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神对视提问教学法的提出研究

2020-01-06孙媛媛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拉丁舞眼神眼睛

孙媛媛

(山东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在近七年的拉丁舞实践教学中体会到,无论是年龄大一些还是年龄略小一些的孩子,甚至包括于成人来讲,在团体舞的整体熟练度和默契完成度远远高于单人独舞的展示。调查得知甚至有一大部分同学害怕单独展示,包括害怕出错、不敢举手主动展示,害怕出丑,恐惧恐慌等原因,就算是在老师命令下必须展示,其表现舞蹈的展现效果水平、张力、速度、力量等都远远落后于自己在团体舞当中的水平和成绩,更不要提和优秀同学之间的比较了,更是差之甚远。这些同学表现状态主要有应付、不自信不在乎、无表情、畏畏缩缩、放不开害羞等,无论是在比赛或是日常的训练中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虽然动作都会条但只是单纯的走动作、随波逐流。众所周知,拉丁舞是一项外国引进的热情奔放的双人舞蹈的体育舞蹈项目,不仅需要强有力自信的肢体动作、热情奔放的对外展现力而且需要同伴间、舞伴间的无缝隙默契配合才能完成出彩的舞蹈质量和舞蹈本身的味道。尤其是在少儿拉丁舞的培训中更为重要,家长让孩子学习舞蹈尤其是拉丁舞这一外国舞蹈,主要是为了培养高贵典雅的气质气场和体型的修塑,但好多同学不敢面对镜子甚至自卑、害怕展示成为了他们学习拉丁舞上的重大困难。针对上述出现的现象,试通过心理教育疗法对学生们加强思想上的教育与认知学习。只有自我内部动机意识到需求与要改变,驱动才会有好的效应。眼睛是身体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与信息来源,通过加强眼神之间的传递效应来加强教师对学生自信的传达和认识并加以有效引导。采取眼神提问获得心灵上的交流,进而取代教师与学生传统的简单言语点名提问,让眼睛这一窗口发挥其内在的巨大作用,与心灵思维上进行碰撞与交流。

通过三周的探索与实践,效果显著。一部分学生明显提高了对自我肯定,增强了自信心,课堂上课氛围从沉闷变得活泼与生动,调动了极大多数同学的主动性,使他们奋勇展示、不胆怯不畏缩,勇于与老师对视去寻求渴望展现的机会。

1 眼神对视提问的概念

1.1 眼神对视

眼睛我们通常俗称它为心灵的窗口,而眼神可以称之为窗口的核心灵魂。著名的戏曲表演大师盖叫天先生在他的《粉墨春秋》一书中曾把眼神分为如下七类:“看、见、瞧、观、瞟、飘、眇”,一个眼神具有多重的内涵与文化。在与人的沟通中,眼神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直接反映出人内心的情感与态度。眼神对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交流与对接过程,神秘而又富有魔力[1]。眼神交流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眼神”两个字,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的交流接触中,其眼神的灵活变化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巧妙的运用和掌握好眼神在教育教学中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2 心理学辅助

从眼部动作中,可以揣摩出一个人的心思变化。医学研究发现:眼睛和大脑一样,都具有分辨问题的综合判断能力,而眼睛的一切活动变化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因此人的感情变化自会情不自禁地从眼睛中反映流露出来,它所流露的信息真实度胜过语言和其它的一切表现行为,因此观察一个人的眼部动作对于了解他的心思变化有极大的帮助[2]。徐特立说:“一首诗,描写一个情感,也许比一大篇论文还要深刻。”就是说教学要研究艺术,艺术能形象育人。俗话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生活中人们通过眼神的交流接触友好、亲切、害怕、焦虑、愤怒、憎恨等所有人类的情绪。眼神的接触在默默注意之中发挥作用并起着重大支配作用。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双边活动,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活动,同样也需要眼神的交流。课堂上当教师面对全班同学将要说话时,他的眼神更能引起全班人的注意,在说话之前和之后的时间之中,通过注视老师眼睛的眼神传递信号,同学们可以从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张合、视线的转移速度和方向、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等信息中可以分析老师的心理状态及情绪波动;同样,老师也能通过学生注视“自己”的眼神信息中从而分析学生的心理变化。美国的大文豪艾默生说过:“人的眼睛和舌头所说的话一样多,不需要字典,就能从眼睛中了解整个世界”。

2 眼神对视的教学方法

2.1 创设眼神对视提问的情境。提升默契配合度与心灵感应

眼神对视是在原有点名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造升级,通过老师和学生心灵上的默契度与眼神的对接共同完成。其方法非常简单:开始提问时老师给学生们一个语言信号,然后教师将眼神范围聚焦于将要提问的同学,这时所有的学生都会抬头看老师,学生去分析并确认老师的眼神范围,而被聚焦的同学会通过老师聚焦的眼神感受到老师提问的就是自己。再通过眼神与老师的两两相对视的几秒钟内进行确认,双方会产生互通的感应,从而在老师不需要张嘴也不用手势提问的状态下,单纯用眼神的默契度与感应就能做到心心相犀的无声提问。当老师进行提问的状态时,课堂的全神贯注率远远高于讲授式的课堂氛围,眼神对视的时候学生的好奇心与紧张性远远高于口头点名提问,这也会聚焦于同学们的注意力不容易走神。起初尝试是一种害怕紧张与胆怯的状态,慢慢的就是主动去寻找老师的眼神,去主动对接、匹配,从而进化到是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不仅不容易走神开小差而且会根固与老师的师生情。

通过对拉丁舞上课提问动作展示与理论知识的提问为例,第一周眼神对视为32次,对接成功为18次,成功比率为56.25%;第二周眼神对视为48次,对接成功为39次,成功比率为81.25%;第三周眼神对视为59次,对接成功为52次,成功比率为88.12%。

前期实验运行会有一些阻碍与繁琐,用的时间较多且配对率不高,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训练不仅在速度上、默契上、思想上有了改观甚至心理上也有了自信,不仅是学生跳舞有很大变化,而且作为老师也是很大的尝试与改变。前期大部分同学不敢去直视老师的眼睛,害怕接受老师提问,表现为恐慌,害怕,低头等状态。通过一段时间的多次数磨合,许多同学能够快速的觉察到老师的心思与眼神中反馈给“自己”的信息,并且能够大胆自如的尝试去匹配对接眼神。相比观察发现,不仅大部分同学的心理素质有所提升,而且能够主动与老师交流的学生人数也大幅度提升,极大地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课堂氛围变得积极与活跃就拉丁舞本身舞种特点来讲,热情、奔放、有感染力、有张力的特征更需要舞者在舞动过程中放纵自如,眉目有神,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传神的眼睛,所以眼神的训练对拉丁舞更为重要。

2.2 通过眼神对是沟通,获得情感上的交流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甚至一个眼神的肯定都会给学生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心里的建设远比知识的传授来的更为直接与有效,让学生爱上学习就要让学生认同老师喜欢并崇拜老师,让学生与老师之间零距离。一个眼神的对视提问可能仅仅只有几秒钟,但在这短短几秒钟从眼神中透露的关爱与肯定是学生一天回味的感知,让学生找到归属的温暖;相反一个凶狠批评的眼神也会让学生望而却步达到相反的作用。老师面对的是数名学生,而学生眼中只有一个老师,所以老师要加强眼神的训练与感化,从心灵的窗口出发多去主动与学生沟通,这也是对教师的职业提出了更大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要不断科研与探究更好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3]只有师生相处的关系亲近和睦、课堂的氛围活跃、才能有优异的教学成绩,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上课,才是素质教育快乐课堂的体现。

3 结语

对于眼神提问对视教学法的提出基于在这几年的基层教学实践中的发现。绝大多数的孩子不敢看老师的眼睛进行交流,甚至一些孩子在跳舞蹈过程中出现翻白眼不看镜子或者低头的现象。运用心理教育疗法加以实践改良,通过鼓励孩子大胆抬头、主动用眼睛去沟通、用眼睛去发现世界的美的观点来进行心灵碰撞的配合。相信不仅是对拉丁舞课堂的教学上有帮助,而且对于别的科目学科都会有一定的启迪与效果,利用心理疗法从心灵之窗的眼睛着手去开发挖掘孩子们更大的潜力。

猜你喜欢

拉丁舞眼神眼睛
生命的顽强
确认过眼神
爱拉丁舞的小包子脸吖
确认下眼神,你是不是靠谱的人
一起来学拉丁舞
搞笑秀
孙老师的拉丁舞裙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