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班主任师德师风建设,助推高校 “三全育人”工作
2020-01-06王洁冰
摘 要:高校班主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力量,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角色,是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引路人,是助推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关键。但是,班主任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普遍存在“育人意识淡薄”、“业务能力不精”、“仁爱之心不足”和“对班主任的监督不到位”四个问题。可以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育人使命”,“夯实业务基础、强化业务能力”,“胸怀仁爱之心、践行育人初心”,“健全监督机制、守住师德底线”四个方面加强班主任的师德师风建设,助推高校“三全育人”工作。
关键词:班主任;师德师风;育人;仁爱之心
高校是实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重要场所。高校班主任作为大学教育管理者的主体之一,是班集体的第一责任人,是落实高校各项任务最后一公里的坚强保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4)提到:“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班主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力量,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角色,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1]高校班主任既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践行者,也是班级教育的管理者。班主任的工作涉及到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的方方面面,是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引路人,是助推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关键。
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中违反社会道德和教师道德的事件屡见不鲜,师德师风建设迫在眉睫。班主任队伍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员,难以独善其身。班主任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班主任育人意识淡薄。班主任尚未在思想上、行动上担负起“班集体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对学生、班级只停留在管理、服务层面,却忘记了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过分依赖班干部,很少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育人成效不言而喻。[2]
第二,班主任业务能力不精。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人离不开“十大育人”体系,离不开“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班主任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成为学生的指路人和引路人。如果班主任不熟悉“十大育人”体系,不熟悉各育人体系的业务能力,如何教育引导学生在“十大育人”体系成长成才成人。大部分班主任是专任教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律、技能、技巧等较为欠缺,也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
第三,班主任仁爱之心不足。教师有别于其他职业,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工作。如果仅仅把教师看待成普通职业,每天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那往往会忽略教师工作立德树人的本质。现如今,班主任的工作越来越繁重,班主任疲于处理班级事务、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容易产生懈怠心理,随意应付繁杂的班级事务,忽略了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八大育人”对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影响。出现此种情况,表面上是工作繁忙,实质上是班主任仁爱之心不足。假设学生是自己的孩子,即使再忙再累,班主任也不会缺位学生成长的某一刻。当然,班主任没办法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对待,但是,学生能感受到班主任的仁爱之心,他们也渴望班主任的真心。班主任的仁爱之心还有待提高。
第四,高校和学生对班主任的监督不到位。绝大部分高校均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条例或细则,在实施上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班主任育人意识淡薄、业务能力不精的问题。学校历来重视班主任的工作,但是,班主任是在做育人工作,班主任评价体系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较难进行量化评价。班级事务繁杂,学校无法对班主任的行为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同时,一方面,学生对班主任有天然的好感,即使很少接触到班主任,也会给予班主任正面的评价。另一方面,学生想要自由,不想班主任管太多事。
针对班主任队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育人使命”,“夯实业务基础、强化业务能力”,“胸怀仁爱之心、践行育人初心”,“健全监督机制、守住师德底线”四个方面加强班主任的师德师风建设,助推高校“三全育人”工作。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育人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和班主任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養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育人使命,筑牢师德师风。
第二,夯实业务基础、强化业务能力。
班主任是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一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需要练就过硬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本领,成为“十大育人”体系的通才。如果没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和过硬的业务能力,班主任是很难处理好繁杂的班级管理事务的,更难以将育人理念贯穿班级管理的全过程。学校应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对班主任思想道德、业务水平等培训,要让班主任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学生真正的指路人和引路人。同时,班主任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夯实业务基础、强化业务能力,牢记育人使命,强化育人成果。[3]
第三,胸怀仁爱之心、践行育人初心。
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谈到:“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班主任要胸怀仁爱之心、践行育人初心,呵护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用真心换真情,做到为学生解难题、办实事、真育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第四,健全监督机制、守住师德底线。
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逐步健全班主任队伍的监督机制,守住师德底线。学校要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的监督的作用,畅通学生检举渠道,让学生成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推动者,让高校的师德师风更清更正。
参考文献:
[1]于德刚、孙智妍、公茂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班主任的育人角色分析[J].大连: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23.
[2]李月晴.班主任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和方法探讨[J].武汉:文学教育,2020,161.
[3]陈静.如何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西藏:教育现代化杂志,2020,7(26),122-124.
作者简介:
王洁冰(1991年6月—),男,汉族,广东揭阳,硕士研究生,助教,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