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的“场所”主题
2020-01-06张腾
摘要:在当今社会主题中,场所、人文、社会和科技等题材频繁出现艺术创作舞台。文章从场所理论的角度,通过“场所”题材的创作研究,得知“场所”已成为当代艺术的传播媒介之一,研究当代艺术中城市场所是应以现代人的认知作为参照物来提升空间场所精神。场所作为传达城市的媒介为当代艺术起到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场所;当代艺术;精神
一、当代艺术的主题——场所
(一)场所的概念
广义解释为“LAND(土地)或 CONTEXT(脉络)”。原本是一个极其平凡又普通的词汇,而此时将要赋予它一个最重要的“使命”,贯穿整篇文章的线索,以此来探讨“场所”这个既不陌生又不熟悉的词汇是如何作为主题而被提及的,又是以何等地位占据在当代艺术主题之中的。
根据场所基本属性,将其划分为自然场所和人工场所,而人工场所可以说是最为复杂的,有若干功能,从属位置也多有不同。从客观角度上来看事物的总和是“生态特征”,这也是场所特性的一种体现,其场所又可以看作社会中的环境整体的现象。“场所”早已不能够被简单的解释为地图上的某一个点,它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只是表示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它具有整体性,由材料、颜色、形状等物质组成,因此,不能将场所仅视为“空间”这一特定属性,这样会使它的“特性”丧失,它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
(二)场所的意义
场所包括特定意义和隐喻、象征的意义。场所的特定意义如场所特定的景观外形所突显出的人尽皆知的表面含义。一般情况下,场所的外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因此,它的表层含义也会随着外形的变化而变化,只是在特定时间段内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场所具有的特定意义是暂时性的。社会在不断地改造着场所,并且赋予了其历史、记忆的性能,因此,从这方面看,场所又具有内在的隐喻及象征意义。从文化角度看,场所不仅是人类行为的背景环境之地,同时也渗透着人类的精神文明。场所能够从现居者和其他人的观看角度作出不同的反应。因此,场所的隐喻、象征意义,只有生活在此地或与此地有紧密关系的人才知晓。可见场景和人物之间存在着及其微妙的联系,所以场景不仅有利于烘托人物的价值,其自身独特的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场所”媒介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
(一)装置艺术中的“场所”
装置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成为一种开放艺术,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使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作方法,突破了过去创造性表现的界限,并以不同的创造性思维展示了当代艺术中空间场所的独特魅力。
装置艺术不仅仅只是处在场所之内的一个物件,它也可成为场所的一部分。当装置艺术融入空间,可以激发现代人的场所感。装置艺术依靠它自己本身的特性, 例如 :互动性,可变性等,成为空间场所的传达媒介,使艺术有了延展性。并且装置艺術与空间环境有一定的融合性,可以利用装置艺术特有的个性去丰富空间提升活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现代人与场所的感情交流,增加了人情味在里面,带给人们更加多样的体验,激发人们在场所中的活动,继而由人的活动去激发感官、经济、社会、文化活动。
当今的艺术品形式多样,材料、媒介不尽其用,传统绘画的界限被打破,不再是单纯的架上绘画,取而代之的媒介五花八门、数不胜数的各种日常生活中材料的直接利用。现在,艺术作品即使是用传统的技法去创作,也不是为了突出某种生物造型的意义,而是对某种社会、政治、文化观念的某种表达,越是直接越是受到欢迎。
(二)二维艺术中的“场所”媒介
此外,城市场所的概念不仅体现在三维立体立方体的工程艺术中,二维绘画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好方法。空间场所的变形在埃舍尔的版画创作中体现到了极致,埃舍尔力求追逐空间场所图景的完备,而不顾他们的不一致,或者说让那些不能同时在场者同时在场.很难想象,上世纪60年代的埃舍尔是如何不依靠电子绘图设备,单纯靠想象力来完成这幅作品的。到了1961年,埃舍尔最为人所知的作品《瀑布》诞生了。和前面几个作品一样,他把一个结构错误的建筑一板一眼地搬到纸上,但是这里对于主体与背景的处理明显更加令人叹为观止。
埃舍尔的魅力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一个画家能像他那样,用着古怪独特的作品,吸引着那么多非艺术界人的注意。当《纪念碑谷》一度占据各大榜单之首的时候,当诺兰的《盗梦空间》创造了一系列令人迷幻梦境的时候,当《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异次元风格的场景不断出现的时候……谁又能想到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位执着的荷兰艺术家,在二战时期伏案家中数十年研究出来的作品。《纪念碑谷》这款游戏也受到了埃舍尔的影响,这款游戏利用视觉误导差创造出一个不存在的矛盾空间,勾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有着一种空间上的错落感,错落感在现实中也常有运用,潘洛斯三角就是最好的证明,它被称为“最纯粹形式的不可能”。
埃舍尔画作中的“空间逻辑学”是虚幻场所的很好再现,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所加以想象既贴近现实又高于现实,成功激发的观众感。埃舍尔曾说过绘画就是“欺骗”我们现实空间是三维的,而所有平面艺术都是二维的,他认为,现实的三维世界与其二维表达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艺术家绘制的二维空间只是现实的三维空间中真实事物的一部分。所以埃舍尔在画布上制造一个看似三维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物体,来“欺骗”观众的眼睛。埃舍尔追求极致的虚幻空间就是他对现实生活的反应与再现,其蕴含着精神上的意义,这是场所感的再现。
三、结语
装置艺术的媒介与材料种类确实发展得越来越丰富,影像、科技、生物、互联网等各方面因素都融入到其艺术表达之中,使装置艺术成为“活的”艺术品。对于装置艺术来说,观众所获得的,不是传统绘画意义上的静观和感动,而是在身体体验基础上获得的“惊奇”或者“震惊”。
通过对“场所”主题作品的研究,人们知道大多数艺术家选择“场所”为媒体创作艺术作品,这是关于人们如何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生活条件和对环境反应的讨论。场景作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常常代表和映射艺术家的观点和视角。所以,一件画作品,除了主体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外,其场景同样也是作者思想情感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顾丞峰,贺万里.装置艺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2] 韩中伟.当代装置艺术[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3] 张林楠.关于当代艺术”场所”的思考[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
作者简介:张腾(1996—),女,山东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美术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