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校形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6康丹丹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形体课前预习动作

康丹丹

(重庆邮电大学 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

微课是一种具有指向性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个重要内容或者关键节点而展开的,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网络技术为支撑,是当下一种新兴的教学形式。将微课运用到高校形体课程教学活动之中,可以将其精炼、短小、便于传播、易于收藏等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改善当前高校形体课程教学的低效局面,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均能通过微课得到满足,这对提升形体教学效益和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微课在高校形体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 能够唤醒学生形体练习兴趣

在传统高校形体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示范教学法,即自己在前面展示动作,学生跟在后面学习,或者直接通过理论讲解的方式指导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难以激起学生的练习兴趣。而微课的介入,让教学内容变得短小精悍,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学生呈现声像兼有、图文并茂的画面,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利于唤醒学生的练习兴趣。

1.2 有利于提升学生练习效果

在传统高校形体示范教学中,教师难以控制动作的快慢,很多稍纵即逝的动作学生无法看清楚,难以掌握其精髓。这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而微课的介入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观看微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控制动作呈现的快慢,将一系列的动作分解成若干个小动作,然后逐一学习,再将其连贯起来。这样的练习方式能够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形体动作的精髓,从而做到有效练习,取得满意的练习效果[1]。

1.3 能够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兴趣爱好、身体柔韧性、动作协调性等各个方面有所差异,所以在形体练习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也不尽相同。然而,由于课时限制等各种原因,教师很难给予学生一对一的针对性指导。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有些学生“吃不消”,而有些学生“吃不饱”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形体教学效果。而微课的介入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形体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微课,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控制学习进度,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到掌握所有的练习动作。对于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练习任务,让学生观看微视频进行拓展训练。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均能得到满足,从而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2]。

2 高校形体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2.1 精心制作形体训练的微课视频

与传统高校形体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或讲解不同,微课的教学载体主要是网络视频。因此,在利用微课对学生进行形体训练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落实的一个环节就是微课视频的制作。高校形体课程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包含的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的时候不能随意、盲目地寻找资源,要立足实际,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堂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收集素材,再利用这些素材制作教学视频,为学生创建一个项目齐全、内容充实的形体教学视频库[3]。一般来说,微视频的制作主要有教师自己制作、从网上筛选下载这两种方式,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微视频的时候,教师应当控制好视频的时间。微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教师要将微视频的特点展现出来。通常来说,一个微视频应当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比如某一个姿态的控制练习或者某一个形态的控制练习等,内容要少而精。如果教师直接从网上下载,也可以通过剪辑等方式进行处理,精简视频,使微视频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2.2 利用微视频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丰富,形体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进入状态,从而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就目前高校形体课程开设情况来看,整体课时偏少,如果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很难让学生扎实掌握形体练习技巧。如果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就能及时跟上教师的脚步,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吸收。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对某些动作的理解存在疑惑,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及时向教师提出来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效益最优化[4]。所以,在形体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教师应当在上课前几天将微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自主下载观看、练习,及时找到自己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接下来课堂上的有效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2.3 课堂上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

学生经过了课前预习,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难点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知道自己的薄弱之处。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抽取几个学生进行形体动作展示,以检测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形体动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收集,并让其他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课前练习的时候遇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疑惑,教师要认真倾听并收集,然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案。在问题收集之后,教师要结合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5]。一般来说,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是教学难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对教学活动中的关键节点,即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一边讲解理论知识,一边将问题的答案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每一个形体动作。在讲解结束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找到学生形体动作练习中仍然存在的问题,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纠正,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所有形体动作。

2.4 利用微视频指导学生课后复习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方方面面都掌握到并不切实际。在课后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尤其是学生形体动作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表现出来的薄弱之处,教师可以从网上寻找相关的专题视频,也可以自己制作视频,然后将这些视频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下的时候反复观看、练习,直到完全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对于学习效果较好,在课堂上基本上已经掌握所有动作技巧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推送一些难度系数更高的拓展内容,让学生课后自由练习,以满足学生的形体练习需求,从而达到提升形体教学水平、落实因材施教教学目标的最终教学目的。

3 结论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微课在高校形体课程教学中的介入能够唤醒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能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高校形体教师要认识到微课的价值,并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找到形体教学与微课教学之间的最佳契合点,实现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形体动作的掌握并对利用微课对学生形体动作进行规范,以此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气质。

猜你喜欢

形体课前预习动作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动作描写要具体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