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6黎荣杰
黎荣杰
摘要:小学数学是集抽象性和逻辑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目前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技术因具备诸多优势逐渐被教育界采用,如何充分发信息技术的便捷优势提生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是对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中高段;教学策略
分类号:G623.5
1.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数学是是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的实用型学科,具备抽象逻辑的特点。考虑到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具体学情,学生尚保留部分具体形象思维,但已将出现了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特征,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做好抽象数学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的过渡。目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具备的快捷方便、丰富高效的优势特点已经被教育界所采用,广泛应用于小学中高段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情,探究教师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全面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2.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中高段数学中的优势及策略
2.1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前提,针对实际教学部分学生缺乏良好学习动机的教学现状,教师可以通过设立良好的情景问题进行课程导入,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的课前问题或情景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激发记忆中相关联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在促进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为新知识的构建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营造最佳的心理认知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的课程导入中,信息技术具备的声像并现、图文并茂等优势特点,可以将数学知识的逻辑知识通过直观具体的方式呈现。在课程导入时为学生创造丰富具体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教师课堂的高效开展做好铺垫。
以四年级课程《方向与位置》为例,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提前下载好的学校周边的地图,学生对学校周边的建筑及位置应该是极其熟悉的,教师通过多媒体将电子地图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指出周边的建筑是什么,学生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记忆踊跃回答,并能准确叙述出曾经去某个地点做过什么,通过师生互动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信息技术运用,教师已经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好奇心。这是教师再引入新课方向与位置的学习,引导学生在电子地图上找到自己家的准确住址,将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进行准确描述,每个学生都会根据不同的自身情况给出不同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既引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了数学的逻辑性,又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并将数学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该是探索学习的过程,真实且富有挑战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满足学生发现探索的需求。教学活动内容应该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及不同的表现内容展开。但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课堂是展开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具备完全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实施教学的条件,教师只能努力挖掘模拟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材料进行课堂教学,用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信息技术集图文声色既网络信息与一体,具备生动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将实际生活情境进行高效模拟和生动还原,将生活数学和课堂数学建立起联系,以丰富的数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于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喜爱情绪,发展学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数据的表示和分析》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某一书店在固定时间段内售出图书的情景,让学生记录、收集、统计、整理、描述所获得的图书信息,并分析所获得的信息数据,分析出哪类图书单位时间内销量最大,哪类图书最受读者欢迎,并位书店做出合理的销售建议和进货方案做到最大盈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认识到认识到数据分析这一数学问题的广泛应用,在模拟的数学情境中产生主动探索学习的兴趣。
2.3采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把握并运用逻辑性较强的数学学科,需要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领悟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经历“再创造”学习过程。信息技术具备将抽象问题通过动画及过程演示等方式具体化的优势,可以将复杂的思维过程通过直观具体的方式展示出来,但是一味得将抽象思维直观具体化会让学生轻易得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弱化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在先进的数学理论指导下,运用合理的板书技巧,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动态中观察、探索、归纳所学内容及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从而建构出新的认知,提高自身数学综合素养。
以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技术功能,对长方体进行各个面进行分解及组合演示,让学生在了解长方体各个面的特点及长方体的特征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和演算逻辑思维,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多种层次学习探索。
总结:信息技术在辅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理解和培养数学思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需要不断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探索创新,探索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马玉林.信息技术下的小学中高段小班额数学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9(04):60-61.
[2]關君强.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的运用[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