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中克服跨栏跑技术心理恐惧的教法研究

2020-01-06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跨栏因素

陈 平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四川泸州646000)

跨栏跑动作技术作为田径运动中重要的动作技术之一,在大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掌握跨栏跑技术动作,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田径运动之中。跨栏跑属专项运动项目,在田径运动中属径赛项目,主要以时间长短来决定比赛胜负,而大学生学习跨栏跑不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体生长发育,还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跨栏跑技术中过栏动作需上肢与腿部充分折叠,此动作能提高学生身体柔韧程度,提升体前屈成绩,有助于提升中考体育成绩;其次在学生参与跨栏跑时,全身肌肉处于紧绷状态,有助防止学生身体机能的下降。故跨栏跑技术的重要性,已成为中学阶段,大学生必须掌握运动项目。而跨栏跑因其独特的器材及独特的运动方式,故在中学阶段的开展受部分因素的影响下,极难开展教学,大学生心理恐惧则是其中一种影响跨栏跑教学的重要因素,故本研究为更好的促进跨栏跑技术的教学,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恐慌问题作出进一步研究分析,前学者何选在《跨栏跑教学中的心理训练方法》中提到,跨栏跑的心理练习是跨栏跑技术不可或缺的练习手段,还明确提出影响跨栏跑成绩的首要因素就是心理因素,为本研究在确定跨栏跑技术心理障碍的探讨提供理论依据。

1 大学生跨栏跑出现的心理恐惧类型

1.1 情景性恐惧心理

情景性恐惧心理顾名思义,为受脑海中的一些负面情景影响,在进行跨栏跑技术学习时,因学生自身通过视觉观看到部分学习跨栏跑失败从而导致受伤的情景,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深刻记忆,在自己进行跨栏跑练习时,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此类情景,从而导致恐惧的形成,对跨栏跑产生一种还未接触就产生惧怕的心理阴影,此类恐惧心理影响大学生学习跨栏跑技术较深远,且此类恐惧心理不仅表现在跨栏跑这一项运动项目上。而此类恐惧心理具有影响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形成因素简、克服程度难等特点,故是大学生学习跨栏跑技术的首要影响成因。

1.2 感染性恐惧心理

感染性恐惧心理是一种连锁恐惧心理,主要出现于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因上述情景性恐惧心理的影响导致在学习跨栏跑技术中失败,而另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不坚定的学生,会受失败学生所感染,导致这一部分学生在进行跨栏跑练习时,出现失误,久而久之会导致形成难以克服的情境性恐惧心理,而此类恐惧心理多为情景性恐惧心理的前兆,且此类恐惧心理具有形成方式简、连锁反应强、形成因素易进一步发展等特点,故此类心理在学习跨栏技术动作中成为一种普遍广的影响因素,是教师进行授课时因首要留意的恐惧心理现状。

1.3 自发性恐惧心理

自发性恐惧心理较为常见的恐惧心理,此类恐惧心理多出现于部分胆小且不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大学生群体之中,且具有性别偏向性特征,多出现于女生群体。自发性恐惧心理特点包括,恐惧程度强、恐惧性质不宜转变等特点,在自发性恐惧心理中,学生在参与跨栏跑学习时因恐惧心理的存在,故无法更好的进行跨栏跑技术动作的学习。

2 造成大学生跨栏跑畏惧心理的主要因素

2.1 对栏架高度的恐惧

跨栏跑运动,因其在跑动中需进行跨栏动作,故对学生有一定难度要求,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对自身的身体情况不够了解,对跨栏跑技术动作要领认识不够清晰,在初次接触跨栏跑这项运动时,对单纯认为跨栏就是跳栏,故易出现在学习跨栏跑过程中,主动尝试去跳栏,而栏的高度未调节好,导致学生摔倒,致使产生恐惧心理,而学生在进行跨栏跑练习时因对高度认知的不了解,且对自身素质不清晰,在这种情形下未对教师提出降低栏架的要求,硬着头皮去进行跨栏,造成动作技术练习失败甚至受伤,致使后续进行跨栏跑学习时对跨栏跑的栏高度产生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形成较深刻的情景性恐惧心理,最终造成学生不敢参与到跨栏跑的学习,从而引发放弃心理,故学生对跨栏跑技术动作要领认识的不清晰以及对跨栏高度与自身素质结合考虑的混乱,是造成恐惧心理出现的外部因素之一。

2.2 受练习环境的影响

跨栏跑运动的学习,需要学生全神贯注的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解、认真练习技术动作、认真观察动作要领。而在大学生学习跨栏跑运动时,会受到诸多繁杂因素的影响致使课程无法顺利进行授课,而部分客观因素是造成跨栏跑学习中恐惧心理出现的主要因素,练习环境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普通大学生因对体育运动参与较少,运动能力略显不足,而跨栏跑项目对于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少部分学生因年龄较大,身体素质发展较好,且经常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故学习跨栏跑技术动作时对动作要领掌握较快;而大多数学生,因年龄较小,身体素质较弱,属学习型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接触较少,在练习跨栏技术动作时无法快速掌握,且极易出现错误动作,且心理也处于不成熟阶段抗压能力弱;而这两类学生若在同一个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则易导致学生在练习时,出现嘲讽行为,而被嘲讽学生因心理未成熟极易出现恐惧心理,此类恐惧心理不仅是对跨栏跑运动的恐惧更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恐惧,故练习环境是导致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因严格重视。

2.3 教师教法的影响

据调查,体育教师在进行跨栏跑教学中,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是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更好的进行跨栏跑运动的关键因素。而教师在进行跨栏跑教学时,因跨栏跑项目的独特因素,导致跨栏跑项目需要使用部分特殊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授课,本研究走访调查高校体育教师60人,并对其进行访谈,了解得出各教师认为教学跨栏跑最适合的教学方式。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大部分在教学中进行跨栏跑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手段都按照自己的教学惯性思维进行授课,这样致使学生对于跨栏跑项目的认识会局限于表面层次,而只讲不练是大部分高校体育老师所出现的现状,只练不讲也是部分高校体育老师在授课时易出现的授课习惯。故错误的教法,会导致学生对跨栏跑技术动作认知的不清晰,更会使学生造成恐惧心理,直接影响跨栏动作技术的掌握。而研究表明,现今体育教师授课时对学生的心理教学几乎为零,故体育教师的教法是导致学生在学习跨栏跑动作时产生恐惧心理的关键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从学生角度观察得出,学生自身内在因素是造成跨栏跑动学习过程中形成恐惧心理的主要因素之一,故需迫切解决学生内在问题从而减少大学生恐惧心理因素的出现。

3.1.2 从教师教学角度观察得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的教学手段选择是造成学生形成恐惧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教师对跨栏跑教学前心理教学的忽略,成为形成跨栏跑心理恐惧障碍的首要原因,故教师的教学手段及方法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则可直接从根源上制约恐惧心理的形成。

3.1.3 从跨栏技术动作的特点来看,跨栏技术存在节奏性强、动作性难、素质要求高等特点,对大学生学习以及中学教师授课来说都是一种考验,故跨栏技术的独特特点是造成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必然因素,解决此类因素,能大大的提高学生对于跨栏跑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跨栏技术动作要领。

3.2 建议

3.2.1 学生因自我警示、自我告诫、自我调节以及自我学习跨栏技术动作要领

学生在进行跨栏跑学习过程中,因时刻做好自我警示,明确什么动作该做,什么动作能做,什么技术该牢记,什么错误该警戒。学生在学习跨栏动作时减少自我尝试,多听教师讲解,教师告诫过不能私自练习的动作就禁止练习,在未充分掌握技术动作要领时,拒绝自我尝试,而在产生学习压力时,因学会自我调节,通过解压的方式调节自身学习压力,而在面对练习攀比问题时,学会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有助于更好的减压和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3.2.2 教师应避免惯性教学提倡多模式教学

高校教师应积极学习外界先进教学手段,开阔思维减少教学惯性思维,把握每一个教学细节,分阶段进行教法安排。教学初期——讲解示范法:教师做学生看,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作表象;教学中期——分解教学法,让学生把握每一个技术动作细节,此时结合辅助动作练习(如:车轮走、栏架过栏腿等)及心理鼓励尤为重要;教学中后期——完整练习法,串联分解动作,逐渐形成完整技术动作;教学后期——纠错法,巩固技术动作同时,寻找细节错误动作并予以纠正。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跨栏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帕金森病患者跌倒恐惧心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最高的跨栏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体育课教学中跨栏架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