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平衡视角下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研究与实践
2020-01-06张瞳光高建军田象生温德臣
张瞳光 ,高建军 ,田象生,温德臣
(黑龙江工业学院1.科技创新工作处;2.经济与管理学院;3.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201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及示范专业集群遴选认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进一步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主动融入黑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然而,目前不能忽视的是地方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增设的短平快和盲目性,没有真正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特有需求,造成学科资源获取渠道的边缘化,牵制了学科发展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生成,迟滞了地方学校的转型步伐。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围绕区域产业集群重点选择,有效对接区域企业产业链、创新发展链,推动学科资源的整合,进行学科集群化、交叉化、精准化、特色化的体系重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系统平衡视角下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内涵
产业链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科(专业)链”,任何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是若干关联性产业链和学科链系统平衡发展的结果。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要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适应产业链和创新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区域创新要素集聚与资源共享,必须保持一定的关联性学科系统化平衡关系,而它的平衡取决于学科量(规模)、学科关联度和学科水平三者之间的平衡,三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成为学科系统平衡的重要保证,它体现出学科分布的均衡性和学科主辅定位层次的分明性。学科系统平衡要求学科建设由主体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特色学科组成,其中,主体学科是一个大学的基本要件,构成大学的基础;主干学科是大学的品牌象征,体现了学科的水平和优势;支撑学科是学科发展的土壤,决定了大学学科发展的潜力;特色学科是自我个性化学科,彰显了大学的学科创造能力。
二、系统平衡视角下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的目标与思路
只有与区域经济紧密联合,积极实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切实有效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方显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价值。系统平衡视角下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应根据产业集群或行业产业链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系统优化学科专业群,积极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把握发展方向,确立学科建设的优先领域、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一方面构建基于主体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特色学科相结合的系统化学科体系,另一方面整合各相关主体资源,构筑基于政、校、企、行业协会多元融合、校企主导的系统化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命运共同体,集中力量主动对接产业集群,将与学科一体化的多元主体所涉及的师资、课程、设备等教育资源要素依据学科建设要求进行动态平衡调控,实现与产业集群在信息、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有机对接,创新高等应用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学科运行模式,建设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有相同或紧密相关专业技术基础的多学科专业的集合,通过学科专业集群的辐射引领作用,应用教育与区域产业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有效促进应用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三、系统平衡视角下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机制
系统平衡视角下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由学科运行、学科动力和学科约束三大建设机制构成。学科运行机制是学科建设运行和发展的内在结构、机能及其运行方式,属于学科建设的基本和主体机制,管理结构是它的基础和载体,因此,学科建设的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学科建设管理组织与机制的建设。动力机制是学科建设运行的推动力,决定了学科建设运行的好坏与方向,动力机制一般由政令推动、社会心理推动和利益推动三种推动机制构成,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引领与推动,需要社会的共性认知与驱动,更需要某种经济利益的激发与驱动,进而形成长期性、持久性、稳定性的动力基础。约束机制是为规范学科建设组织成员行为,便于学科建设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形成的具有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是对学科建设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约束机制可以分为外生性和内生性两种机制。外生性约束机制是在学科建设外部形成的,体现的是“学科建设的社会逻辑”;内生性约束机制是学科建设运行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体现的是“学科建设的自身逻辑”。
四、系统平衡视角下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
1.学科层面:学术引领,特色突围
系统平衡视角下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应立足产业链,围绕学科基础,构筑学科群体系,进而凝练学科集群内学科方向,实现平衡化发展。学科方向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地方高校应立足自身优势,注重以鲜明的个性和不同谋求在一定区域内某些学科领域中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从小处入手,走差异化发展和错位竞争之路,释放其在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确立学科的地位和影响,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
2.学校层面:顶层设计,协同发展
在学科建设中,学校处于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学科建设的推动者和引领者。为此,需要高校按照教育部学科建设的整体思想和要求主动作为,结合区域特色、自身办学特点和自身优势进行学科建设的整体谋划,通过学科的科学定位和统筹谋划、找准学科发展突破口,按照基础学科、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协同学科的建设思路,推动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深度整合学科和专业布局,集中力量建设重点特色学科,办好特色优势学科,实现特色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互助发展。
3.宏观层面:协同融合,创新发展
产业集群、产业链的需求是学科建设的立足点和目标。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升级发展是通过创新的支撑作用来影响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的。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把学科建设根植于所在区域,根植于区域内产业集群,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视角,审视学校发展到学科建设、区域发展到产业集群的互动共生关系,建立集高校、企业 、政府和社会多方协同的、相互适应的动态协同机制,创新发展。
五、系统平衡视角下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内容
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学科平台、学科人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管理等要素。学科方向是学科建设的基础领域,是立足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自身特色的彰显;学科平台是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学科建设的立足点,企业管理学科平台建设的重点在于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和多元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通过育人机制和平台的搭建助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学科任务的开展;学科人才是指学科带头人和人才梯队,是学科建设核心,企业管理学科建设需要遴选合格的学科带头人,构建知识、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必须围绕区域产业链所对应的专业链,进行针对性人才培养,以解决企业发展现实人才需求和智力支撑;学科管理指对企业管理学科发展过程和相关要素的全面统一管理,企业管理学科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构建以企业管理学科为主体,以相关学科专业集群和区域产业集群为驱动的集学科任务、教学研究、社会需求相融合的一体双驱的平衡系统化管理组织;学科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动力源,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教研与科研和谐共生的基础。应用技术大学企业管理学科科学研究必须考虑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以解决产业集群现实问题为核心,实现学科建设成果与产业发展及时转化和良性互动。
六、系统平衡视角下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的实施途径
1.完善学科建设管理,实现顶层设计与学科发展的切合
地方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为避免因组织惰性而造成质量缺位,应从顶层设计上做出清晰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加强优质资源整合,进行系统化设计,依托政府部门的推动与牵引,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打造区域产业联盟,共建产业学院,构筑集政、校、企、产业协会于一体的协同共生与协同创新双育人的产教联合学科研究与发展中心,实现多元要素优化重组。同时,也要对学科建设中出现的固化问题进行反思,形成集运行、动力、约束于一体的政府助推、产业融合、校企主导的管理机制,实现顶层设计与学科发展的一体切合。
2.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学科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耦合
系统平衡视角下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的重点在于围绕产业结构、产业链进行学科专业布点,以学科专业为载体,以区域特色产业为切入点,瞄准区域特色产业,遵循产业结构调整,开展产业链上典型工作活动研究,彰显服务区域经济的使命,理清专业或学科群的建设思路和建设逻辑,加快学科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实现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规划与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步动态调适。
3.根植学科系统平衡化,强化企业管理学科建设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现代企业或产业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系统化整合,地方普通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着学科分散闭塞与能力薄弱的共性问题,迫切需要系统化视野。因此,学科建设应围绕产业集群,紧跟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学科的系统化整合,在强化主干学科与特色学科的同时,努力推进学科平衡融合,构建特色领域专业技术集成服务中心,增强对产业、行业问题日益复杂化的服务能力,力求围绕区域内某一支柱产业与重点行业进行平衡化、系统化学科布局,产生集成优势,增强对共性技术或关键技术以及重大问题的解决能力。
4.强化平台项目建设,实现学科项目服务与企业平台承载力的糅合
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要有强烈的项目与平台意识,不断加强对项目与平台建设的谋划,实施企业项目带动学科研究,实现研究项目来源于企业、研究过程依托于企业、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对于项目,以企业平台为支撑,要求真、求实,真正解决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中的难题,从小处入手,从细处入手,从急需入手,以细显效,积小为大,解急显强。要敢于进行政策倾斜,持续充实条件,要重视长效,整合资源、重点发展,要重视成果效能产出,以平台建设彰显服务能力,以服务能力提升彰显学科建设成效。
5.立足服务能力提升,加快技术积累与学术积累的结合
地方普通高校企业管理学科建设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把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立足于区域产业集群的生产、管理与服务,坚持以专业服务求得社会支持,以区域社会贡献求得学科发展,主动寻求区域内典型企业进行产学合作,着力于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增强解决企业关键技术或产业共性技术的能力,形成区域专业服务平台,实现通过技术积累到科研积累最终实现学术沉淀的学科建设路径。
6.提升师资素质,实现教师服务能力与学科建设目标的契合
优质精良的学科人才梯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人才梯队是具有跨界意识的突破者、创新者,为更好地履行职业义务,学科人才应同时具备教育创新者和创业践行者两种身份,学科人才要到企业兼职轮岗、参加企业的实践培训、紧跟产业发展的方向、夯实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协同创新;自主主持或参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寻找产业升级的突破点,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学科建设的目的。
7.立足学术引领与支撑,实现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和协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学科建设所凝练的方向为专业建设、尤其是为专业特色的确立奠定基础;而专业建设的指向、着力点增强和明确了学科建设引领的方向、队伍与平台。地方高校要扎根于地方和行业,围绕区域产业集群,通过技术推动、学术引领,大力推进与地方及行业紧密相关的特色学科、特色专业的一体化协同建设,不断优化学科及专业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和专业特色,坚持差异化、错位化发展之路,强化专业发展,达到并实现自身学科专业的重点突破。