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支撑中国之治

2020-01-06李青

银幕内外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国之治支撑文化

摘要:十九届四中全会党中央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引领中国之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将中国人民凝聚在一起,为中国之治培养了人才,并帮助人民群众树立了文化自信,先进文化能够支撑中国之治。

关键词:文化;中国之治;支撑

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

(一)厚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厚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优秀的传统是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来源。例如儒家的仁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党提出了群众路线;道家的自然观,也对如今和谐的自然观有重要影响。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二)以红色革命文化为血肉

红色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血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了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形成了红色革命精神,这些历经战火磨砺的红色文化,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不仅是在五千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头三十年传统社会主义红色文化基础上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以马克思主义为骨骼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保证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道路也是科学的,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基础之上,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内容的科学性与时代性。

二、中国特色主义先进文化对于中国之治的价值意蕴

(一)聚民心推进制度建设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就如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所提 “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国人民享有五千年优秀传统的共同文化基因,中国人民有着团结思想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下,人民享受到了新时代的成果,拥有了团结的物质基础。十八大报告上曾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到人民群众的心中,使得中国梦深入人心,铸造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

(二)育新人推进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能够培养现代化制度所需要的人才。首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通过电影、媒体宣传等方式使得社会主义文化深入人心,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固本培元。第二,社會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提出了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同时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倡导科学文化事业,培养了高素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才是第一资源。”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人才的保障。

(三)树立文化自信引领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引领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如今中国正在积极地将中国故事、中国文化推向全世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在被国际社会所认同。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在具有高度文化自信的中国人民高歌猛进,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以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中国的改革实践是可行的。

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一)坚持文化建设中人民的主体地位

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首先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先进文化,党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要“接地气”,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获取素材,要始终牢记,发展先进文化是为了人民群众;其次,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应当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中来,要发挥集体智慧,如此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不断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制度建设

要建设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首先要使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人民群众中开展四史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其次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完善法律体系,依靠法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制度,为其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三)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机制

首先政府应当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体制,使得文化惠民能够覆盖得更广泛,协调城乡之间文化产品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应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文化成果;其次完善文化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文化创作中来,在政府的引导下,激发企业的文化创新的活力,利用文化产品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不忘初心走向复兴: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33

[3]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5] “四个全面”:新布局新境界[M].北京:人民出版,2015.

[6]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李青(1996—),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中国之治支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中国之治”彰显全球魅力
张维为:“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
例谈数学习题课构建中的支撑与改进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