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2020-01-06杜丹娜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农村进行文化建设,不仅是农村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根据地农民共同反抗敌人的需要。中共在革命根据地的农村改善农民的教育状况,降低了农村文盲率;大力发展农村的文艺事业,宣传抗战文化,激发了农民的抗战热情;向农民普及科学卫生知识,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关键词:抗日战争;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
抗战根据地大多是建立在偏远的农村,地理位置偏僻,打仗时易守易攻,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堡垒。党为在抗战中为获得更广大人民众中的支持,在根据地大范围宣传民主和抗日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激发了农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
一、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改变各根据地农村封建落后思想文化的内在需要
根据地大多在偏远的地区,在外国侵略者侵略中国之前,当地农村一直处于小农的生产模式,小农思想浓厚,且一直受到封建思想文化的侵蚀,同时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但卻不敢反抗。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农民不仅要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还要受到封建政府的搜刮,生活困苦、经济的落后。经济的愈发落后致使农村落后的封建思想文化愈加严重,同时农村的妇女地位低下、思想保守,在婚姻方面依然存在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落后思想。日本还想要通过自己的军国主义文化奴化中国人民,达到完全占有中国的目的。总之,思想文化的侵蚀最为致命。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民外受殖民文化的影响,内受封建腐朽思想的侵害,改变这种现状成为农村迫切的内在需要。
(二)党领导各根据地农民反抗敌人的现实需要
由于中国“双半”的社会性质,以民主和抗日为主题的文化不能得到顺利的宣传,为使抗战文化得到顺利的发展,就得对内反对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对外反对外来侵略者的帝国主义文化。抗日战争以来,农民一直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如何更大范围的吸引广大农民参与到抗战中来,是我党一直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然而,农民思想的保守以及广大农村还弥漫着国民党消极抗日的思想,以致抗战的意愿不强,只想平静的生产生活,同时,农村妇女也是中国共产党应该争取的重要抗战人员,但是,由于农村陋习严重,且卫生医疗条件差,很多妇女去世,同时过度保守的思想,使得农村妇女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抗战的一员。农村普遍存在着的这些错误的文化倾向,对党领导并团结根据地农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造成了重大的阻碍。所以,总得来说,在各根据地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农民的自身需要。
二、抗战时期各根据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改善农村教育状况,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首先,在学校教育方面。在建立根据地之前,旧的小学数量很少,农民子弟进入学校的机会少之又少,农民文化素质极低。随着各根据地的建立,我党将村庄作为一个单位,建立大量民办村学,加大并改造农村的私塾。对于民办的学校实行民办公助的政策,以调动农民求学和办学的积极性。我党除了鼓励农民自主办学以外,也会加强乡镇政府的文教委员会建设,激励和教育农民中的上进人员和骨干人员,积极带头办学和学习,营造好学肯学的良好教育氛围。
其次,在社会教育方面。进行社会教育主要目的是扫除文盲,降低农村的文盲率。进行社会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建立夜校和半日制学校、组织读报识字组,以及举办冬学运动。所谓冬学运动的教育形式就是,在农民冬季不需要劳动时,利用清闲休息的时间进行学习。总得来说,社会教育主要是坚持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采取民教民的形式,农民之间互相学习和互相教育。
(二)发展农村大众文艺事业,宣传抗日文化
抗战时期,党在根据地进行宣传的文化主要是以抗日文化为主。党在根据地进行抗战文化宣传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吸收广大的小学教员,唱大鼓书的,小戏班的一类民间艺人,来参加工作,来为抗战服务”。比如,在晋察冀边区,主要采用“口头文化”、“钢板文化”和“墙头文化”的形式,向民众宣传抗日救国的文化,激发农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太行山根据地,民间小戏对抗战文化的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秧歌剧。除了上面所举例的几种文化宣传的方式,我党还在农村成立文艺宣传队并通过放映电影、办报刊、开办展览、歌曲传唱、传播书画等形式进行抗战文化的宣传。总得来说,不管党采取的哪种形式,都是从各根据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农民的需要,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向民众宣传抗战文化。
(三)普及科学卫生知识,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在根据地建立之前,农村普遍存在医疗条件落后,思想迷信的弊病。农村卫生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当生病的时候,过度迷信,导致不是求医问药而是信奉鬼神和巫医,以致众多原因导致农村人口死亡率高。在根据地建立之后,党在根据地开展扫盲运动,破除农民的封建迷信,并且十分关注农民的身体状况问题,大力改善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医疗基础设施,在陕甘宁边区还开展了医疗卫生运动。毛泽东指出:“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除了改善根据地的卫生基础设施外,党还印发了卫生学习手册进行宣传,并创建了保健、防疫、卫生合作社等众多医疗机构,这些医疗机构由卫生处直接管理,并开展了女性自我健康保护和防治疫情的工作,以及向民众宣传科学安全的接生办法,带领群众开展卫生运动,逐步改变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提高农民自我健康意识。
总之,党在农村的文化建设,不仅对动员农民抗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政治地位以及对党的建设也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韦泽洋.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J].档案与建设,2013(09).
[2] 李晓华.论陕甘宁边区的文化建设[J].长白学刊,2006(06).
[3] 吴祖鲲.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及其特点[ J].理论探讨,1995(05).
[4] 张静如,唐正芒.抗战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求索,2003(03).
[5] 《淮南抗日根据地》编审委员会.淮南抗日根据地[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6] 《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杜丹娜(1996—),女,山东潍坊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