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维一体”共同推进安徽芜湖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再升级
2020-01-06缪礼平陈效宝
缪礼平 陈效宝
一、五位一體“大维度”
依托数据维度
以路面电子警察、卡口、监控视频等动态数据和车辆、驾驶人、违法、事故、舆情等管理数据为研判支撑,构建大数据库,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接入了公安、交通、城管等前场信号21000余路,对全市道路、桥梁、下穿、高架、公交、出租等交通信息进行全面数据汇集。
提炼情报维度
依托大数据分析,形成路面交通态势、道路交通管服、队伍规范建设重点等情报信息,定期形成“交点关注”专刊,推送至秩序管理、事故预防、车驾管理、法制规范等业务部门,进行实战化应用。通过对各类情报的研判分析,提前发现涉及队伍建设管理问题12起,道路交通源头规划建设问题37处。
决策规划维度
通过对人车路等微观交通状态的分析,掌握城市交通运行规律,为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以及城市交通组织等宏观规划上提供数理支持。为芜湖市商合杭公铁大桥、芜湖大工山过江隧道、芜湖轻轨1、2号线、芜湖城市管廊、长江路高架、G205大卯立交等一系列重点工程提供了交通流量现状及规划预测,为重点工程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政策决策维度
深刻把握道路交通管理和日常服务中出现的各类情况,为政府和上级公安部门制定相关道路交通管理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在全市电动车管理工作中,准确把握了70余万电动车驾驶人群体的出行、通行需求,统筹了车辆新旧关系、登记上牌方式、事故处理认定、过渡通行规则等一整套内容,向市政府提交专题报告,供政府常务会审定出台全市电动车管理政策。
服务惠民维度
将智慧交通建设带来的福利惠及全体交通管理者和参与者,依托芜湖交警“双微”平台、今日芜湖APP、“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搭建立体化交管业务服务体系,以科技智能化手段便利民警、辅警工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使市民交通出行更便捷、业务办理更轻松、接处警满意度更高,实现公安交管工作“双提升”。
二、情报主导“大汇聚”
安徽芜湖交警支队指挥中心通过持续汇聚底层数据、快速情报推送响应、违法行为精准打击等方面的工作,不断健全情报主导的预警研判机制。
持续汇聚底层数据
对内分类汇聚电子警察、高中低视频监控、执法记录仪、移动警务终端、警航直升机等音视频数据和驾驶人服务热线、接处警专线、12345市长热线、交广频率等互动信息,对外互通交换交通、安监、气象、重点企业等部门信息,构建公安交管大数据资源池。全市汇集交管数据逾400亿条,占全市智慧城市数据量50%以上。
快速情报推送响应
对底层数据进行甄别利用,对内部协作信息按部门快速分类推送。对外通过实时交通流分析、事件检测分析等手段,实现对交通事故、交通拥堵、占道施工、突发事件等警情的快速发现。根据不同勤务等级、不同时段、不同天气等因素,定制不同视频巡查方案,实现快速预警、精准研判、自主推送、及时处置。
违法行为精准打击
依托集成视频监控、警力定位、警情管理等功能的智能化指挥平台,将各类数据、各种信息、各种资源汇集到指挥中心统一研判,实现警情分类分级管理和处置力量快速响应。打造数据滤网,对酒驾、毒驾、涉牌、涉证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通过公安网、专网,双网双平台开展数据建模、时空比对、轨迹分析等多方位研判,指导一线警力精确定位、精准打击。月均查出酒驾醉驾300起、假牌套牌91起、国省道违法8200余起,至发稿时,芜湖市在部局、总队“减量控大”综合通报制度考评中,位居前列。
三、指挥调度“大集成”
安徽芜湖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建立健全高效精准的勤务指挥调度机制。支队情报指挥中心为核心,标准化集成16个大队情报指挥中心,以“展示一张图、调度一次呼”为目标,完善指挥调度体系、规范指挥调度流程,搭建“统一指挥、上下联动、一体运作、精准高效”的指挥调度机制。
多方整合,快速分级响应
纵向实现机构合力,在各大队现有分控中心、调度室、接警室、值班室基础上,将其与综合中队职能整合,形成以分控中心为主体的综合勤务室,作为大队级指挥调度力量。横向形成业务聚力,以业务情报为核心,与支队机关各部门形成情报应用指挥调度力量。在两个方向上与支队指挥中心形成层级呼应,凝心聚力、同向发力。
权责清晰,扁平灵活指挥
构建以支队指挥中心为中枢,大队分控中心为传导,路面警组(单兵)为力量的三级指挥体系,明确各级在指挥链中的职责责任。推进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保证上下贯通,步调一致,协同推进。实现“点对点”指挥调度路面民警,大幅压缩从接警到处警的层级和环节,实现高效能处置。两级情报指挥中心日均发布、接受勤务调度指令160余条、接处警指令1100余条。形成了两级情报指挥中心对勤务、路面的实时掌控。
建章立制,细化环节操作
完善制定《“两个中心”建设工作运行导则》《指挥中心层级指挥运行工作规范》《指挥中心指挥运行效能评估细则》等各队级指挥系统接处警工作规范、视频巡查工作规范、指挥调度工作规范以及指挥中心值班值守工作规范,进一步建章立制规范工作的各个环节。会同各相关部门完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突发事件等警情应急处置预案,根据不同情形“一键启动”预案,实现指挥调度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实战化。
四、勤务运行“大革新”
芜湖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坚持全方位、立体式、网格化、无盲区路面管控模式,推动勤务科学化、实战化、高效化落实。
推进数字勤务
完善“数字勤务”系统,根据流量峰谷时段和动静态警力部署安排导入指挥中心平台,实时分析警情和警力匹配程度,生成动态匹配趋势图,指导警力“科学布岗”,实现警力分布精确高效,进一步科学、合理、高效安排勤务。
加强夜间勤务
分析研判当前交通安全形势,精准把握夜间路面交通规律,以全局性、战略性眼光统筹谋划夜间交通管理工作,探索形成“规范、高效、精准”的夜间勤务模式,夯实夜间防控基础,遏制夜间违法高发态势。充分发挥情报指导作用,分阶段、分区域、精确调整勤务部署。在时空转换、警力调配、机制保障等方面实现无缝衔接,做到24小时勤务高效运转,警力警情动态匹配,机制措施规范有效。
灵活铁骑勤务
以巡为主、动静结合,实现“灵活布警、机动查控、快速处置”的铁骑灵活勤务模式。突出重点时段、重要节点和特殊路段的巡逻管控,在疏堵保畅、应急处置、警情处理、专项缉查中与其它勤务形成有效叠加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