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视域下高校思政的应对与变革
——基于大学生触媒习惯

2020-01-06

关键词:触媒媒介思政

陈 央

(浙江工业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亦反复强调高校思政工作之重要意义。高校思政工作的目标是让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而媒介化社会则将人们纳入到话语与意义的自我生产与自我传播当中。在主流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一方面受到新媒介使用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在制造着新的话语体系和网络流行文化,而这就是时下高校思政工作建设所面临的多元媒介语境。

媒介融合是技术的融合、政治经济的融合,亦是文化的融合。将高校思政教育与当前媒介融合的语境相结合,以当代大学生媒体接触习惯为视角,旨在通过大学生群体的青年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梳理,检视融媒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进而提出大学生思政教育与校园思政生态建设的媒介融合促进策略。

一、媒介融合与媒介化社会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源于媒体产业的内容实践,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逆的整体趋势,它体现了多层面(multidimensional process)媒介功能一体化的过程,反映了“互联网+传统媒介”的思维方式。“媒介融合”概念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认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2]。由是可知,“媒介融合”本义指各种媒介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趋势,即强调其物质性。随着媒介概念边界的扩展,媒介实践的不断深入,学界对融合的理解也从单一的技术驱动角度转向更多维的视角,开始意识到融合“影响了媒体的技术、商业、专业和编辑方面,促进以前分开的工具、空间、工作方法和语言的整合”[3]。

对于媒介融合,首先,媒介融合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其次,技术革新消灭了地理空间的桎梏,而且创造了新的“共在感”;最后,信息技术、传播载体和信息传播机构的融合势必形塑新的文化基因,伴生新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因此,跳出功能主义范式的理解框架,便可发现“融合”的外延不仅仅是中观层面的资本融合与技术融合,更意味着两种或多种技术融合后形成的某种新的传播方式,以及新的方式所带来的文化裂变与融合,进而返回至政治公共领域思考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从碎片化、次文化、即时性等媒介文化特点反观,如此动态往复。

媒介融合始于技术,并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再造,且最终将媒介化表征落实在日常生活中,重构社会关系,推动媒介化社会(Mediatization society)的进程,“它一方面指媒介对于日常生活实践的渗透,另一方面涵括了媒介与社会、文化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4]。从宏观角度看,可以将媒介技术的融合纳入改革开放以来剧烈变迁的“中国现代性体验”中。从微观生活习惯看,媒介融合推进了媒介的“微型化”,融媒体、自媒体与公民记者应运而生。依附于组织机构的传播主体在弱化和离散后形成了更为庞大的传播网络,原本单向度、连续的传播模式走向多维、立体、参与式的传播模式。从媒介融合到媒介化社会传播模式的变迁,使高校思政教育传播也同样面临转变。传统受众式、单向度、内容为王的教授、观看体验与参与式、体验需求强势、解构性的媒介环境所呈现的困境,形成了不可回避的矛盾。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政治与价值自觉渐渐凸显,高校思政工作新的政治性成为新的社会潮流与历史进程,教育和文化的互动成为媒介化的类互动。当代大学生在媒介融合语境下成长起来,作为赛博空间的数字“原住民”,媒介赋予他们更多的选择性与自由度,他们也反过来更积极地创造着自己的文化认同和价值选择。同时,媒介融合带来的多元价值对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触媒习惯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挑战

媒介融合不仅改变媒介生态,推动媒介化社会进程,更在微观层面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触媒习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学效果产生了冲击。作为国家高等人才的培养基地,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首要的教育传播活动,“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和有组织性的影响,从而约束并引导具有思想政治修养的学生群体,使他们形成符合中国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5]。传统的思政教育侧重于传播内容和渠道的研究,在传播媒介和接受效果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体现的是媒介融合所产生的“后喻文化”,而“后喻文化”是由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一种文化反哺现象,指学生(晚辈)向教师(长辈)传授知识经验,教师(长辈)反过来向学生(晚辈)学习的文化。显然,过去的思政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后喻文化”的图景。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的权威感与时下大学生去政治化的新媒体接触习惯形成了冲突与摩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双向交流式触媒习惯与单向灌输式思政教育的矛盾。媒介融合拓宽了传媒的公共性边界,客观上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感。随着互联网发展不断深化,媒介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融合,使得高校学生生活呈现出数字化现象。据调查显示,社交(即时通信)成为了当前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而这些现象背后反映的是当代大学生对于即时性交流和互动性参与的需求。依托于通讯类社交(QQ、微信)、内容类社交(知乎、豆瓣、微博、贴吧等)及泛娱乐化社交(快手、头条、抖音、SOUL)等各类平台,每个个体都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评论与交流,社交媒介的泛化和即时参与感不仅适应青年学生“阅后即焚”的触媒习惯,亦由此激发出新的社群意识、身份认同。较之当下的思政教育模式,融合往往止步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高校校园思政生态建设依旧以灌输式路径、单向度输出为主,这也意味着参与度和多样化的缺位。当代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初始中介已经从课堂和课本转向他们自己的文化消费与媒介参与。当高校思政教育没有及时深化对媒介融合内涵的理解时,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自然面临着被肢解的危险。如果不挖掘融合背后的文化模式和用户习惯,那么学生面对表面化的融媒体思政环境,充其量不过是徒有其表的在场,而媒介融合的本质与思政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场”,而是“参与”。

二是媒介接触偏好的“娱乐性”与思政教育内容的“权威感”之间的冲突。据酷鹅用户研究院联合腾讯网产品研发中心发布的《“95后”社交行为洞察报告》数据显示,相较于“95前”人群,“95后”的娱乐诉求突出(“95后”为63.3%,“95前”为46.4%)。与此同时,CSM媒介研究对国内12个城市受众媒介消费特征的分析,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网络视频内容,15~24岁年龄群体最喜欢的主类型均是综艺/娱乐类节目(电视平台和网络平台所占比分别为53.25%和57.5%)。这一媒介接触情况及偏好表现出强烈的年龄特征,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大学生媒介偏好的浅俗化和娱乐化,还有去权威化。去权威化的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感的消解。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使传统的教育者身上“传道受业解惑”的光环不断被消解,“教师不再是单一的领导者、裁判者、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激励者”[6],思政工作者在学生面前相对没有预设性的权威感。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宏大叙事的漠视。当今的“95后”大学生在兴趣驱动的娱乐社交中攫取流行的“文化快餐”,这种关照自我的“小叙事”需求与思政教育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的“大叙事”目的形成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学生课上课下对思政教育内容的随意和应试现象。

三是融媒传播内容的“碎片化”“美感化”与传统思政教育形式的“冗长性”“乏味性”的对立。移动智能设备和移动互联网4G的普及,使人们接触、获得和使用讯息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伴随着媒介融合与大众消费升级,大学生消费行为从功能型消费转向心理消费。高校学生的触媒习惯日益碎片化,其注意力被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不同的媒体分割,小众与个性成为主流。在物质相对充盈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更看重对美和对个性化趣味的追求。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支持下,信息更新瞬息万变,其内容的丰富与数量的庞大,要求信息生产者提供“具有高粘度性、冲击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提高受众的阅读信息的内容”[7]。视听传播媒介注重顺应触媒习惯的碎片化趋势进行转型。以当下短视频为例,其“个性”“好玩”“沙雕”等特点恰恰满足了如今大学生不喜欢随大流而追求个性化的特点,他们通过短视频的创作分享来满足被认同、被理解的社交需要,而这种需求相较于之前一代人更为迫切。这一趋势使学生习得“想要的知识”,缺乏“需要的知识”。思政教育需要在大学生触媒习惯的参与式、娱乐性和碎片化导向中完成差异共存,只有解决媒介融合与思政生态之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才有可能借媒介融合之力,善用其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构建“大思政”格局。

三、高校思政工作的媒介融合促进策略

媒介融合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以及高校思政工作的挑战,客观上要求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以面对动态的、多元的、复杂的媒介融合语境。同时,挑战也意味着机遇。在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技术不断迭代,麦克卢汉对于媒介作为人的“延伸”的隐喻却从未消散。但在新技术融合创新的当下及未来,媒介不仅仅是延伸,它还成了人的社会属性之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了社会关系的共在感。融合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产物,其本身运作功能、手段及价值在优势叠加效应下得到了全面提升,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8]。媒介融合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新条件,客观上要求高校思政生态开辟新途径。综合当代大学生触媒习惯的特点、心理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特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尝试。

第一,认识融媒对于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意义,在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抢占舆论话语权高地。融媒所构筑、传导的多元化价值观虽然有利于高校学生在相对自由的逻辑语境下开拓眼界,但其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所带来的差异性,容易使得别有用心者有空可钻,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进行错误引导。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在正确的政治理念引导下,在坚持立场、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利用融媒信息传播共享性、即时性、互动性的优势,贯穿正确的政治舆论导向。同时,针对融媒所存在的固有缺陷,要建立完善的处理机制。对于负面消极信息的处理,要改变以往简单粗暴的做法,在尊重融媒运行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回应,做到既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权威性,又能使得高校思政工作在新媒体渠道传播中保持“亲民”与“民主”,真正赢得学生群体的喜爱与拥护,进而掌握融媒舆论话语权。

第二,正确理解思政生态与融媒的互嵌式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各大高校的确不断在探索、创新融媒传播平台,无论是在顶层设计还是在平台搭建方面,都不断整合新媒体资源,占据网络舆论之话语权。越来越多的高校、党政组织在原有传统媒体基础上,依托各类网站、App建立党建、思政宣传平台。但传播渠道和媒体平台多样的背后,所承载的内容其实并无多少差异,某种程度上反而导致了思政教育的内容荒。现存的问题是,高校的全媒体阵地建设,往往只是把同样的内容放在了不同的媒介平台上,因而忽视了不同的媒介渠道与内容的适配性,无法体现大数据背后的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这便造成了互联网上“众声喧哗”的青年学生们在面对高校中的思政教育传播时,反倒显得寂静无声与心不在焉,并未真正实现高校思政工作内容与融合媒体渠道的优势互补与融合。因此,在有了媒介融合意识且采取媒介融合的思政教育方式之后,还需要理解融合的逻辑,即思政教育应适应媒介逻辑,而不是让媒介去适应思政教育。

第三,在思政生态建设过程中,建构符合融媒传播特性的、师生互哺的思政传播关系。从学生角度而言,让学生参与思政教育教学内容的生产,在过程中思政工作者逐渐引导学生抵御网络上的消极信息。从思政工作者角度而言,打破这一僵局的方式是完成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年轻化与专业化,减小与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的区隔。过去“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多半只考虑信息的传递而忽略了环境、噪音和反馈的影响和作用”[5]。媒介融合使学生们对新媒体平台有了更深入的主动参与度,对知识有了更主动的追求,学生们除了扮演过往的文化消费者和接受者角色,开始更多地扮演起反哺者的角色。作为思政工作者,正视和尊重学生的多元文化和时代心理,“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参与自主性的基础上,激励和引导其主动参与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化吸收逐渐转为内化塑造”[9]。坚持核心价值观绝不是要阻止参与标准的生成,事实上,只有参与自由、文化多样的环境才能催生真正的思政生态环境。但重视参与的自由度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高校思政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把思政知识点或是时政热点塞进学生的脑海里,而是让知识转化为理念,进而付诸行动。这要求每一位思政工作者引导学生往更有益的方向走,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肩负应有的社会责任,以媒介融合促进当代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自觉遵循。

第四,高校思政需打造“短视频+”教育模式。融媒微小化、即时性、碎片化等时代特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衍生出微媒体、微电影、微支付等“微”产品。微型化不仅是指这些“微”产品所允许容纳的篇幅的微小,更重要的是微小化关注视角的微小、叙事的微小。原本热衷于聚焦大时代、大人物、大题材的思政主题内容发生了转变,媒介融合时代更重视贴近日常生活,善于在平凡的事件及人物中表达思想与情感。近年来,高校已经搭建了许多网络教学平台、系统、资源,利用共享资料、MOOC等形式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有益的补充,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却仍然没有完全契合媒介融合的小叙事思维。网络教学平台的教育内容依旧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于学生而言,依旧需要深度阅读和沉浸式学习,易言之,它所呈现的内容不够碎片。系统性和大叙事的内容本身带有较高的准入门槛,而大学生热衷片段式的体悟和哲思,善于在平凡的事件及人物中表达思想与情感。这种切入角度的变化,表现出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去中心化”趋势和大学生触媒的娱乐性特征。过去学生写Blog,如今大学生喜欢拍Vlog,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的形式从文字转为声像,声音与图像对注意力的捕捉能力更强,使大学生对小叙事内容的习得感更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借抖音、快手、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平台延伸思政教学内容,且内容的选取从应然的角度,弱化口号式和鸡汤式的宣传思维,代之以侧重内容的故事性(尤以小片段的形式呈现为佳),使其具备“拿得起放得下”的优势。理想状态的思政生态环境须让思政内容的传播与接受成为一桩随时随地可进行的便利之事,以此让思想政治教育能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获得可持续的推进。这种切入角度的变化,顺应和对接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去中心化”趋势和大学生触媒的娱乐性特征,但并不是指媒介融合趋势抛弃了宏观显现而缺乏一种整体的观照。值得一提的是,它正以这种弱政治化的形式对宏观时代作出见微知著的反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重视媒介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把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新特点,以及大学生触媒习惯的新趋向,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困扰与迷思,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进步带来新机遇。青年学生的价值倾向与社会参与往往在新兴媒介上得以率先表达或反映。正如美国学者埃里克森所说,“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引人注目的部分”[10]。从当前大学生触媒习惯的探析中,恰恰有助于理解青年文化和媒介形构的社会关系的共在感。理解并顺应大学生触媒特点呈现的新型表达,并非一味迎合大学生碎片化的兴趣导向,提升学生的思政参与感也绝非舆论阵地的瓦解,而是要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政的积极性,把核心价值观更加生动地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在新时代、新趋势中让高校思政生态焕发新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凝聚力。

猜你喜欢

触媒媒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烟气制酸触媒筛分装置设计与应用
书,最优雅的媒介
加氢触媒化学清洗方法
电极触媒开发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