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大开发20年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历史进程、存在问题与未来路径

2020-01-06林建华

关键词:生产总值排放量绿色

林建华, 李 琳

(西北大学 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始于1999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至今已实施20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和人均产值迅速增加,从1999年到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2 433.56亿元增加到16 8561.6亿元,增长了约12.5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 545元增加到49 892元,增加了45 347元,增长了约9.98倍(1)根据2000年和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在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承受了巨大压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条件,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自然资源储备区,既要为全国提供生态环境这一公共产品,又要为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和原材料,同时在西部大开发中还要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尖锐矛盾,不可持续问题尤为突出,迫切需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转型。绿色发展是基于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将环境保护视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前提和基础的新型发展理念。具体来说维系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核心[1]。因此,本文聚焦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西部大开发20年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揭示这一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西部地区未来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 西部地区的区位特点与经济的资源型特征

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质构造,形成了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资源禀赋条件。

(一) 西部地区的区位特点

1.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屏障。由于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多样,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水资源供给、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如青藏高原中东部的草地和湿地的生态系统状况直接决定我国三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草原可以防止戈壁沙漠前移,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生态环境具有外部性,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不仅影响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会对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西部地区是决定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要害地区。

2.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自然资源储备区。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种类十分齐全而且储量非常巨大。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主要能源储量在全国总储量中占比很高,截止2016年西部地区上述三大能源储量分别为1 155.44亿吨、146 336.1万吨和45 240.31亿立方米,占全国比重分别为46.30%、41.8%和83.22%(2)根据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正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主的资源型经济。目前,西部地区原煤、原油、天然气的工业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比分别达到58.17%、32.24%和81.92%(3)根据2017年和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西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的能源、化工和原材料供应基地。

(二) 西部地区经济的资源型特征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自然资源储备区,也是生态脆弱区。我国北方半干旱农牧交错带、西北干旱绿洲边缘带、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和石灰岩山地地区、青藏高原等5个典型的脆弱生态区全部集中在西部。由于经济、教育、技术水平落后,长期以来贫穷成为西部地区的标签,西部地区只能通过对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大规模开采来获取经济利益,形成了高度依赖资源的经济体系。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发,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破坏,不仅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国家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江河、湖泊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调;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草原沙化进程加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二是环境污染严重。西部地区主要以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初级加工为主导产业,能源及化学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三废”污染严重。三是资源稀缺性增强。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加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低下,存在大量浪费,快速消耗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使西部很多地区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在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约束下,基于资源优势形成的资源型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由生态环境恶化所衍生的自然灾害频仍成为西部大开发展战略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明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

二、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20年历程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一主线,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本文也将从生态环境建设、污染治理以及资源利用等3个方面对西部大开发20年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的事实考察,以揭示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的绿色发展提供借鉴。

(一) 生态环境建设方面

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工程

西部大开发20年,西部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主要有: (1) 水土保持工程。它包括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京津风沙源治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等11个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 退耕还林工程。在1999 年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基础上,2002年发布《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退耕还林工程在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全国25个省区市全面展开。按规划逐步将生态环境脆弱,容易造成生态破坏而引发沙尘暴、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耕地停止耕种,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3) 退牧还草工程。从2003年开始,国家在西部8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启动退牧还草工程,工程惠及174个县、90多万农牧户、450多万名农牧民。(4) 天然林保护工程。该工程涉及17个省、724个县、14个自然保护区,目的在于控制天然林资源消耗,解决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5) “三北”防护林工程。西部大开发实施之后,始于1979年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第4期开始启动,将防沙治沙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6) 生态移民工程。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西部大开发以来, 西部各省区市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移民工程,将生活在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条件恶劣地区的人口搬迁至生态环境良好以及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区域。

此外,西部地区还实施了湿地保护与恢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青海湖周边生态治理、三峡库区国土整治、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果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森林资源总量及其占比均不同程度提升。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17.76%增加到2017年的27.06%,森林面积在全国占比由48.26%上升到59.79%,林木蓄积量由1999年的6.27亿立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8.93亿立方米,在全国占比由56%上升到59%。

此外,西部地区其他主要生态资源的总量也显著增加(见图1)。1999—2017年间,造林面积由1999年的257.31万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417.96万公顷,自然保护区面积由1999年的7 401.4万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12 019.5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由1999年的3 220.49万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6 727.71万公顷,耕地面积由1999年的3 452.95万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5 040.89万公顷。

图1 西部地区主要生态资源总量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00—2018年统计年鉴整理。

同时,除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比有所下降外,其他主要生态资源在全国的比重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见图2),造林面积占比由1999年的53.00%上升到2017年的54.41%,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占比由1999年的41%上升到2017年的53.46%,耕地面积占比由1999年的26%上升到2017年的37.37%。(4)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00—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从纵向和横向比较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20年来,西部地区实施了大量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但相对全国整体水平而言变化不大。

图2 西部地区主要生态资源占全国比重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00—2018年统计年鉴整理。

(二) 污染防治方面

西部大开发以来,为解决大气、土壤、水资源等的污染问题,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时政府不断加大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由2005年的335.2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 278.40亿元,增加了5.8倍(5)根据西部各省2006年和2017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多种措施共举,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1.西部地区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西部大开发以来,针对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 (1) 加强重点流域、水域的污染综合治理。加大江河上游等重点流域、水库及其上游、湖泊等水域的污染防治力度,建立流域—控制区—控制单元分区的管理体系,改善水污染状况。(2) 加强城市环境污染整治。从污染源头进行控制和治理,以切实解决城市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问题。(3) 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我国从2000年起开始推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及其标准,通过建设绿色矿山、矿山公园等措施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4) 加大饮用水水源污染整治力度。对水源地上游高污染高风险行业实行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强化对存在水源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或个人的督察,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提高水质达标率。(5)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行农村改水、改厕、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作,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土壤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方式;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等。

2. 西部地区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果

通过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工业废气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其占全国比重可以反映出西部地区污染治理的现状及成果。由于2016年和2017年部分省区废气、废水排放数据缺失,因此本文统计的西部地区“三废”排放量及其全国占比均截止到2015年。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环境污染状况有所改善。由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见图3)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对于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尤其是2011年以来,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的强度显著提升,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开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图3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06—2017年统计年鉴整理。

西部地区污染治理状况通过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其全国占比的变化(见图4)、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其全国占比的变化(见图5)、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其全国占比的变化(见图6)可以直观看出。

图4 西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及占全国比重数据来源:2000—2016年各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1999—2015年,西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由30 602.36亿标准立方米增加到178 913.86亿标准立方米,在全国占比由24.1%上升到26.11%,总体呈递增趋势。尤其在1999—2010年间增长迅速,2010年西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占全国比重达到27.66%,此后其增长速度缓慢回落。西部大开发20年间,西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在增长,但从相对量而言不大,考虑到经济增长因素,说明西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得到一定控制,扭转了大气污染加剧的势头。

图5 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占全国比重数据来源:2000—2016年各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1999—2015年,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由473 616.38万吨降至391 646.39万吨,在全国占比由22.91%下降到19.63%,总体呈下降趋势。以2008年为界,此前西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其在全国占比也达到23.62%,此后,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其占全国比重开始逐年下降。同1999年相比,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了17.31%,说明西部大开发20年工业废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相关防治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1999—2015年,西部地区固体废物产生量由22 217.48万吨增至111 100 万吨,在全国占比由28.32%上升到33.56%,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从2010年到2011年增长迅速,2011年之后基本平稳。西部地区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加固然有经济增长的因素,但结合其在全国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势头,不难看出,固体废弃物排放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污染状况持续加剧。

图6 西部地区固体废物产生量及占全国比重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00—2016年统计年鉴整理。

综上,西部大开发20年来,西部地区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防控污染物排放,但除工业废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外,工业废气和固体废物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均有所增加,考虑到污染物排放具有累积效应,西部地区环境污染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三) 资源利用效率方面

西部地区的发展首先应依托于因资源优势而形成的资源型经济,因此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就成为西部地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十一五”规划提出强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6)参见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1. 西部地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主要有:(1) 组织开展重点城市、行业和园区循环经济试点。自2005年起西部地区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并逐步形成了在农业、能源、化工、冶金、建材等不同领域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此带动当地产业清洁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绿色发展。(2) 规范自然资源开采秩序,提升工业废物综合利用。规范自然资源的开采标准,鼓励企业改进开采技术,提高开采效率,综合利用废渣及尾矿等工业废物,减少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大量浪费,提升工业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扩大和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保证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加强城市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回收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等。(3) 切实落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加快推进国土整治,强化土地整理。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保护耕地和控制建设用地、加强土地整治、实施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措施等实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以及集约利用。(4) 鼓励发展三峡库区等区域高效生态经济。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以特色资源优势为依托,鼓励三峡库区等区域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经济,综合利用区域内的农业生产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减轻对区域内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西部地区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取得的成果

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可以通过能源利用效率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图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废气排放量(图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废水排放量(图9)以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图10)及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较反映出来。同前文一样,由于统计数据缺失,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废气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3个指标也截止到2015年。

图7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00—2018年统计年鉴整理。

1999—2017年,西部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虽然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二者差距在逐渐缩小。1999年西部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2.05吨标准煤/万元,到2017年则下降为0.76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了62.93%,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显著。从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来看,西部地区199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0.5吨标准煤/万元,到2017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0.22吨标准煤/万元,差距进一步缩小,这说明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力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废气排放量来看,1999—2015年,其数值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逐渐缩小。1999年西部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废气排放量为1.93标准立方米/元,到2015年则下降为1.23标准立方米/元,下降了36.27%。从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来看,西部地区199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废气排放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0.53标准立方米/元,到201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0.24标准立方米/元,差距缩小。

图8 西部地区及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废气排放量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00—2016年统计年鉴整理。

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废水排放量来看,1999—2015年,其水平持续显著下降。1999年西部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9.93吨/万元,到2015年则下降为2.49吨/万元,下降了91.68%。从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来看,西部地区199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废水排放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8.15吨/万元,到201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0.41吨/万元,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显著。

图9 西部地区及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废水排放量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00—2016年统计年鉴整理。

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固体废物产生量来看,1999—2015年,其数值总体也波动下降,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有所缩小。1999年西部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40吨/万元,到2015年则下降为0.76吨/万元,下降了45.71%。从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来看,西部地区199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固体废物产生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0.53吨/万元,到201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0.28吨/万元,差距缩小。

图10 西部地区及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固体废物产生量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00—2016年统计年鉴整理得来。

综上可见,西部大开发以来,通过一系列措施,西部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一直在提高,并且在某些方面提升的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西部地区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四、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通过系统梳理西部大开发20年来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以及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实践,通过时间序列数据所进行的纵向、横向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我国在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我国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西部地区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加大,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有效控制,但由于粗放的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发展方式并未根本转变,加之资源环境问题的不可逆性及累积性,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

(一) 粗放发展方式并未转变

西部地区粗放的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导致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基于资源优势,西部地区成为我国的能源、化工和原材料供应基地,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和粗加工为主的资源型经济。由于经济、教育、技术水平落后,经济结构单一、低级,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无法依托技术进步实现绿色发展,加之符合绿色发展的新兴产业培育不足,使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呈现出典型的“三高一低”特征,即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和低效率,资源型经济粗放的发展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1999—2017年,西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从32 456.91万吨标准煤持续增加到129 398.36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率为8.48%(7)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00—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但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7年西部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固体废物产生量为0.70吨/万元,而全国平均水平仅为0.40吨/万元(8)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在高排放的同时,西部地区对排放物的综合利用水平相对低下,2017年西部地区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仅为43.77%,低于全国同期54.64%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尽管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发转模式的转变,包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行清洁生产等,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粗放发展方式并未转变。

(二) 生态环境没有根本好转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但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力存在很大差异,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区都集中在西部地区。在谋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西部各省区并未考虑不同的资源环境特征,资源型经济全面开花,使不适于经济开发和人口集聚的生态脆弱区和生态屏障区也因追求经济增长而遭到开发、破坏。生态环境破坏导致自然灾害频繁,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以高度依赖自然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为例,从2010—2017年,西部地区因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造成的农作物绝收面积占全国的比重、农作物绝收面积占全国农作物绝收面积的比重分别从20.07%、11.78%上升到22.06%、25.00%(9)根据2011年和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从2005年到2017年,西部地区林木蓄积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其在全国的占比却相对下降,由2005年的62%下降到2017年的59%;从1999年到2017年,虽然自然保护区面积由1999年的7 401.4万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12 019.5万公顷(10)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00—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但其在全国占比也有所下降,由1999年的84%降至2017年的82%,尤其是从2011年到2017年,西部地区自然保护区面积不增反降,由2011年的12 277.09万公顷降至2017年的12 019.5万公顷。上述现象说明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措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三) 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西部地区“三废”排放总量一直居高不下,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污染问题逐年累积,已经触及环境承载力的边界。以大气污染为例,2000年西部地区SO2排放量为1 734.88万吨,2016 年增加到3 539.27万吨,年均增长4.6%。2010年CO2排放量为76 557.05万吨,2016年增加到304 457.6万吨,年均增长9%(11)根据2011年和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整理。。除污染物排放总量随着经济体量增大而不断增加之外,西部地区对污染物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且呈下降趋势,使污染物加速累积,也加剧了环境污染状况的恶化,如西部地区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从2011年的55.1%降低到2017年的43.8%(12)根据中国及西部各省2012—2018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并且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大气污染,西部地区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也十分严重。以土壤污染为例,西部地区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是云南、四川、甘肃白银市、内蒙古河套地区。云南地区有37个县的单个元素超标率在30%以上,河套地区共有近30万人受砷中毒威胁(13)见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2014年4月17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可见,环境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

西部大开发20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能源消费总量也快速增长,但由于能源结构不合理,多以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环境污染问题突出。2014年西部地区(西藏、重庆除外)(14)重庆、西藏能源消费总量数据缺失。原煤的使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约60.8%[2]114-138,高投入导致高排放,大量污染物逐年积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最近几年连续出现的严重雾霾天气实际就是污染物持续累积的结果。虽然我国采取了更严厉的环境管控措施,加大了污染防治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状况的恶化,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污染的状况。

(四) 资源利用效率依然低下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废气排放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废水排放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均持续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有明显提升,但从图7、图8和图10可以看出,从1999年到2015年,上述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也在持续下降,西部地区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废气排放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之有较大差距。这说明,虽然从纵向发展历程来看,西部大开发20年西部地区资源利用效率有大幅度提升,但从与全国水平横向对比来看,西部地区整体资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资源浪费依然严重。固体废物产生量占全国比重在2016年和2017年继续上升,由34.69%达到35.02%。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自2014年起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稳定保持在0.28吨/万元,差距不再收敛,说明西部地区节能减排措施实施的力度没有继续加强,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停滞。

资源利用效率水平相对低下,说明西部大开发20年,西部地区的经济虽然迅速增长,但资源型经济粗放发展的特征仍然明显,经济发展对资源型经济的路径依赖严重,绿色发展转型难度很大。同时,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对人才和资本的“虹吸效应”,导致西部地区人才和资金外流,抑制了西部地区的研发投入,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使传统的资源型经济无法通过技术进步实现升级改造,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新兴产业的产生,更加剧了绿色发展转型的困难。

五、 西部地区未来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态环境尚未实现根本好转,当前我国已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要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此,西部地区需要总结西部大开发20年来的发展道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确定未来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前文所述,西部地区基于资源优势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现状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很长时间我国都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并形成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了西部地区这种粗放的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模式。至今,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获取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不仅导致了生态灾难,而且使西部地区自身发展陷入困境,不可持续问题越来越突出,西部地区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西部地区应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由数量、速度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由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向集约、环保的发展转变;由经济主导型发展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转变;转换经济发展动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发展。

(二) 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不同功能区

为形成区域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我国于2011年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始推进主体功区建设,其目的在于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将经济发展、国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的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新举措,西部地区应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对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其绿色发展的路径。对于优化开发区域,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其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其通过创新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对于重点开发区域应引导和支持其建立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在坚持面上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点状开发,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形成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对于禁止开发区域,应依法依规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对自然生态的人为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3],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对于其中生态环境极其敏感和生态功能十分重要的区域,应引导超负荷人口平稳有序转移。

(三) 推进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绿色发展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绿色发展,应大力推进西部地区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绿色发展。一是整合资源,淘汰落后产能。由于许多中小企业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原始、工艺落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大,废弃物排放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严重。因此,西部地区应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对资源型产业生产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资源效益。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回收率,实现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建立绿色生产方式。三是大力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使能源结构更加合理。降低对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需求和依赖,大力发展和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四是拓展产业链,推进产业向高端、产品向终端发展。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产品低级、附加值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应拓展产业链,提高资源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产业向高端、产品向终端发展。

(四) 培育符合绿色发展的新兴产业

积极培育符合绿色发展的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一是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西部地区天然地貌奇特、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可以凭借丰富、多元、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并通过旅游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西部地区新的支柱产业。二是西部不同区域应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符合绿色发展的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体系。如成都提出将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等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具有成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西安在保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等“三个经济”;重庆提出发展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高端交通装备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农业在西部地区占有重要地位,要实现绿色发展,西部地区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节地、节水、节能、高效为特征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

猜你喜欢

生产总值排放量绿色
绿色低碳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和养分排放的影响
2020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2019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什么将取代国内生产总值?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本地生产总值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