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粮食之物华 载博物之重宝
2020-01-06
這里曾经是北京最早的机制面粉厂……
在位于北京的南中轴线上,比邻永定门城楼,有一个大磨坊文创园,它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18年成立的天民机制面粉厂。它曾是北京最大的面粉厂之一,历经抗战时期的日本强征,解放后的公私合营,唐山大地震后的重建;1982年引进了首条油炸方便面生产线,生产的“天坛牌”方便面成为很多北京人的记忆;1992年引进瑞士现代化小麦面粉生产线,“大磨坊面粉”更成为北京专用粉的代名词。2014年根据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要求和城市功能定位调整,企业完成老厂区关停,生产线搬迁升级。原址由首农食品集团改造成具有现代功能的文化创意园区,园区改造充分发挥法式工业建筑遗存的特点,厂房的外立面仍然保留了原有的法式红砖建筑。为传承和发扬北京粮食文化,服务百姓,首农食品集团利用原来的面粉生产车间,重点打造了首都粮食博物馆。博物馆展示了北京粮食发展历程,从粮食的起源、种植、储藏、运输、加工、销售,利用多角度全方位寻找、展示北京粮食记忆,描述了从落后到先进、传统到现代、计划到市场,现在到未来的北京粮食变迁。
一进入大磨坊文创园区,便看见一组历经沧桑的机制面粉设备与现代建筑结合在一起,老设备顶部写着“这里曾经是北京最早的机制面粉厂”字样,博物馆以这种颇具仪式感的方式迎接着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转弯向前,在博物馆大门一侧依次陈列着老面粉厂曾经使用过的清粉机、打麸机、磨粉机等设备,展示着部分制粉工艺。这些老设备既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记载、传承着面粉加工的记忆。带着对历史的崇敬和好奇,我静静地走进这个刚开馆不久的博物馆,去追溯本源,探寻粮食的前世今生。
粮食寻根 追溯本源
进入博物馆大厅,巨大的弧形主题浮雕呈现在眼前。“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粮食的丰歉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政权的更替、社会的稳定、百姓的安康。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曾说:“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彰显了粮食对国家、对人民的重要性。
在博物馆的第一篇章,可以看到主要粮食作物的起源、古代粮食加工、古代粮食仓储,了解中国粮食的历史发展。
稻、黍、稷、麦、菽,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谷。稻,起源于14000-18000年前,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黍和稷,在北京门头沟地区的东胡林遗址、内蒙古自治区敖汉兴隆沟遗址等,就发现了距今10000年以前黍和稷的遗存,根据其出土籽粒形态特征的判断,这些黍和稷应该已经是被人类所种植的。麦,在西汉以后,就已经成为了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菽,是豆类的总称,考古出土的碳化大豆可以界定,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大豆就已经成为中原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农作物品种。
前行来到古代粮食加工展区,这一部分展出了很多古代粮食加工的工具,其中碓臼、踏臼、谷砻等可以为粮食去皮,扇车是为粮食除杂的工具,石磨可以把粮食加工成粉、糊、浆状。这些实物配以文字和动画显示屏,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些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工作过程。
穿过古代粮食加工工具展区,就走进了“老北京胡同”,在模拟的清末民初的老北京胡同中,看到了“大和恒粮店”和“和顺居酒馆”的场景。
大和恒粮店,建立于1915年,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粮店中的龙头企业,曾与“全聚德”“瑞蚨祥”等知名商号、企业齐名。其“大和恒米面传统手工加工技艺”在2011年被列入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成为粮食加工行业的一支“奇葩”。
在北京的胡同中也有不少酒馆,“和顺居”就是其中之一。小店门脸不大,屋内最多放两三张桌子和几条板凳,顾客多为左邻右舍。除酒水外,提供如炸蚕豆、花生米、豆腐干等简单的佐酒小菜。现如今,小酒馆虽然已经消失,却留下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记忆。
胡同是北京城市的脉络,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更是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舞臺。它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烙下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印记。
走出“老北京胡同”,就来到了博物馆的第二篇章,帝都漕运,千古运河。
帝都漕运,千古运河
金、元、明、清四代,北京均作为都城。北京的粮食供应主要依靠运河漕运。运河漕运,见证了中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对北京粮食安全意义非凡,在古代有“漕运兴,国运兴”之说。
在这个展区有一个很大的场景模型,博物馆设计者利用缩微景观复原了明清时期开漕节的盛况。开漕节,始于明代,是古代北京通州独有的大型文化活动。每年清明节前后,开河第一帮粮船到达通州时,开始举行祭祀活动。祭祀活动在通惠河东端葫芦头(今西海子公园葫芦湖)右岸石坝举行,场面宏大,气氛热烈,祭坝后开始验收转运漕粮,因此得名开漕节。祭坝有春祭、秋祭之分,春祭又有公祭、民祭之别。公祭由官方主持,是正式的祭祀活动。在公祭仪式后,还要举行大型文化活动,沿途挤满男女老幼,繁闹堪比京城各处庙会。清朝末年,朝廷将征粮改为折征银两,陆运兴起,漕运废除,开漕节随之消失。
欣赏了开漕节场景微缩模型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小故事后,继续向前参观,四根文化柱映入眼帘。这四根文化柱是由原面粉厂厂房的承重柱改造而来,文化柱的上方依稀可见当年的粉仓结构。围绕着四根文化柱,展示了北京独特的粮食作物品种以及与粮食相关的名胜古迹,展厅中央的“走马灯”播放了京西稻种、收、储、贡的全过程。
小小粮票的故事
来到博物馆的第三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粮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中共中央于1953年做出了粮食统购统销的决定。同年,北京市粮食局成立,北京开始按工种发放使用粮票。小小粮票,方寸之间,包含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这里还能看到曾多年从事粮食供应管理的白少川老先生录制的讲解视频,生动展现了北京粮票发展和 “两白一黄”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末,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当时,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虽说比三年自然灾害时有不小的改善,但生活仍然艰苦。那时,粮店依然要凭证凭票供应粮食,而且品种少得可怜,只有“两白一黄”,我们叫它“老三样”。那时候,百姓餐桌上,“机米饭”“窝窝头”是当家主食。面粉供应平时唯有标准粉,到春节、国庆才每人供应2斤富强粉,以便大年三十或初一能吃上顿精粉饺子。大米供应都是从南方调入的早稻米或晚稻米,北京人管它们叫“机米”,蒸出的饭没油性缺黏性,口感粗糙。想吃精致圆粒的大米,也要等到春节、国庆每人供应2斤。北京人喜欢吃的香油、花生油更难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菜籽油和大豆油。香油只在每年春节每人供应1两,是为照顾拌饺子馅用的。要吃点儿五谷杂粮、喝顿小米粥太难。因为只有产妇凭证明才能一次性购买5斤小米、2斤红糖,别人甭想。那时,买粮食不是件轻松事情,要带好粮证、粮票、油票,夹着面口袋、提着油瓶子,买一次粮食蹭一身面,又脏又累。
到上世纪80年代,国民经济逐步好转,粮店供应极大改善。1984年,于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商业部在兰州召开的粮食工作会议指出,今后粮店要逐步改造成粮油食品店,做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搞好三个转化,即由粮食向食品转化,由经营生食向熟食转化,由只卖平价粮向平议兼营转化。“兰州会议”像一盏明灯,指明了粮店的发展方向。这一时期,有条件的粮店都建立了“主食厨房”,经营切面、挂面、馄饨皮、饺子皮、馒头、大饼,有的粮店还自己烤面包,卖早点。据统计,到上世纪80年代末,粮店食品、副食品的销量占居民口粮销量的60%,极大满足了居民特别是双职工家庭一日三餐的主食需求。
再后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农业连年丰收,百姓再不被吃饭问题所困扰了。1993年5月10日,北京市政府决定,北京市粮票停止使用,买粮食不再需要凭粮票。这一天,全市人民无不欢欣鼓舞,笑逐颜开。从此再不用为没有粮票买不了粮食发愁了,想吃什么买什么,想买多少买多少,太让人开心了。至上个世纪末,北京市1500家粮店,经过改制,大多数办成了粮油食品店或粮油食品超市。
如今,走进宽敞明亮的粮油自選店,我们会发现,各种小包装粮油的出现,使购买更方便。再见不着排着队夹着面口袋提着油瓶子买粮油的场景了。告别当年的“两白一黄”,粮油品种琳琅满目。如今光是面粉就有雪花粉、饺子粉、麦芯粉、自发粉、富强粉、标准粉、全麦粉等几十个品种。大米也有稻花香、小站稻、珠光米、免淘米、齐眉米、细苗米等。昔日只有皇贵才能享用的香米、紫米、黑米,也早上了百姓家餐桌。再看食用油专柜,各种国产的、进口的、大小包装的橄榄油、山茶油、红花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菜籽油、玉米胚芽油、小麦胚芽油,让人目不暇接……
听完白少川老先生讲述的故事,我深受触动。继续向前,又看到了粮油仓储和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演变,最后,就到了爱粮节粮、粮油科普部分。就在不久前,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时刻警醒着我们,要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我深深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要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珍惜粮食、崇尚节俭的传统美德,不丢掉一粥一饭。兴于勤俭,亡于奢靡,要“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其实,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这次来到首都粮食博物馆,不仅全方位了解了粮食的起源,也了解了一代代北京粮食人为保障首都粮食供应,维护首都粮食安全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博物馆中一件件老物件,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场景,一组组模型,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激发我对粮食未来的憧憬。首都粮食博物馆为我们触摸历史,感知现代,眺望未来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舞台,也让我们共同期待首都粮食行业发展的新契机、新辉煌。
最后,感谢首都粮食博物馆副馆长史亚莎女士及馆内工作人员的热情帮助,也祝首都粮食博物馆越办越好。
(资料由首都粮食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