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的现实意义

2020-01-06何山文节

银幕内外 2020年8期
关键词:婚姻观傲慢与偏见现实意义

何山 文节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最受欢迎的小说,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达西性格傲慢使得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对他产生偏见,造成两人之间情感的波折起伏,最终消除误会,有情人终成眷属。本文介绍了《傲慢与偏见》中的五段婚姻及体现的作者的婚姻观,阐述了这种婚姻观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现实意义

一、《傲慢与偏见》中的五段婚姻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以男女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自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五起婚姻:一是班纳特夫妇盲目草率的婚姻。年轻时的班内特先生看中了班内特夫人的美貌,婚后他才发现这个女人的愚蠢无知、浅薄肤浅,但为时已晚。他们的结合无疑是盲目的,把外貌看成婚姻的前提,注定了此婚姻的悲剧结局。二是莉迪亚与韦翰情欲至上的婚姻。莉迪亚是贝内特家最小的女儿,举止轻浮,头脑简单,被韦翰英俊的外表所迷惑,因为虚荣享乐与他在一起,并且随他私奔。而韦翰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十足的伪君子, 最后在达西的倾力相助下,两人的闹剧最后以结婚收场。这样的婚姻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感情铺垫,完全是情欲使然,注定也是悲剧。三是夏绿蒂与柯林斯物质至上的婚姻。夏绿蒂相貌平庸,27岁仍然待字闺中,她与柯林斯的结合仅仅出于现实的考虑,她并不奢求爱情,她要的仅仅是一个丈夫,一间舒适的房子,一张长期饭票。而柯林斯要的是一个能管家的女人,一个能为他示范美满婚姻的妻子,他们都不需要爱,婚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各取所需、利益交换罢了,这是一桩物质至上的婚姻,注定也不会幸福。四是简和彬格莱缺乏沟通的婚姻。简是班纳特家的大女兒,她美丽善良,但性格过分拘谨,内心深爱着彬格莱,却不敢表露,以致连彬格莱难以把握她的心思,甚至认为简并不爱他。而彬格莱虽然富裕、仪表堂堂,但遇事优柔寡断不自信,他们的爱情一度变得脆弱不堪。他们的婚姻有经济和爱情基础,但缺乏沟通交流和对彼此的信任,最终导致了婚姻的一波三折。五是伊丽莎白和达西完美和谐的婚姻。伊丽莎白是班纳特家的二女儿,她才貌双全,聪明机灵,有胆识、有主见。而达西年轻英俊、有钱有势,但是却傲慢无礼、骄傲自负,使得伊丽莎白对他产生偏见和误会,二人之间不断发生唇枪舌战的争论,正是这种争论增进彼此的了解,最终达西为了伊丽莎白改变了自身性格的不足,消除误会,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的婚姻使夫妻双方在精神上相互获益,堪称完美的婚姻。

二、《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的现实意义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五对婚姻关系的描写,表现出19世纪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对婚姻爱情的不同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即爱情是婚姻幸福的基础,金钱是婚姻幸福的保障,人物性格是决定婚姻的重要因素。

(一)爱情是婚姻幸福的基础

“爱情是婚姻幸福的基础”这是贯穿小说全文的一个观点,可以从五对婚姻的比较中得到答案。莉迪亚与韦翰的婚姻是一个荒唐草率的婚姻,他们的关系完全是建立在情欲与外表上,没有任何爱情基础,他们的婚姻悲剧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夏绿蒂与柯林斯的婚姻中,夏绿蒂只是为了给自己找一个长期饭票,和柯林斯也没有感情基础,婚后两人之间只有责任和责备。简和彬格莱的婚姻虽然受到多方面的阻碍,但他们之间拥有真正的爱情,最终他们越过障碍,幸福地结合了。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中,金钱、社会地位等外在的物质的东西并不能打动伊丽莎白的芳心,在她眼里只有真正的爱情才是婚姻最坚实的条件和基础,这一点在她与达西的婚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金钱是婚姻幸福的保障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一开头就写道了金钱在婚姻中的重要作用:“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心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一条真理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这里所说的婚姻显然不涉及感情,纯粹是个经济问题。夏绿蒂之所以对婚姻采取如此现实的态度,无不是金钱对婚姻如此重要的道理。伊丽莎白坚持要有爱情的婚姻,可她并不排斥有钱人的生活,如果达西没有经济后盾,他们的婚姻未必能成功。由此可见,金钱是婚姻的重要保障。

(三)性格是决定婚姻的重要因素

作者在描写这五对婚姻中,也体现了人物的性格对婚姻造成的影响。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影响着他们人生的幸福。正是由于达西的傲慢无礼造成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为两人后来感情的波折起伏埋下了伏笔。最终达西为了伊丽莎白改变了性格的不足,才促使两人走到一起。由于彬格莱性格的懦弱、缺乏主见差点错失了他和简的幸福,由此看出人物性格的重要性。简和彬格莱这桩婚姻警醒婚恋中的男女:个人的品质和性格也对婚姻有着重要的影响,没有深入的沟通和深刻的了解,是难以在现实复杂环境中经营出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婚姻的前提是信任,同时,要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要有主见,不受他人摆布,遇事要主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或者让他人替自己思考。

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婚姻状况,通过对不同婚姻的褒贬和比较,向读者展示出她心目中的理想婚姻,深刻揭示了在婚姻当中爱情、财富、地位和品格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清晰地表达了作者的婚姻观:她认为爱情与婚烟有着水乳交融的关系,而金钱在婚姻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她既反对为钱而结婚,也反对轻率结婚,强调婚姻中感情因素的重要性。虽然这部作品有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但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秋月.《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与爱情[ J].科技信息,2008(03).

[2] 李贞慧,邵丽君,朱捷.谈《傲慢与偏见》所体现的婚姻观[J].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作者简介:何山(1984一),女,湖北襄阳人,教员,本科,研究方向:英语。

猜你喜欢

婚姻观傲慢与偏见现实意义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可怜又可悲的女人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从电影《蓝色茉莉》和《赛末点》看两性的婚姻观
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