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白血病患者肛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2020-01-06崔琼凤辛文英杨丽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综合护理

崔琼凤 辛文英 杨丽芳

摘要:目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60例医院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加凡士林干预,对照组采取综合护理加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3%和76.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为5.231,P值为0.042)。结论:综合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肛周感染;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0-118-01

化疗是急性白血病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但是化疗过程中会引起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导致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其中肛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肛周感染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若不尽早进行治疗,可能会引起败血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传统治疗方法中主要使用高敏抗生素治疗,同时为了加速创面愈合,通常会使用TDP灯照射创口,能够加速肿胀缓解速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1]。综合护理模式主要是针对患者临床护理风险借助循证医学以及工作经验提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解决临床护理问题,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文章主要针对该药物在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中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60例医院收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有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为12~79岁,平均为(46.4±8.6)岁。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为11~81岁,平均为(47.2±9.2)岁。入选标准:①确诊为急性白血病且经规范化化疗治疗后激发肛周感染的患者;②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TDP照射禁忌症以及对本次研究药物過敏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清洗肛周后给予涂抹凡士林。观察组清洗肛周后给予涂抹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①当日大便大于等于3次,并有性状的改变,及时告知医生,查找患者腹泻的原因,如饮食喂养不当,更换肠外营养液、细菌感染、抗生素的使用等。并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止泻及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如蒙脱石散、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活菌胶囊等药物。②出现失禁性皮炎时,综合评估失禁性皮炎的等级,使用会阴部皮炎评分量表来评估失禁性皮炎可能出现的13个区域:会阴部、臀裂、左下臀、右下臀、左上臀、右上臀、外生殖器、腹股沟、下腹部或耻骨弓上皮肤、左大腿后侧、右大腿后侧、左大腿内侧、右大腿内侧;严重程度分为红斑、红疹、皮肤缺失三个等级。③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重视患者个人隐私的保护,并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④排便后的护理:温水清洗,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沾洗,避免来回擦拭。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文献[2]制定:显效:肛周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消失,指压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指压仍有波动感。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异常增殖风华导致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积蓄,并浸润其他组织器官,影响正常造血功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症状[3]。化疗是目前白血病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虽然具有明显的疗效,但是化疗对于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杀伤效果,因此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导致患者容易激发感染性疾病。肛门由于生理作用的特殊使得其周围存在大量细菌,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但是白血病化疗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肛周感染,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传统治疗主要是采用高敏抗生素联合TDP灯治疗,但是总体恢复速度较慢,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需要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4]

随着综合护理在临床的广泛使用,发现其在感染创面愈合中也有较好的效果,能够加速创面愈合,从而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创面肿胀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5]通过观察发现,肛周感染在尿毒症合并缺血性足坏疽患者创面愈合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加速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方法上加入了肛周感染进行对照观察,并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值为5.231,P值为0.042),这说明综合护理的应用能够提高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6]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莉.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实践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8,5(051):235-236.

[2]陈如珍,邓平.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肛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实践效果分析[J].饮食科学,2018,No.394(02):77-77.

[3]董道红.白血病患者肛周感染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031(002):P.232-234.

[4]封蔚莹.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肛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8,056(021):110-112,116.

[5]罗艳.碘伏坐浴用于预防恶性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肛周感染临床护理与效果观察[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03):213-213.

[6]张玉婷,金颖,郭搏.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恶性急性白血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8,020(001):57-60.

猜你喜欢

急性白血病综合护理
血液分析仪检验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
分析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急性白血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护理
美罗培南治疗急性白血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临床效果观察
血清乳酸脱氢酶对诊断急性白血病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