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影响
2020-01-06庄娅萍
庄娅萍
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这一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患进行护理所产生的作用。方法:收录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患资料共124人,根据病患所接受的临床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一组和二组,一组病患所接受的临床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二组病患则接受综合护理这一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病患诊治之后病情的改善程度以及病患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病患在接受诊治之后病情均得到了改善,二组病患病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一组病患,二组病患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高于一组病患,p<0.05,本次研究具有意义。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诊治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这一手段对病患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身体质量,对于病患的病情改善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
关键词:综合护理;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诊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0-173-01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病患在发病之后,呼吸功能会由于病情的原因受到限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初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病情逐渐加重之后,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致死率较高的疾病。由于这一疾病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大部分的病患对于疾病无法产生重视。目前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上通常采用的诊治方式为药物诊治,通过药物对病患病情进行控制,由于疾病认知的缺失,大部分的病患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未产生明确认知,在诊治过程中,无法配合医生的诊治工作。本次研究将以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24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诊治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这一方式所产生的作用。
1资料与方式
1.1病患资料
本次研究收录从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患资料共124人,根据病患所接受的临床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一组和二组,一组病患所接受的临床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二组病患则接受综合护理这一护理方式。一组病患之中,性别为男性的病患人数为42人,性别为女性的病患人数为20人,病患的年龄范围为49-62岁,病患年龄平均数值为(51.2±4.3)岁,病患的患病时长范围为1-10年,患病时长平均数值为(4.4±3.2)年。二组病患之中,性别为男性的病患人数为41人,性别为女性的病患人数为21人,病患的年龄范围为50-63岁,病患年龄平均数值为(52.1±3.9)岁,病患的患病时长范围为2-9年,患病时长平均数值为(4.1±3.2)年。
1.2纳入标准
1.2.1病患入院接受诊治之后,临床诊断结果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结果。
1.2.2病患自身并不存在严重的认知能力障碍
1.2.3病患自身并不存在严重性的器官性质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疾病。
1.2.4研究人员将此次研究的内容向病患以及病患家属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方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并签订知情书。
1.2.5研究人员将此次研究上报给医院内部伦理委员会后得到了相关的履行批准。
1.3护理方式
一组病患所接受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方式,在病患入院接受诊治之后,根据病患的病情以及医嘱展开相关的诊治工作,嘱咐病患定期接受复查。二组病患所接受的护理方式为综合狐狸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3.1心理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患大多数属于老年病患,病患在发病之后由于疾病的原因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需要大量的时间完成,而在诊治期间,病患很容易由于疾病的原因对诊治产生抵触心理。负面情绪的出现不仅不利于病患身体的恢复同时也不利于病患诊治依从性的提高,在病患入院接受诊治之后,护理工作人员应当及时与病患进行沟通,采用各种方式与病患建立一种良好的沟通关系,在后续的诊治过程中,积极与病患进行交流,帮助病患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疾病。
1.3.2健康护理
大部分病患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疾病理念并不清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效果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在病患入院接受诊治之后,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为病患以及病患家属展开相关的健康宣导教育,帮助病患以及病患家属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建立科学完善的认知理念,通过这一方式,提高病患对于医嘱的依从性,带领病患主动接受后续的相关诊治。
1.3.3呼吸道护理
在病患入院接受诊治后,护理工作者需要对病患的呼吸道展开相关的药物诊治,首先护理工作者需要对病患的过往病史以及用药史等资料进行了解,在医嘱的带领下,合理对病患进行用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在患病之后会出现咳痰,呼吸系统炎症等症状,针对这一问题,护理工作人员可采用雾化吸入这一方式对病患的病情进行控制,在病患接受诊治的过程中,指导病患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排出痰液。病情严重的病患则采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方式对病患进行诊治。
1.3.4氧疗护理
在病患入院接受诊治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病患的病情展开相应的氧疗护理措施,通过氧疗这一方式改善病患的身体状况,在病患结束诊治之后,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在家中准备吸氧设备并指导病患用正确的方式来展开氧疗。
1.3.5康复训练
在病患接受诊治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带领病患建立科学的咳痰方式,在病患的病情稳定之后,根据病患的身体情况为病患制定相关的运动计划,通过这一方式帮助病患对肺部的能力展开康复训练。
1.3.6饮食护理
根据病患的个人情况为病患制定适宜的每日食谱,在病患诊治结束之后,向病患以及病患家属展开后续的饮食护理说明,帮助病患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病患诊治之后病情的改善程度以及病患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式
本次研究采用专业软件对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两组病患之间的数据差异较大,p<0.05,此次研究具有意义。
2结果
两组病患在接受诊治之后病情均得到了改善,二组病患病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一组病患,二组病患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高于一组病患,p<0.05,本次研究具有意义。
3讨论
为了进一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的临床诊治体验,帮助病患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在病患接受诊治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以病患为主体,为病患展开全方位的综合性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病患对于诊治的依从性,帮助病患尽快回归日常生活,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患诊治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这一手段对病患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病患的身体质量,对于病患的病情改善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志茹.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3):2172-2174.
[2]付美霞.氣道吸痰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8):2586-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