《食品安全与質量管理》课程的注重点,并朝那个方向迈进。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四、加强学校教学资源的建设

(一)组建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团队

任何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都需要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团队作为支撑。常言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团队力量能够将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办事效率。建议在组建课程教学团队时,成员之间教学阶梯安排合理,专业互补性较强,能够满足课程教学的基本需求。

(二)結合教育特色,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课程材料也不是万能的,教师在重组课程教学内容时,

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需求,适当增减教材内容,在基本知识学习之余,尽可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就目前我们选用的张晓燕主编的《食品卫生与质量管理》教材而言,其知识体系框架完整,内容编写非常严密,极具高职教育特色,并且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规律,同时,教材还附加拓展资料,能够满足学生对食品安全学习的需求。但是教材的内容有限,联系实际较少,教师团队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不脱离教材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进行重构,划分为各个学习模块,尽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丰富课程教学素材

为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丰富教学资源。推荐与课程相关的各种技术资料书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热情。除此之外,对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与该课程相关的网站,可供学生自主查询资料,提高专业素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越来越注重对食品安全的检测,该专业具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课程教学紧跟社会发展,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模式也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满足国家对食品安全专业的人才需求,保证人们的食品安全,从而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庆华,任务引领教学模式在《食品质量管理》课程中的教学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2008(20):196~197.

[2]陈 萍、文连奎、张艳荣.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7):126~127.

[3]巴福平、石红霞、叶楠.谈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改革[J],食事求是,2004:60~62.

[4]白艳红、赵电波。“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探索[J].中国轻工业教育,2006(4):58~60

[5]陈龙,陈亚蓝,姜兴旭,朱静,刘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思政改革途径探究[J].农产品加工,2020(10):95-97.

[6]沈冰,马婷婷,李扬.新形势下高职食品类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与实践路径初探——以“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课程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6):131-134.

[7]包海泉,董俊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安全性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9(06):253+255.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