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导向下土建类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0-01-06蒋水华

山西建筑 2020年17期
关键词:土建类南昌大学创新型

罗 岚 周 德 蒋水华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0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应运而生,为了优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快速渗透与广泛应用已成为必然。可以看出,建筑行业越来越需要精通BIM技术的人才,尤其是既懂土建专业又懂BIM技术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土建类优秀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远远达不到行业的需求,解决该类人才紧缺问题的根本在于进行高校土建类专业BIM教育的改革。因此,在信息化背景和建筑行业未来发展需求趋势下,如何把BIM知识融入研究生教育,如何培养BIM拔尖创新型人才,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革,是各高校土建类专业发展需要思考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南昌大学土建类研究生教育为例,以加快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对BIM导向下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1 BIM技术掌握以及创新能力现状

1.1 教学现状

目前南昌大学的土建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通过老师课堂系统教学和导师科研专业带领,使得本院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可以达到以下要求:

1)必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端正,具有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精神,在科研活动中,积极思考,勤于钻研,专业能力扎实,有较强的实际科研能力,在生活中,严于律己,乐于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追求真理和奉献事业方面,具有务实,创新,专业和合作的精神。具有组织和管理能力,并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必须具有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熟练掌握本学科的现代研究方法和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言。

3)参加一次工程实践活动来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

4)开设有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及拥有南昌大学VDC-BIM创新创业基地,并与江西省BIM工程技术中心进行合作教学等。

1.2 培养模式

本学院研究生培养模式以为社会输送具有科研水平并且具有一定实践基础的高素质人才为导向,结合土木学科背景,为每位在校研究生配有校内科研导师,以及校外工作实践指导老师,实行双导师制,进行产教结合,并且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储备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来为学生制定专项培养方案,以此来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并进行专业的指导,以此来为社会培养出相应的科研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人才。

1.3 在校研究生BIM技术掌握情况

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基本具备通过BIM建模软件将建筑工程设计和建造中产生的各种模型和相关信息制作成可用于工程设计、施工和后续应用所需要的BIM及其相关的二维工程图样、三维几何图形和其他有关的图形、模型和文档的能力。

2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怎样改变传统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匮乏的现状,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摒弃对知识的简单传授和刻板教学的态度。怎样通过培养方法的改进,让在校研究生可以在完全发挥自己学科能力优势的基础上,还能有具有自我创新意识,并且支持他们将自己的创新意识结合到科研实践中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当下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难题[1]。

目前建筑行业对BIM高级人才的要求远不止建模软件的精通,各高校对该类人才的培养也不应该局限于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应该培养研究生在BIM技术上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当然,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锻炼和培养出来的,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方案,以下是根据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方向研究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所制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1)在土建工程管理专业中引入完整的BIM技术课程知识体系,使学生构建完整BIM知识框架,顺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需求,普及相关理论知识,大大的提高研究生的应用与实践能力[2]。

2)调动师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改革现有研究生教学和培养模式,最大程度上挖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锻炼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培养质量和效果。

3)加快培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特征良好的拔尖人才,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支持,同时为不同学科的教学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4)让研究生在掌握工程项目等相关知识和计算机的基础上,学习与其他多门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相关,熟练掌握该技术将成为其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

5)由于研究生同学在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及学生群体的特点,来因材施教,从而发挥出每位学生的最大潜能,以创新竞争,以特色拔尖[3]。

6)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为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形成反思、批判和质疑精神,并且学会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中发现问题,视野不局限于本学科。

3 基于BIM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3.1 构建基于BIM技术知识体系和课程架构

在研究生专业课程方面,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即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灌输模式转变为以学生科研爱好为导向的特色教学模式。并且可以开设部分反映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反映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建筑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课程,以此让学生去了解行业背景、前沿动态。并且可以在已经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加入BIM知识元素,除了让学生学习建模相关软件外,开设BIM理论类课程,让学生了解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通过将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BIM)整合到现有专业的核心课程中,以此来将相应课程实现可视化、模拟化、协调性,使得学生具有良好的建筑信息化思维,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并且为之后进行有关于BIM技术方面的科研创新做铺垫。

3.2 构建基于BIM的多学科交叉合作交流平台

经常开展BIM学术论坛以及研讨会等多种学术交流,并且让研究生主动参与并且积极发挥作用;邀请国内外BIM技术应用领域专家举行学术讲座,拓展研究生视野。硬性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讲座,并能从中学到相应的专业知识,获得一定的科研灵感,并且提倡和鼓励研究生同学积极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的组织以及管理等服务中来,以此来增强彼此的交流,更近的接触到土木学科建筑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的高级人才。除此之外,学院应该努力的同其他高校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体系,以此来取长补短,培养出多功能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在实践方面,以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来增加BIM技术科研实践基地,从而让研究生有机会接触建筑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行业应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以及寻找创新的思路[4]。

3.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进行BIM技术相关课题研究的导师应该经常接触BIM技术在建筑行业最前沿的应用,可以通过去设计院或大型建筑企业深造来获得相关实践经验,以此来增强相关导师在BIM技术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BIM技术人才。

此外,还应该增强导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对研究生进行更多的有效指导,鼓励学生选择BIM技术应用创新类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洞察事物、获取并提炼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使得本院研究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综合素养。

3.4 产研结合培养模式

以社会人才需求导向作为切入点,以培养基于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土建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摸索出一套区别于传统“校内”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倡和鼓励研究生选取前沿的关于建筑信息化有关的科研课题,并且依托具体实际的应用到BIM技术的相关在建项目进行研究,不一定是项目找学校,也可以学校找项目,让科研走出校内,结合具体应用,形成一套产研结合培养体系,从供给侧来发挥人才培养的效率。

3.5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在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和科研领域投入的资金非常可观,这些资金应体现在对研究生科研成果的各种奖励中。只要获得奖学金的数额,使学生感到自己在科研创新和论文出版方面的投入得到了回报,从而激发研究生继续科研创新的热情。除此之外,应当允许优秀的科研实践成果在学校级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宣传[5]。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者宣传可以极大的激发其他研究生的研究创新热情,这也是对创作者的肯定和认可。只有将重视科研,鼓励创新落实到每个细节,让高校处处弥漫着科研创新的芬芳,这样才能应社会所需培养出更多更专业的土建类拔尖创新型人才。

4 结语

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对于土建类研究生而言,创新实践能力更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以南昌大学土建类工程管理方向研究生教育为例,通过分析目前在校研究生学习现状,确立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且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人才培养策略。希望通过该项教学改革,能在研究生教育中营造出一种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从而满足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猜你喜欢

土建类南昌大学创新型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新基建”背景下高职土建类专业群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
基于土建类学科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研究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