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我省农村体育推进问题的一些思考

2020-01-06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全民农民

张 犁

(西安体育学院 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8)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在2018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由此可见,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将广大农民的生活,生产,医疗和教育问题摆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其中,体育作为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教育,健康和社会交往等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文中进一步明确“要加强党对农村社会建设的领导,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这为各级党组织,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体育主管部门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其中,体育事业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近些年对我省农村体育事业的研究,笔者认为当前我省农村体育事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农村体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市与农村、关中与陕南陕北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发展不够平衡,特别是在体育人口、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科学指导等方面的差距较为突出。区域性经济,文化的差距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得也极为明显,这既不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所有群众都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巨大好处,同时也打击了一些地区的农民体育爱好者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陕西各地市基本都建设了较为现代的体育场馆,但与此相对的是职业体育的建设较为落后,陕西省拥有职业体育队伍的城市仍然只有西安,延安等几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发展严重不均衡。二是农民体育健身意识普遍淡薄的问题。农民对体育的理解和认识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春播夏管,秋收冬藏,体力劳动量较大,认为劳动就是体育运动,缺少投身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同时各地方政府对体育活动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缺乏有效的组织指导,村镇一级的政府和党组织也没有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其推广往往流于形式。三是农民体育消费水平较低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农民收入逐步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农民还不愿意把钱花在体育健身上,相关企业也没有推出符合农民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的体育健身服务,这导致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购买相关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四是体育赛事活动匮乏的问题。目前绝大多数全民健身及体育赛事活动都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除少有的自发组织的村民运动会外,几乎没有其他体育赛事活动,全民健身的整体氛围还未完全形成。

针对这些问题,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体育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的具体指示,对于陕西省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在推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要着重做到五个“全覆盖”。

一是要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体育设施是农民体育健身的基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全民健身项目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新建一批村级健身广场、健身步道、村民健身中心等体育场地、场所,安装一批满足不同需求的体育健身器材,鼓励开放校园运动场地,确保农民能够足不出村、随时随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二是要实现全民健身宣传全覆盖。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做好科学健身示范,发挥集体展演吸引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发挥体质监测技术提供科学健身案例,对农村人口开展全覆盖的全民健身和科学健身宣传,有效提升农村群众对“体育强国”战略及我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知晓率,以及体育健身的参与率。三是要实现体育社团全覆盖。指导各乡镇成立老体协分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分会,积极参与农村体育事业发展。鼓励各级单项体育社团组织向农村延伸,普及各项体育运动。支持各级体育协会进农村、进社区,指导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健身活动。四是要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全覆盖。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要侧重在乡镇推荐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带动农村体育健身运动的普及发展。同时,要发挥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质较高的优势,加强对农村人口体育健身活动的培训、引领、推动和指导。五是要实现重点健身项目全覆盖。优先普及和发展广场舞、乒乓球、羽毛球、篮球、门球、棋牌、垂钓等受农村群众欢迎的体育项目,构建合理的农村体育竞赛体制,鼓励组建民间体育队伍,常态化举办民间体育赛事,丰富体育文化生活,增强体育项目的趣味性和吸引力,紧紧依托体育项目营造农村全民健身氛围,增加农村体育人口。

此外,学校和企业等相关单位也应该将农村体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列为自身工作的重点,我省刚刚体育类院校应该积极推进农村校园体育工作的发展,定期派遣优秀体育教师深入农村,为当地群众和学生普及体育文化,宣传党对农村体育事业的政策,提升体育事业在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各大体育企业也应该结合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经济状况和消费习惯,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一套适合我省农村市场的体育消费模式,从经济角度促进我省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全民农民
全民·爱·阅读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广西体育事业发展实力的区域差异及协调发展策略研究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