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炼钢生产中转炉炼钢脱氧工艺

2020-01-06李彦杰付春才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钢液炉渣炼钢

李彦杰,付春才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河北 邯郸 056000)

转炉炼钢生产实际时常会产生一些氧气,这些氧气的存在会对钢产品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更会影响钢厂生产效益,阻碍钢厂持续健康发展。为此,了解和掌握转炉冶炼以及炼钢生产实际,氧气产生的危害,并采用科学合理的脱氧工艺,对提高钢产品质量,提高钢厂生产产能,从推动钢厂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转炉冶炼概述

转炉冶炼是在高炉高温条件下将生铁进行相应的氧化处理,来控制和降低生铁内碳元素含量,来有效保证刚钢材质量。在熔点上生铁和钢材有所不同,同时含碳量也存在很大差异,钢材含碳量在2%以下,同时相较于生铁熔点更高,大约为1450℃~1500℃。转炉炼钢生产的钢材属于低碳钢,这种钢材强度和硬度相对不高,但在可塑性以及韧性方面具有较好的优越性,在焊接、锻造、加工各种构件中应用广泛。

2 氧在炼钢中的产生以及危害分析

氧气在钢液中通常以非金属夹杂物和溶解氧气方式存在,在原料以及吹氧炼钢过程中会产生氧基本,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炼钢,主要目的是将其中的化学杂质清除,特别是锰、硅、磷、碳等化学杂质清除过程当中,会应用其中的氧气,引发氧化反应,让杂质和氧气共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氧化合物,并析出其中的杂质。

氧在钢液中是不可避免而存在的,所以吹氧炼钢时,由于钢液氧化以及杂质含量不断下降,氧气在钢液中的含量也会不断提升,氧气在钢液中如果未得到全面的处理,钢液中含氧量较高,待其凝固时,便会和钢液产生反应,形成结晶,同时也会生成氧化亚铁,由于钢液当中氧化亚铁的存在,会破坏掉铸坯,从而影响钢产品质量,更甚者引发变形问题,出现热脆情况,还会造成钢铁氧化问题。如果氧含量在钢液当中非常多,为进一步加重硫的危害,并不断出现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过程当中产生各类氧化杂质,在钢体中夹杂,危害钢材质量,导致其力学性能出现改变。冷凝阶段的钢液,钢液中含有的碳元素也会和溶解氧产生反应,并在反应过程当中生成一氧化碳气泡类的物质,气泡析出之后和钢液发生化学反应,引发沸腾情况。特别是氧含量较高时,造成的沸腾现象更为突出,由于钢液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氧过程,造成的沸腾现象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根据不同的沸腾情况,有以下几种不同的钢,如沸腾钢、镇静钢和半镇静钢,如果有一氧化碳的气泡存在于钢液当中,会导致铸坯内部密度密度出现下降,破坏钢的强度。由于上述问题存在,就应当通过脱氧方法应用进行处理,提高钢液中的脱氧效果,降低钢液中的氧含量[2]。

3 脱氧工艺的应用

目前转炉炼钢过程中,主要的脱氧工艺包括沉淀脱氧法、扩散脱氧法以及真空脱氧法。脱氧剂是重要的脱氧原材料,主要是通过铝、硅、锰等材料所制成,在实际的生产实际,能和钢液内的氧气产生化学反应,固定氧气,并实现脱氧的效果。脱氧剂材料不通过,脱氧效果也存在很大不同,与猛相比铝脱氧剂效果更好,因此常常采用锰脱氧剂来处理沸腾钢,而铝脱氧剂主要应用于镇静钢脱氧。另外在实际应用时,应当与实际脱氧要求对符合脱氧剂进行配置,来有效提升脱氧作用,确保钢材质量。

3.1 沉淀脱氧法

沉淀脱氧过程中,脱氧效果受脱氧剂的影响较大,在不断研究以及实践的过程中,采用一些优化措施对原有脱氧工艺进行优化,在原来脱氧剂的基础上,进行钙系脱氧剂为前提的沉淀脱氧工艺研究,大大提升了脱氧效果。

(1)钙系脱氧剂所具有的理化成分,在这类脱氧剂中,包含的主要成分为钙、碳、硅、钡、铼、铝等,通过科学的配比下,能够大大提升钙系脱氧剂的脱氧效果[3]。

(2)钙系脱氧剂的工作原理。

钙胃第二主族元素,相较于其他其他元素具有更好结核性,钡是钙的同族元素,具有更好的脱氧作用,在硅铝铁内加入钡,能够生成硅铝钡,可以大大的增强其脱氧能力。然而相较于钙,在脱氧能力方面,钡的脱氧能力相对较弱。在摩尔质量上钙和钡比为1:3.43,这显示出在脱氧过程中,倘若将钙加入1kg能够达到良好的脱氧效果,那么加入钡时则需要加入3.43kg。但钙在铁液体内则具有较小的溶解度,铁液达到1600℃时,在溶解度上只有0.03%,同时固态的钙没有溶解性。另外钙具有较大的蒸气压,炼钢液达到1600℃时,其中的钙可以达到1.98个大气压。倘若仅仅利用钙作为脱氧剂,对于钙的消耗量非常的大,也会造成成本大大增加,影响经济效益的提升。所以,为了有效的保证脱氧剂效果,增加经济效益,则需要有效的提升铁液内钙的溶解度,将硅、碳、铝等适当的加入到钙剂当中,促进铁液钙溶解度不断加大。

3.2 扩散脱氧法

这种脱氧方法,是将脱氧剂加入到炉渣内,和钢液内的FeO产生反应,并使钢液中的FeO扩散到炉渣中,来有效控制和降低钢液中的FeO含量水平,提升脱氧效果,通常而言这种脱氧方法,在炉外精炼以及电炉还原期应用比较普遍。实际应用过程中,氧在钢液中不断转移扩散至炉渣内,导致炉渣中FeO不断增高,为了进一步提升炉渣扩散能力,增强其脱氧效果,增强其脱氧效果FeO持续的扩散到炉渣中,就需要将脱氧剂不断的添加到炉渣内。这种脱氧方法具有较好的脱氧程度,对控制钢液中氧含量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能有效提升钢产品的质量,然而这种脱氧方法,在脱氧速度上存在一定不足,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在脱氧实际,还需要利用吹氩搅拌手段来提高脱氧速度。

3.3 真空脱氧法

这种脱氧方式是利用抽真空的手段,创造一种真空环境,使钢包内的钢液位于真空条件下,将钢液中碳氧平衡有效打破,增加氧和碳的反应,并形成CO气体,像钢液之外溢出,提高其脱氧作用,通过真空脱氧方法进行钢液脱氧,实际操作时,可将一些惰性的氩气吹入其中,并和钢液充分搅拌,提升钢液内碳氧反应水平,并生成一氧化碳。钢液利用真空脱氧法脱氧时,会产生CO,钢液不会受其污染,逸出的CO气泡对增强钢液搅拌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反应效果,增强脱氧作用,还能控制石灰和脱氧剂的消耗减少成本投入。如钢液脱氧过程当中,非过氧化炉每次可以减少2229元的成本,而过氧化炉可以减少3000元的成本,这种脱氧手段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还能有效减少成本投入,因此,转炉炼钢过程当中这种方法应用比较普遍。

总之,在炼钢生产中转炉炼钢脱氧方面,每种脱氧方法都有一定的优缺点,在工作实践中,应当充分结合实际全面考虑,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脱氧方法,提高脱氧效果,控制成本投入,推动炼钢生产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猜你喜欢

钢液炉渣炼钢
湍流器结构对感应加热中包流动影响数值模拟
低渣比条件下高炉渣脱硫能力及其机理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超高硅铁水炼钢工艺的研究及开发
AISI3130抽油杆用钢的炼钢工艺控制
优化渣系,提高铁的回收率
高炉渣对废水中Cu2+的吸附率和吸附行为
AI炼钢术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变异性及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
水口位置对电磁偏心搅拌作用下大圆坯连铸结晶器内流动及传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