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黄河淤背区土地开发利用建议
2020-01-06王琳
王 琳
(济南黄河河务局历城黄河河务局,山东 济南 250100)
历城黄河淤背区位于黄河右岸,相应大堤桩号32+800~64+574,淤背区长度31.77km。黄河淤背区既是防洪工程的一部分,又是可以开发的工程土地资源。历城河务局对所辖淤背区进行了包边盖顶,按照“安全、效益、多种经营”的管理思路,在淤背区内育苗,种植农作物、蔬菜等。其管理方式为统一管理经营,部分淤背区承包给职工或当地群众,经济效益较低。2000年以来,提出了“种、养、加”结合,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大投资力度,对淤背区进行水利设施配套,不断调整种植结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管理模式比较简单粗放。2013年以来,历城局通过实地调研,及时调整了淤背区发展政策,开始从单一的苗木产业转向多经营发展。河务局紧抓济南携河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历城黄河处于济南北大门的区位优势,以综合利用项目为支柱,充分利用闲置庭院,积极创收增效,使淤背区租赁费逐步与市场接轨,从原来的租赁土地4.5万元/hm2,提高到22.5万元/hm2。经过近6年的尝试与实践,该局逐步确定了以淤背区综合利用为主、苗木产业和工程施工为辅的经济工作主营方向。
1 取得的成效
1.1 挖掘土地潜在效益,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1)黄河大桥地带,华山段至黄河大桥。在原有设施类综合利用项目的基础上,加大生态项目建设力度,发展黄河绿色观光长廊东区项目、黄河大桥项目部驻地等项目。
2)东郊浮桥地带,东郊浮桥以上至梨园。积极拓展发展领域,建设防汛物资储备仓库、防汛物料集散中心等项目。
3)东城浮桥地带,陈孟圈辅道至东城浮桥以上。在原有苗圃基地的基础上,借助遥墙开发区的建成,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建设防汛物料储备中心、凤凰大桥项目驻地等项目。
1.2 优化种植结构,打造生态景观线
淤背区在土质、地理位置上均具备较好的开发可行性。如历城局在黄河堤防右岸(大堤桩号38+500-42+240)淤背区内种植33hm2的黄金梨园,已形成独特的黄河品牌,在规模上保持稳定,在产品质量和市场开拓上提质提量,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积极培育苗圃、合理发展经济林,优化苗木种植结构,苗木管理养护及时,并加强林木种植的技术指导,提高苗木成活率,形成了“繁育小苗,管好中苗,经营大苗”的管理模式。该局苗木基地占地近千亩,苗木繁育基地主要有栾树、银杏、红叶梨、楸树、黑松等,初步营造出一片生态绿洲,打造黄河沿岸生态景观线。
1.3 积极参与内外部项目施工,向“管理”要效益
充分发挥历城局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济南携河发展,做好济南市“三桥一隧”工程的服务工作。先后参与了石济客运专线公铁黄河大桥防洪工程、济南港华高压输气管线沿黄河工程、中石化临济输油复线工程等,并积极参与凤凰路大桥和黄河大桥两个桥梁的建设,做好施工的服务和政策性收费工作。目前,涉河项目所收取的占地赔偿等已成为全局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撑。
2 存在的问题
2.1 历城段淤背区缺少综合利用规划
总体上,历城黄河淤背区开发利用规划不够明确,土地使用权的政策界限不够清晰,导致淤背区的利用和项目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从而使淤背区的利用不够规范和协调。中石化临济输油复线穿越黄河大堤项目和跨越黄河两岸的凤凰大桥、济南黄河大桥项目部都建在历城黄河淤背区内,虽然给单位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建设项目布局对防洪工程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也影响了工程面貌的美观。
2.2 管理不到位,乱搭乱建现象严重
在济南市“携河发展”总体规划大背景下,随着全河“清四乱”活动的深入,持续进行了淤背区专项治理活动,对辖区河道内阻碍行洪的建筑物及侵占背河护堤地的建筑物进行了清理。但由于部分设施所形成的时间较长、原因复杂、矛盾交织、解决难度大,至今尚未得到彻底清除,影响防洪工程面貌,需继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
2.3 淤背区土地管理难度增大
历城黄河所辖堤防管理区域,属济南黄河百里风景区的中段,每逢节假日有大批游客前来游览,尤其是盖家沟险工已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城市公园。市民休闲娱乐的同时,缺少对工程面貌的爱护,乱扔垃圾、露天烧烤、攀折花木,随意停车等现象普遍,对工程施工、堤坡草皮、备防石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各种渣土车在堤防范围内和偏远滩区内乱倒渣土、垃圾的情况也呈增加趋势,经初步测算,仅每年发生的垃圾清运费就高达20万元。
3 建议
3.1 制定科学规划方案,搞好淤背区综合利用
在经济创收工作中,缺乏稳定长效的经营创收项目,经济收入不稳定,制约着基层河务局经济的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合理使用淤背区,编制好黄河土地长期开发利用规划。黄河淤背区的开发要以提高生产力为目标,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提高淤背区产出效益,增加基层河务局经济收入。
3.2 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在机制创新上求新求变
按照产业化要求,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要正确处理破与立、得与失的关系。立足长远,切实增强自我革新的意识,多从自身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多从发展形势和政策研究上找突破。
3.3 立足长远,科学经营苗木产业
济南要打造黄河生态景观带,建设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对苗木的需求量很大。基层黄河河务部门要集体管理,统一规划。充分利用闲置淤背区土地,发展苗木产业。选择合适的育苗基地,科学育苗,加强后期的科学管理。充分借鉴开封二局苗木管理和种植的经验,立足长远,锲而不舍,艰苦创业。
3.4 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经费保障
济南市是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位于济南市主城区的近郊地区的基层河务部门应当成为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另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全力搞好服务,实现自身同步发展。河务部门要探索与地方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积极争取涉河建设项目投资权和管理维护权,规避防汛与工程运行维护的矛盾,逐步实现一次性项目向长效项目的转变;要加强与各级行政首长和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最大限度争取资金。要强化底线思维,尤其是土地利用项目,在保证河务部门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要顺应潮流、顺势而为,因地制宜,搞好结合,确保符合城市发展和管理的要求。
黄河淤背区土地资源是黄河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宝贵财富。黄河基层河务部门应该在综合开发利用的基层上加强规范管理,积极推动黄河淤背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使其发挥最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