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水之探秘寻踪
2020-01-06姜永育
姜永育
九寨沟黄土梁雪山
树正群海美景
诺日朗瀑布
美不胜收的人间天堂
水是九寨沟风景的灵魂。这里的水,清纯洁净、晶莹剔透、色彩丰富,堪称世界水景之王。沿着蜿蜒曲折的峡谷,无处不在的水,精心勾描出一幅幅绝美图画:如梦如幻的海子,气势磅礴的瀑布,惊心动魄的险滩……水的魔力与山的清峻、树的灵秀神奇地融为一体。好一个人间天堂!只是粗粗地看上一眼,一个埋藏于心的赞语便会跃入脑海。
九寨沟的水,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来自四周高山上的积雪,积雪融化后形成涓涓细流,最后汇成溪水源源不断地注入湖泊之中;地下水是地层渗出的水,在九寨沟的众多湖泊中,人们已发现了许多泉眼,这些泉眼日夜不停地往外渗水,成为湖泊水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不管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与天上的降水密切相关:一部分降水在九寨溝四周的高山上形成积雪,融化的雪水形成九寨沟地面径流的源泉,而另一部分降水则直接以雨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补充地面径流的水量,或是渗入地下,形成丰富的地下水。
地质运动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
灾难“造就”的美景
九寨沟的美超凡脱俗,有人形容它为“人间天堂”,然而,2017年8月8日,一场7级地震噩梦般降临九寨沟。从仙界跌落凡尘,仅用了一天时间。不过,专家告诉我们,从九寨沟形成的历史来看,这次地震既是对美的毁灭,也是一种重生。
九寨沟的诞生和成长,总是伴随着灾难和阵痛:4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浅海,大量古生物世代繁衍生息,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大约6500万年前,噩梦降临,在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下,青藏高原剧烈隆起,沧海变桑田,一块覆盖着厚厚碳酸盐岩层、有着平缓山体的高原山地缓缓抬升,形成了九寨沟的雏形:260万年前,冰期来临,气温骤降,这里被大规模的冰川覆盖,山峰平缓的外壳被冰川剥蚀后,一座座山峰开始变得陡峭;距今70万年前,规模更大的第二次冰期卷土重来,这次的冰川切割更加猛烈,高原被划出了一道道高深宽阔的U形谷,这就是我们今天在九寨沟景区内看到的沟谷;23万年前,冰川退却,雪水融化,在地震和重力作用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频繁发生,这些灾害最终造就了今天的九寨沟。大量山体堆积物堵塞河道,积水成湖,形成了一个个堰塞湖,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美丽海子,另外一些山体崩滑物质叠加在一起阻挡水道,形成了气势壮观的瀑布群。
所以,九寨沟的美来自于自然灾难的“创造”,一场地震不可能“毁灭”它的美,相反,旧的景观消失后,新的景观随之诞生。2017年8月8日的地震发生后,九寨沟便诞生了一个新的景观——双龙海瀑布。这个瀑布顺着阶梯层层喷溅而出,底部就是之前的“火花海”,由于地震,“火花海”不再是曾经的小湖泊,而是成为了一整片海。在瀑布的山体中间,还长着各种绿色的植被,与瀑布形成交映。整个“双龙海瀑布”浑然一体,宛如一幅写实的山水画。
人间天堂一度失水
但与地震造成的破坏相比,看不见的杀手更为可怕,它对九寨沟的美更具威胁。
我们都知道,水是九寨沟的灵魂,没有水,九寨沟便没有生命,但是据观测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九寨沟景区湖泊的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
水循环示意图
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降水
九寨沟的水到哪里去了呢?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降水减少造成的。近几十年来,九寨沟的大气降水呈逐年减少趋势,而“罪魁祸首”是夏季风。夏季风来自广阔无垠的洋面,它就像一台巨大的水泵,把水汽源源不断地从海洋输送到陆地。九寨沟地区身处内陆,低层的气流难以直接到达,因此水汽输送主要依靠夏季风的巨大动力:冬、春季节,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偏西风水汽输送,夏、秋季节则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但是,气象观测资料显示,近几十年来,夏季风发生了异常变化,它吹向内陆的北界出现了偏差,使得南来水汽向北输送减弱,从而造成了九寨沟地区水汽不足,大气降水因此减少。
但仅仅是这一原因造成的吗?我们知道,大气降水的产生离不开冷暖空气的交汇,暖湿空气如果没有冷空气的刺激,一般不会产生降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就犹如降水产生的“发动机”,它的频频南下,是九寨沟地区降水的重要因素。
过去,北方冷空气长驱直入,年年如约而至,在九寨沟地区与暖湿空气融合降下大量雨雪。但是近几十年来,在巴尔喀什湖以东到贝加尔湖以南一线的高空环流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九寨沟地区急需降水的7月,大气环流在此形成了一座隆起的“高地”,冷空气往往被迫绕道而行,从而使得到达九寨沟地区的冷空气势力十分薄弱,无力与暖湿空气争锋抗衡,因而难以形云致雨。
除了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对九寨沟地区的降水减少有没有直接关系呢?20世纪80年代不仅是九寨沟地区气候发生显著变化、降水减少的重要时期,也是人们大量涌入景区的开始。可以说,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扰了九寨沟的局地气候,加剧了区域气候的变化,所以人类对该地区的降水减少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三大湿地之一——若尔盖草原
出动飞机实施规模较大的增雨(雪)作业
此外,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也对九寨沟地区的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若尔盖草原、红原草原与九寨沟地区直线距离不足200千米,是川西北最大的湿地区,而湿地对维护一定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受全球气候变暖、持续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在草地上滥采滥挖、过度用水等人为因素,湿地退化、草地沙化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对九寨沟地区的气候变化影响不菲。
拯救人间天堂迫在眉睫
为了防止九寨沟地区的水资源继续减少,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补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否则,总有一天,美丽的人间天堂将一去不返,人类将空留惆怅和遗憾。
解决水资源减少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通过人力行为,借助碘化银、液氮等催化剂,改变空中云的物理结构,使之尽可能多地降雨,从而达到增加该地区大气降水的目的。但要有效地增加该地区的大气降水,小规模的增雨作业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常年性人工增雨(雪)作业管理机制和业务体系:在景区及其上风方合理布设增雨作业点,在一般的干旱年份,利用车载火箭和高炮实施地面人工增雨(雪)作业,而在干旱严重时,必须出动飞机,实施规模较大的增雨(雪)作业方能解决问题。
此外,还必须在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建立水资源变化监测系统,为科学研究保护措施提供观测资料。那该如何在景区建立全方位的监测系统呢?首先,为了更好地掌握空中水资源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在飞机上装载监测设备,或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水汽观测站和红外线观测设备,在地面建立对空中水资源的观测;其次,为了能够随时掌握和了解地面水资源的变化,我们在景区内建立了多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全面收集降水、温度、风向风速等资料,同时也建立了水位、流量、径流、雪线观测站,对地面水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最后,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借助卫星的“千里眼”,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对景区水资源实施空中监控。目前,四川省气象局卫星遥感监测设备比较完善,已可以开展景区旅游水资源定点监测的应用研究。
除了利用科学利剑遏制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加强景区生态环境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改良草场、退牧还草、控制游客数量等措施,大力整治和保護生态环境,恢复景区的局地小气候已迫在眉睫。
在人们的积极努力下,九寨沟的气候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据气象观测资料显示,近年来,九寨沟地区的降水量正逐步增多,我们相信,“人间天堂”流动的生命之水将恢复如初,并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责任编辑/岳萌 美术编辑/李子夜)
利用科技,建立水资源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